一种辅助定位机构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465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定位机构及模具,包括有定位板、衔接板、定位安装座、衬套、安装套、限位螺栓、弹簧、及安装座。模具除了包括有辅助定位机构外,还包括有上模座、下模座及驱动杆或氮气缸。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送料时对涂胶后的内、外板起到辅助定位作用,使其不窜动,平稳送料,然后进行包边作业时,送料辅助定位装置不与上模及相关工作组件干涉,完成包边作业后保证总成件送料不窜动,平稳顺畅,无损伤前提下,节省模具空间,减少工装开发成本,同时安装调试过程也便于工人操作,降低调试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指一种能够简单切换的辅助定位机构及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包边模具进行包边作业前后需要对涂胶后的内外板及包边后的总成制件进行送料辅助定位以防止送料过程窜动,影响包边质量。包边模具送料辅助定位在包边模具送料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生产制造时,首先需要保证送料时对涂胶后的内板、外板起到辅助定位作用,使其不窜动,平稳送料,然后在进行包边作业时,送料辅助定位装置不与上模及相关工作组件干涉,完成包边作业后保证总成件送料不窜动,平稳顺畅,无损伤。如图1所示为现技术的送料辅助装置,主要通过45号钢板焊接而成定位板1及支架2,然后通过支架2上的安装座配合螺栓+销钉固定在下模座上。现技术的送料辅助装置结构稳定性差,不便于调试。对于制件起伏较大包边模,包边作业时容易出现定位板1与上模或相关工作组件(主要干涉源:压合刀块的安装座或上模台面)干涉,为了避干涉可以通过增加闭合高度,但浪费模具空间,增加总装开发成本,而且调试过程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定位机构,通过本辅助定位机构可保证送料时对涂胶后的内、外板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在进行包边作业时,该辅助定位机构不与上模及相关工作组件干涉,完成包边作业后保证总成件送料不窜动,平稳顺畅,无损伤前提下,节省模具空间,减少工装开发成本,同时安装调试过程也便于工人操作,降低调试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辅助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板、衔接板、定位安装座、衬套、安装套、限位螺栓、弹簧、及安装座;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安装座通过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衬套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套为圆管形结构;在所述安装套的管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安装套的一端同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套内;所述衬套自下端插入所述安装套内;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衬套的下端面接触;所述限位螺栓固定于所述衬套的侧壁上;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伸出所述导向槽。所述定位安装座为L型,包括有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衬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面上设置有长通孔;在所述衬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与所述长通孔相对应。所述导向槽包括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的管壁上。在所述衬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和第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三内螺纹孔的轴线重合且过所述衬套的轴线。所述限位螺栓包括有第一限位螺栓和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三内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螺栓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限位螺栓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紧固件。一种模具,包括有上述任一项的辅助定位机构,还包括有上模座、下模座及驱动杆或氮气缸;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驱动杆或氮气缸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驱动杆或氮气缸与所述辅助定位机构相对应。所述驱动杆或氮气缸与所述定位安装座相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提供带切换简易模具辅助定位机构,组件简单,好安装、调试,制作成本低,节约安装空间,降低铸件成本等。通过本技术,实现送料时对涂胶后的内、外板起到辅助定位作用,使其不窜动,平稳送料,然后进行包边作业时,送料辅助定位装置不与上模及相关工作组件干涉,完成包边作业后保证总成件送料不窜动,平稳顺畅,无损伤前提下,节省模具空间,减少工装开发成本,同时安装调试过程也便于工人操作,降低调试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技术辅助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辅助定位机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辅助定位机构自由状态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辅助定位机构分解图;图5为采用氮气缸驱动辅助定位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模具闭合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模具打开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板,2支架,20驱动杆,21氮气缸,30辅助定位机构,31定位板,32衔接板,33定位安装座,34衬套,35安装套,36第一限位螺栓,37安装座,38紧固件,39弹簧,41限位块,42导柱,100上模座,200下模座,331第一定位面,332第二定位面,333长通孔,351第一导向槽,381螺栓,382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定位机构,如图2至图5所示,包括有定位板31、衔接板32、定位安装座33、衬套34、安装套35、限位螺栓、弹簧39、及安装座37;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用于实现板件传输定位的载体,在本申请中定位板的定位面加一层5mm聚氨酯,可避免送料时板件的5盖碰损伤。衔接板连接定位板和定位安装座,可以对定位板Y向微调。安装定位座为L型,包括有第一定位面331和第二定位面332;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位板、衔接板、定位安装座、衬套、安装套、限位螺栓、弹簧、及安装座;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安装座通过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衬套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套为圆管形结构;在所述安装套的管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安装套的一端同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套内;所述衬套自下端插入所述安装套内;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衬套的下端面接触;所述限位螺栓固定于所述衬套的侧壁上;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伸出所述导向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申陈世涛徐肖李辉卢桥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