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0403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涉及淡水鱼类苗种培育技术。包括:将花斑副沙鳅鱼苗放养在鱼苗培育池中;对鱼苗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和水质调节,培育15天即可得到体长0.6~1.0cm的花斑副沙鳅乌仔;再将乌仔转养鱼种培育池中,并向鱼种培育池中投喂饵料,对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种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培育3个月即可得到体长5~6cm花斑副沙鳅鱼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可解决花斑副沙鳅鱼苗和鱼种培育技术,实现花斑副沙鳅苗种的批量生产,保护花斑副沙鳅种质资源,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培育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成活率达80%~85%,鱼种成活率达60%~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鱼类苗种培育技术,尤其涉及花斑副沙鳅鱼苗和鱼种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花斑副沙嫩(Parabotiafasciata)隶属趣形目(Cypriniformes),解火科(Cobitidae),沙鳅亚科(Botiinae),副沙鳅属(Parabotia),是中国特有鱼类。其产卵期为4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属一次性产卵鱼类。花斑副沙鳅产漂流性卵,卵呈黄绿色,受精卵在28°C左右,历时12h孵化。野生条件下其鱼苗孵化需要在流速较大的较长的河段中进行。近年来,由于酷捕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和采砂作业对其繁殖环境和索饵场的破坏,分布范围逐渐萎缩,野生资源量下降明显,且有关花斑副沙鳅的人工繁殖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花斑副沙鳅资源明显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斑副沙鳅的鱼苗和鱼种培育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培育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成活率达80 %?85 %,鱼种成活率达60%?70%。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的方法,包括:将孵化出膜后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放养在经过消毒处理的鱼苗培育池中进行花斑副沙鳅鱼苗培育;对放养在鱼苗培育池中的花斑副沙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孵化出膜后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放养在经过消毒处理的鱼苗培育池中进行花斑副沙鳅鱼苗培育;对放养在鱼苗培育池中的花斑副沙鳅鱼苗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并根据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阶段对所述培育池中的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苗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培育15天后,得到体长0.6~1.0cm的花斑副沙鳅乌仔;使用虹吸原理将得到的花斑副沙鳅乌仔从鱼苗培育池吸出,转养到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培育池中进行花斑副沙鳅鱼种培育;向放养有花斑副沙鳅鱼种的鱼种培育池中投喂饵料,并对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种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谢碧文李斌王淯黄泽金齐泽民覃川杰岳兴建王芳陶敏文正勇李华涛李锐邹远超袁登越魏小岚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