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308259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将用于形成第一显示界面的光线从投影单元的投影源发出,并经过镜片模组的透镜单元投射到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在透过镜片模组的视觉焦点位置处,观看到第一显示界面;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手势操作;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生成一识别结果;基于所述识别结果,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节,生成第二显示窗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窗口与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显示同一内容;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眼镜的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投影技术使得信息界面与实际场景相叠加,很好兼顾了虚拟界面与现实界面。作为与智能眼镜用户交互的虚拟界面,更好的交互体验最为关键。目前,智能眼镜的虚拟界面的大小是固定的,用户只能关注特定大小界面的虚拟影像,但对于很多人来讲,在不同场景下,如看电影、看图片等,用户希望虚拟界面大些;当用户看电子书、菜单界面等场景下,用户希望虚拟界面小些。基于此,如何调节虚拟界面的大小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将用于形成第一显示界面的光线从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源发出,并经过所述镜片模组的透镜单元投射到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在透过镜片模组的视觉焦点位置处,观看到第一显示界面;其中,所述视觉焦点位于所述镜片模组及使用者的眼睛所在的直线上,且所述视觉焦点与所述使用者的眼睛位于所述镜片模组的两侧;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手势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生成一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为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的调整参数;基于所述识别结果,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节,生成第二显示窗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窗口与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显示同一内容;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将用于形成第一显示界面的光线从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源发出,并经过所述镜片模组的透镜单元投射到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在透过镜片模组的视觉焦点位置处,观看到第一显示界面;其中,所述视觉焦点位于所述镜片模组及使用者的眼睛所在的直线上,且所述视觉焦点与所述使用者的眼睛位于所述镜片模组的两侧;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手势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生成一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为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的调整参数;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识别结果,生成第一指令;调节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节,生成第二显示窗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窗口与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显示同一内容;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支架,利用该支架可以将便携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电子设备还具有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利用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能够将形成第一显示界面的光线投射到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观看到第一显示界面。对于观看到的第一显示界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调节第一显示界面的大小,具体地,首先,检测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的第一手势操作;然后,对所述第一手势操作进行识别,得到表征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的调整参数的识别结果;最后,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进行大小调节,并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内容。如此,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或用户习惯,通过手势习随意调节虚拟界面的大小,调节方法简便,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将用于形成第一显示界面的光线从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源发出,并经过所述镜片模组的透镜单元投射到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在透过镜片模组的视觉焦点位置处,观看到第一显示界面;其中,所述视觉焦点位于所述镜片模组及使用者的眼睛所在的直线上,且所述视觉焦点与所述使用者的眼睛位于所述镜片模组的两侧;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检测第一手势操作。这里,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具体为智能眼镜,参照图11,该电子设备具有支架,利用该支架可将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也即利用支架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头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电子设备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其中,投影单元可以通过微型投影仪实现,投影单元中的投影源可发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将用于形成第一显示界面的光线从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源发出,并经过所述镜片模组的透镜单元投射到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在透过镜片模组的视觉焦点位置处,观看到第一显示界面;其中,所述视觉焦点位于所述镜片模组及使用者的眼睛所在的直线上,且所述视觉焦点与所述使用者的眼睛位于所述镜片模组的两侧;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手势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生成一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为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的调整参数;基于所述识别结果,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节,生成第二显示窗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窗口与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显示同一内容;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内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
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
支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支
架维持与电子设备使用者头部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将用
于形成第一显示界面的光线从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源发出,并经过所述镜片模
组的透镜单元投射到所述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在透过镜片模组
的视觉焦点位置处,观看到第一显示界面;其中,所述视觉焦点位于所述镜片
模组及使用者的眼睛所在的直线上,且所述视觉焦点与所述使用者的眼睛位于
所述镜片模组的两侧;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手势操作;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操作,所述第
一手势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
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生成一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为对所述第一显
示界面的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整的调整参数;
基于所述识别结果,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进行调节,生
成第二显示窗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窗口与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显示同一内容;
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
口进行调节,包括:
依据所述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所在的视觉焦点位置进行调整,
以将位于第一视觉焦点的第一显示窗口移动至位于第二视觉焦点的第二显示窗
口;其中,第一视觉焦点与第二视觉焦点均位于所述镜片模组及使用者的眼睛
所在的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所在的视觉
焦点位置进行调整,包括:
通过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源与镜片模组的透镜之间的距离和/或控制
所述镜片模组的透镜的焦距,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所在的视觉焦点位置进行调
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依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显
示窗口进行调节,包括:
依据所述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第一显示参数;所述第一显
示参数表征所述第一显示窗口的显示区域大小;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对所述第一显示窗口进行变换,生成第二显示窗
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窗口与所述第一显示窗口显示同一内容;
控制所述投影单元的投影源发出形成所述第二显示窗口的光线,以使使用
者在当前视觉焦点位置处,观看到所述第二显示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
相应地,所述检测第一手势操作,包括:
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手势操作对应的第一图像数据;
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特征数据;
判断所述特征数据是否与预定手势的特征数据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特征数据与预定手势的特征数据相匹配时,确定
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操作时,检测所述第一手势操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的第一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以及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相对
于所述第一显示界面的边界参数;
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显示表征所述边界参数的第一标记,以使使用者在
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观看到待调整的第一显示窗口的边界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边界参数的第一标记,确定所述调整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手势操作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计算所述边界参数的变化量;
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上显示按照所述变化量进行位置移动的第一标记;所
述第一标记表征所述边界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的变化是否在第一平面内;和/或,
识别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的变化是否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轴线上。
10.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的投影单元和镜片模组;所述电子设备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