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791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包括气动与电动控制系统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同一水平高度的粗细联输送轨道和备用轨道,所述备用轨道的轨迹为一闭环,所述闭环由直线段和圆弧段构成,所述备用轨道的直线段部分与所述粗细联输送轨道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机架上还布置有尾纱清除机构、尾纱纱管筛选机构和空满管交换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集成到粗纱机主机中,在粗纱机纺纱过程中,同时进行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不影响粗纱机主机运行,而且可以降低用户的成本,减少车间的占地面积,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中的粗纱机,尤其涉及粗纱满纱与空管的交换、粗纱尾纱筒管的清洁和筛选的改进。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粗细联输送轨道和自动落纱粗纱机广泛应用到生产中。但是在现有的自动落纱粗纱机技术中,一般配有空满管交换装置,只能实现粗纱满纱与干净粗纱管从粗纱机交换到粗细联输送轨道上。但是从细纱机回来的粗纱管都是带有粗纱尾纱的,现有技术是经过单独的尾纱清除机,将粗纱尾纱清理干净,再经过粗细联输送轨道将干净的粗纱管输送到粗纱机位置。一般情况下,单独的尾纱清除机不能放置在粗细联轨道的主轨道上,需要专门为尾纱清除机排布专用的轨道,这样,显然增加了成本,而且由于尾纱清除机是单机工作,影响工作效率,而且目前现有技术,还没有尾纱纱管筛选的功會K。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这种装置可以集成到粗纱机主机中,在粗纱机纺纱过程中,同时进行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不影响粗纱机主机运行,而且可以降低用户的成本,减少车间的占地面积,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包括气动与电动控制系统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同一水平高度的粗细联输送轨道和备用轨道,所述备用轨道的轨迹为一闭环,所述闭环由直线段和圆弧段构成,所述备用轨道的直线段部分与所述粗细联输送轨道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机架上还布置有尾纱清除机构、尾纱纱管筛选机构和空满管交换机构;所述尾纱清除机构包括筒管升降装置、筒管旋转装置、尾纱吸嘴装置和尾纱收集装置;所述筒管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步进电机、滑台、滑块,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滑台通过联轴器联接,所述滑台上安装有滑块,所述筒管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筒管旋转装置包括由第二步进电机带动的筒管底座,所述筒管底座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支撑轴的顶端设有锭帽,粗纱尾纱管套在支撑轴上,并通过锭帽固定,第二步进电机带动粗纱尾纱管转动;所述尾纱吸嘴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尾纱吸嘴支架,所述尾纱吸嘴支架上设有一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滑块上设有吸嘴座所述吸嘴座上设有吸嘴,通过一电磁阀控制所述无杆气缸的伸出和缩回,从而实现吸嘴的移动,所述吸嘴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尾纱收集装置包括离心风机和联接在离心风机与所述吸嘴之间的尾纱输送管道;所述尾纱纱管筛选机构包括进出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进出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进出支架,所述进出支架上安装有进出气缸,所述进出气缸的动程为粗细联输送轨道和备用轨道上直线段部分之间的距离L;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进出气缸上,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进出气缸的推板上的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上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推板上安装有二次动程底座,所述二次动程底座上设有扶持棒,所述二次动程底座外部套有二次动程套,二者之间嵌有弹簧;所述空满管交换机构设有机械臂装置、变锭距装置、进出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变锭距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械臂装置上,所述进出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与上述尾纱纱管筛选机构中的进出装置和升降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机械臂装置设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固定吊锭支架和吊锭;所述变锭距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变锭距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有滑动吊锭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位移气缸,所述位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吊锭支架固定,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位移气缸的伸出和缩回,所述位移气缸的动程为所述粗细联输送轨道锭距与粗纱机下轨道锭距的差值;所述尾纱吸嘴装置中的无杆气缸、所述进出装置中的进出气缸、所述升降装置中的升降气缸和所述变锭距装置中的位移气缸的每个气缸上均配有两个检测传感器和一个电磁阀,其中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缸活塞杆的位置,电磁阀用于控制气缸的动作,所有电磁阀集中形成一个阀岛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动与电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光纤传感器、色标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接近开关和为所有气缸配配置的检测传感器和电磁阀;其中,所述光纤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吸嘴上,用以探测吸嘴是否吸取到尾纱;所述色标传感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尾纱管上的尾纱是否清理干净;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在自动落纱粗纱机落纱完成后尾纱管是否取下;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机械臂装置的高度位置。进一步讲,所述筒管旋转装置中的滑块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座的下端,所述筒管底座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所述筒管底座的内部嵌有弹簧,所述筒管底座的外部套有密封座,所述支撑轴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中,所述二次动程底座与扶持棒固定连接,所述二次动程底座的外部套有二次动程套,所述二次动程底座与二次动程套之间嵌有弹簧。所述机械臂装置中,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固定套、弹簧和固定盖,所述吊锭安装在所述固定盖上,所述弹簧和固定盖和吊锭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套的里面,所述固定套设有倒钩,所述固定盖和吊锭位于所述弹簧的下面,通过固定套的倒钩固定住所述固定盖和吊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筒管清洁、筛选管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的应用,简化了粗细联输送轨道的排布方案,省去了单机的尾纱清除机,大大降低了粗细联输送轨道的成本,减少了占地面积,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集成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集成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A-A剖切位置的剖视图,主要表达本专利技术中尾纱清除机构的结构;图5是图1中B-B剖切位置的剖视图,主要表达本专利技术中尾纱纱管筛选机构的结构;图6是图1中C-C剖切位置的剖视图,主要表达本专利技术中空满管交换机构的结构;图7是图6中D向局部视图,主要表达本专利技术中空满管交换机构的仰视图。图中:卜筒管清洁机构11-升降装置111-升降装置主体112-第一步进电机 113-滑块12-筒管旋转装置121-第二步进电机 122-联轴器123-电机座124-密封座125-弹簧126-筒管底座127-支撑轴128-锭帽13-尾纱吸嘴装置131-尾纱吸嘴支架132-无杆气缸133-吸嘴座134-吸嘴14-尾纱收集装置141-离心风机142-尾纱输送管道 2-筛选管机构21-进出装置211-进出支架212-进出气缸22-升降装置221-升降支架222-扶持棒223-二次动程套224-弹簧225-二次动程底座226-升降气缸3-空满管交换机构31-机械臂装置311-升降平台312-支架313-固定吊锭支架314-固定套315-弹簧316-固定盖317-吊锭32-变锭距装置321-直线导轨和滑块322-滑动吊锭支架323-位移气缸4-电气控制系统41-色标传感器42-光纤传感器43-红外传感器44-接近开关5-粗细联输送轨道 6-备用轨道7-粗纱机下轨道8-机架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包括气动与电动控制系统(4)和设置在底座(9)上的机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8)的上部设有同一水平高度的粗细联输送轨道(5)和备用轨道(6),所述备用轨道(6)的轨迹为一闭环,所述闭环由直线段和圆弧段构成,所述备用轨道的直线段部分与所述粗细联输送轨道(5)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机架(8)上还布置有尾纱清除机构(1)、尾纱纱管筛选机构(2)和空满管交换机构(3);所述尾纱清除机构(1)包括筒管升降装置(11)、筒管旋转装置(12)、尾纱吸嘴装置(13)和尾纱收集装置(14);所述筒管升降装置(11)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12)、滑台(111)、滑块(113),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12)与所述滑台(111)通过联轴器联接,所述滑台(111)上安装有滑块(113),所述筒管旋转装置(12)安装在所述滑块(113)上;所述筒管旋转装置(12)包括由第二步进电机(121)带动的筒管底座(126),所述筒管底座(126)上设有支撑轴(127),所述支撑轴(127)的顶端设有锭帽(128),粗纱尾纱管套在支撑轴(127)上,并通过锭帽(128)固定,第二步进电机(121)带动粗纱尾纱管转动;所述尾纱吸嘴装置(13)包括固定在机架(8)上的尾纱吸嘴支架(131),所述尾纱吸嘴支架(131)上设有一无杆气缸(132),所述无杆气缸(132)的滑块上设有吸嘴座(133),所述吸嘴座(133)上设有吸嘴(134),通过一电磁阀控制所述无杆气缸(132)的伸出和缩回,从而实现吸嘴(134)的移动,所述吸嘴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尾纱收集装置(14)包括离心风机(141)和联接在离心风机(141)与所述吸嘴(134)之间的尾纱输送管道(142);所述尾纱纱管筛选机构(2)包括进出装置(21)和升降装置(22),所述进出装置(21)包括固定在机架(8)上的进出支架(211),所述进出支架(211)上安装有进出气缸(212),所述进出气缸(212)的动程为粗细联输送轨道(5)和备用轨道(6)上直线段部分之间的距离L;所述升降装置(22)固定在所述进出气缸(212)上,所述升降装置(22)包括固定在所述进出气缸(212)的推板上的升降支架(221),所述升降支架(221)上设有升降气缸(226),所述升降气缸(226)的推板上安装有二次动程底座(225),所述二次动程底座(225)上设有扶持棒(222);所述空满管交换机构(3)设有机械臂装置(31)、变锭距装置(32)、进出装置(21)和升降装置(22),所述变锭距装置(32)安装在所述机械臂装置(31)上,所述进出装置(21)和所述升降装置(22)与上述尾纱纱管筛选机构(2)中的进出装置(21)和升降装置(22)的结构相同;所述机械臂装置(31)设有升降平台(311),所述升降平台(311)上设有支架(312),所述支架(312)上设有固定吊锭支架(313)和吊锭(317);所述变锭距装置(32)设置在所述支架(312)上,所述变锭距装置(32)包括与所述支架(312)固定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有滑块(321),所述滑块(321)上安装有滑动吊锭支架(322),所述支架(312)上安装有位移气缸(323),所述位移气缸(323)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吊锭支架(322)固定,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位移气缸(323)的伸出和缩回,所述位移气缸(323)的动程为所述粗细联输送轨道(5)锭距与粗纱机下轨道(7)锭距的差值;所述尾纱吸嘴装置(13)中的无杆气缸(132)、所述进出装置(21)中的进出气缸(212)、所述升降装置(22)中的升降气缸(226)和所述变锭距装置(32)中的位移气缸(323)的每个气缸上均配有两个检测传感器和一个电磁阀,其中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缸活塞杆的位置,电磁阀用于控制气缸的动作,所有电磁阀集中形成一个阀岛安装在所述机架(8)上;所述气动与电动控制系统(4)包括多个光纤传感器(42)、色标传感器(41)、红外传感器(43)、接近开关(44)和为所有气缸配配置的检测传感器和电磁阀;其中,所述光纤传感器(42)安装在所述吸嘴(134)上,用以探测吸嘴(134)是否吸取到尾纱;所述色标传感器(41)安装在机架(8)上用于检测尾纱管上的尾纱是否清理干净;所述红外传感器(43)安装在机架(8)上用于检测在自动落纱粗纱机落纱完成后尾纱管是否取下;所述接近开关(44)安装在机架(8)上用于检测机械臂装置(31)的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霄鹏刘海燕张超邢承凤冯广轩赵新民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