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632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风道壳体;导流槽,设置在风道壳体的下端,导流槽的出水口位于接水盘的上方。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空调柜机,通过在空调柜机的风道壳体下端设置导流槽,导流槽的出水口位于接水盘的上方,从而使风道壳体表面的钣金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通过导流槽流到下方的接水盘中,防止冷凝水落入下方的底座部件中,造成安全隐患,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的接水盘无法将风道壳体上的冷凝水完全接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技术介绍
空调柜机的风道处于柜机的冷腔区,冷热空气交汇会在风道壳体表面的钣金件产生大量冷凝水,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风道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接收风道表面的冷凝水并排出柜机。对于上下双出风口的柜机,由于需要设置向下出风的风道,因此,风道壳体下方的接水盘面积不能太大,只能偏向一侧设置,从而防止接水盘将下方的风道堵住,然而,偏向一侧设置的接水盘无法将整个风道壳体表面的冷凝水全部接收,风道壳体另一侧的冷凝水会落入下方的底座部件中,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的接水盘无法将风道壳体上的冷凝水完全接收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柜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的风道接水盘无法将风道上的冷凝水完全接收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风道壳体;导流槽,设置在风道壳体的下端,导流槽的出水口位于接水盘的上方。进一步地,导流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构成“L”形。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设置在风道壳体的前壁下端,第二延伸部设置在风道壳体的侧壁下端。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部。进一步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具有缺口。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和部分第二延伸部的纵向截面为“L”形,“L”形的第一延伸部和部分第二延伸部与风道壳体前壁和/或侧壁形成冷凝水的导流通道。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和部分第二延伸部的纵向截面为“U”形,“U”形的第一延伸部和部分第二延伸部的侧壁与风道壳体前壁和/或侧壁连接。进一步地,导流槽与风道壳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导流槽与风道壳体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导流槽与风道壳体螺钉连接或卡扣连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空调柜机,通过在空调柜机的风道壳体下端设置导流槽,导流槽的出水口位于接水盘的上方,从而使风道壳体表面的钣金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通过导流槽流到下方的接水盘中,防止冷凝水落入下方的底座部件中,造成安全隐患,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的接水盘无法将风道壳体上的冷凝水完全接收的技术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导流槽在空调柜机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导流槽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另一种导流槽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导流槽;11、出水口;12、第一延伸部;13、第二延伸部;14、缺口;20、风道壳体;30、接水盘。【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柜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风道壳体20和导流槽10;导流槽10设置在风道壳体20的下端,导流槽10的出水口 11位于接水盘30的上方。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空调柜机,通过在风道壳体20下端设置导流槽10,导流槽10的出水口 11位于接水盘30的上方,从而使风道壳体20表面的钣金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通过导流槽10流到下方的接水盘30中,防止冷凝水落入下方的底座部件中,造成安全隐患,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的接水盘无法将风道壳体上的冷凝水完全接收的技术问题。具体实施时,由于风道壳体20前壁和侧壁均会产生冷凝水,风道壳体20前壁和侧壁均需要设置导流槽10。因此,如图3所示,导流槽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2和第二延伸部13,第一延伸部12和第二延伸部13在风道壳体20的拐角处弯折构成“L”形。第一延伸部12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部13,因此,第一延伸部12设置在面积较大的风道壳体20的前壁下端,第二延伸部13设置在面积较小的风道壳体20的侧壁下端。第二延伸部13的末端一直延伸至风道壳体20的后壁处,同样地,接水盘30也在水平方向延伸到风道壳体20的后壁下方,因此,在第二延伸部13的末端也设置有用于出水的缺口 14,该缺口 14位于风道壳体20后壁下方的接水盘30上,从而使汇聚到导流槽10中的冷凝水即可以从第一延伸部12端部的出水口 11流到下方的接水盘30中,也可以通过第二延伸部13端部的缺口 14流至下方的接水盘30中。。如图4所示,第一延伸部11和部分第二延伸部13的纵向截面为“L”形,“L”形的第一延伸部11和部分第二延伸部13的底部与风道壳体20前壁和/或侧壁连接,充分利用风道壳体20的外壁共同形成冷凝水的导流通道,能够充分节省导流槽10的制作材料。另外,如图5所示,导流槽10也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U”形槽,第一延伸部11和部分第二延伸部13的纵向截面均为“U”形,“U”形的第一延伸部11和部分第二延伸部13的侧壁与风道壳体20前壁和/或侧壁连接。为了加工工序的简便以及提高导流槽10的结构强度,可选选择将导流槽10与风道壳体20—体制作成型。另外,考虑到维修的方便以及减小加工难度,可以选择将导流槽10与风道壳体20分别制造,然后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导流槽10与风道壳体2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或者通过卡扣连接。具体工作过程中,空调柜机的风道壳体20在冷热空气交汇作用下其表面的钣金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会顺着风道壳体20的外壁向下流动,在下方的导流槽10处汇聚并沿导流槽10流向下方的接水盘30中,最终排出空调柜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的风道接水盘无法将风道上的冷凝水完全接收的技术问题,能够防止风道壳体20的冷凝水落入下方的底座部件中,造成安全隐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壳体(20); 导流槽(10),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20)的下端,所述导流槽(10)的出水口(11)位于接水盘(3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2)和第二延伸部(13),所述第一延伸部(12)和所述第二延伸部(13)构成“L”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壳体(20);导流槽(10),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20)的下端,所述导流槽(10)的出水口(11)位于接水盘(30)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俊华王朝新潘龙腾李德清吴舸丘晓宏金海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