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6120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其技术方案是:钢领板上安装多组纱管,钢领板的上部通过支撑竖杆连接叶子板支撑杆和支撑横杆,所述的叶子板支撑杆上活动连接翻转杆,翻转杆上设有多组叶子板,翻转杆通过拉杆连接到气杆,气杆通过传动轮上的传送带控制,在传动轮上安装一个升降块。有益效果是:根据动程的需要,确定升降块的斜度,从而达到动程可以调整的要求,通过升降块的外侧与传动带配合,从而抬高了叶子板的高度,使其与中纱位置基本一样,而在中大纱时,拆下升降块,按照原动程标准运行,从而仅仅使小纱时不会出现打纱断头的现象,不仅明显降低小纱断头,并且小纱各项指标与中大纱无明显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用的细纱机,特别涉及一种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细纱机是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熟条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粗纱经细纱机牵伸加拈制成细纱、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徒细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细纱。现有的细纱机存在的冋题是:现有的叶子板动程沿用老细纱机的升降动程结构,该结构在小纱时出现纱线打管头的现象,致使小纱各项指标明显不如中大纱,这是环锭纺细纱机的通病,集落用细纱管长度高于普通细纱管,其表现更严重,现场只能采用提高纱线的起始位置来解决,但仍会带来纱管容量减小的问题,但是简单的抬高叶子板的位置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不仅明显降低小纱断头,并且小纱各项指标与中大纱无明显差异。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钢领板、纱管、支撑竖杆、支撑横杆、叶子板、翻转杆、气杆、传动轮、升降块、拉杆和叶子板支撑杆,所述的钢领板上安装多组纱管,钢领板的上部通过支撑竖杆连接叶子板支撑杆和支撑横杆,所述的叶子板支撑杆上活动连接翻转杆,翻转杆上设有多组叶子板,翻转杆通过拉杆连接到气杆,气杆通过传动轮上的传送带控制,在传动轮上安装一个升降块。上述的升降块内侧为弧形结构,外侧带有斜度,通过升降块的内侧与传动轮固定连接,通过升降块的外侧与传动带配合。上述的钢领板通过拉线连接到拉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动程的需要,确定升降块的斜度,从而达到动程可以调整的要求,通过升降块的外侧与传动带配合,从而抬高了叶子板的高度,使其与中纱位置基本一样,而在中大纱时,拆下升降块,按照原动程标准运行,从而仅仅使小纱时不会出现打纱断头的现象,不仅明显降低小纱断头,并且小纱各项指标与中大纱无明显差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钢领板1、纱管2、支撑竖杆3、支撑横杆4、叶子板5、纱线6、翻转杆7、气杆8、拉线9、传动轮10、升降块11、拉杆12、叶子板支撑杆13。【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包括钢领板1、纱管2、支撑竖杆3、支撑横杆4、叶子板5、翻转杆7、气杆8、传动轮10、升降块11、拉杆12和叶子板支撑杆13,所述的钢领板1上安装多组纱管2,钢领板1的上部通过支撑竖杆3连接叶子板支撑杆13和支撑横杆4,所述的叶子板支撑杆13上活动连接翻转杆7,翻转杆7上设有多组叶子板5,翻转杆7通过拉杆12连接到气杆8,上述的钢领板1通过拉线9连接到拉杆12;气杆8通过传动轮10上的传送带控制,在传动轮10上安装一个升降块11;其中,升降块11内侧为弧形结构,外侧带有斜度,通过升降块的内侧与传动轮10固定连接,通过升降块的外侧与传动带配合,从而抬高了叶子板的高度,使其与中纱位置基本一样,而在中大纱时,拆下升降块,按照原动程标准运行,从而仅仅使小纱时不会出现打纱断头的现象;具体操作时,根据动程的需要,确定升降块的斜度,从而达到动程可以调整的要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技术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钢领板(1)、纱管(2)、支撑竖杆(3)、支撑横杆(4)、叶子板(5)、翻转杆(7)、气杆(8)、传动轮(10)、升降块(11)、拉杆(12)和叶子板支撑杆(13),所述的钢领板(1)上安装多组纱管(2),钢领板(1)的上部通过支撑竖杆(3)连接叶子板支撑杆(13)和支撑横杆(4),所述的叶子板支撑杆(13)上活动连接翻转杆(7),翻转杆(7 )上设有多组叶子板(5 ),翻转杆(7 )通过拉杆(12 )连接到气杆(8 ),气杆(8)通过传动轮(10)上的传送带控制,在传动轮(10)上安装一个升降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块(11)内侧为弧形结构,外侧带有斜度,通过升降块的内侧与传动轮(10)固定连接,通过升降块的外侧与传动带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领板(1)通过拉线(9)连接到拉杆(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其技术方案是:钢领板上安装多组纱管,钢领板的上部通过支撑竖杆连接叶子板支撑杆和支撑横杆,所述的叶子板支撑杆上活动连接翻转杆,翻转杆上设有多组叶子板,翻转杆通过拉杆连接到气杆,气杆通过传动轮上的传送带控制,在传动轮上安装一个升降块。有益效果是:根据动程的需要,确定升降块的斜度,从而达到动程可以调整的要求,通过升降块的外侧与传动带配合,从而抬高了叶子板的高度,使其与中纱位置基本一样,而在中大纱时,拆下升降块,按照原动程标准运行,从而仅仅使小纱时不会出现打纱断头的现象,不仅明显降低小纱断头,并且小纱各项指标与中大纱无明显差异。【IPC分类】D01H1/14, D01H13/00【公开号】CN205099822【申请号】CN201520870987【专利技术人】李福才, 孙荣昌, 陈俊林 【申请人】山东澳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叶子板升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钢领板(1)、纱管(2)、支撑竖杆(3)、支撑横杆(4)、叶子板(5)、翻转杆(7)、气杆(8)、传动轮(10)、升降块(11)、拉杆(12)和叶子板支撑杆(13),所述的钢领板(1)上安装多组纱管(2),钢领板(1)的上部通过支撑竖杆(3)连接叶子板支撑杆(13)和支撑横杆(4),所述的叶子板支撑杆(13)上活动连接翻转杆(7),翻转杆(7)上设有多组叶子板(5),翻转杆(7)通过拉杆(12)连接到气杆(8),气杆(8)通过传动轮(10)上的传送带控制,在传动轮(10)上安装一个升降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才孙荣昌陈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澳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