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饲料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4317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蚕饲料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茄苳叶粉末5~20份,知母1~3份,细辛0.5~1.5份,甘草0.3~0.7份,黄药子1~1.5份,栀子0.2~0.6份,苏氨酸0.1~0.5份,天冬酰胺1~1.2份,谷氨酰胺0.6~0.9份,磷酸三钙0.1~0.6份,胡萝卜粉末1~5份,鱼骨粉2~6份。使用时将处理过的桑叶浸泡在蚕饲料添加剂和水的混合营养液中,取出晾干后即可喂蚕。浸泡处理过桑叶后剩余营养液还可对晾干后的浸泡处理过的桑叶进行再次喷洒,晾至桑叶表面无多余水分后即可喂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蚕饲料添加剂具有原料易得,营养全面,吸收性好等特点,同时解决了蚕抗病力及免疫力差、发育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饲料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蚕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絹片、丝带和丝线。公元前十三世纪,桑、蚕、丝、帛等名称已见于甲骨卜辞。蚕丝和大麻、苎麻,以及后来的棉花一道,为中国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蚕桑也就成为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虽然近年来人们对人工养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目前的养蚕技术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导致蚕的抗病力及免疫力差,蚕发育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饲料添加剂,可以为蚕提供全面的营养,解决蚕抗病力及免疫力差、发育不良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蚕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茄苳叶粉末5?20份,知母1?3份,细辛0.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茄苳叶粉末5~20份,知母1~3份,细辛0.5~1.5份,甘草0.3~0.7份,黄药子1~1.5份,栀子0.2~0.6份,苏氨酸0.1~0.5份,天冬酰胺1~1.2份,谷氨酰胺0.6~0.9份,磷酸三钙0.1~0.6份,胡萝卜粉末1~5份,鱼骨粉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苹陈衍玲韩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泰美联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