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及一次性配药输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233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1:43
一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包括用于插入输液瓶的瓶塞穿刺器,该瓶塞穿刺器具有两条内管道,分别为第一内管道和第二内管道,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内,第一内管道的下端口位于输液瓶上部的瓶颈位置,第二内管道的下端口位于输液瓶下部的瓶底位置,第一内管道的上端口连接第一软管,第二内管道的上端口连接第二软管;第一内管道既在配药过程中作为气道,又在输液过程中作为药液流道;第二内管道既在配药过程中作为药液流道,又在输液过程中作为气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是配药和输液组合使用,节省了成本,减少了浪费;无需针管或者瓶塞穿刺器的反复插入,减少瓶塞穿刺落屑的产生;无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污染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
技术介绍
国内外现有医疗中对输入液体的配药方法,均是米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少量液体注入盛装粉针剂药瓶中,待药粉充分溶解再用注射器回抽然后注入液体瓶中。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药物浪费,由于注射器只能抽取少量液体,盛装粉针剂药瓶的内部空间也很小,每次只能注入很少的液体(通常2-3ml)去溶解药粉,如此高浓度的药液即使在药瓶和注射器内残留很少(0.2-0.3ml)也会有较多的药物浪费。所以目前的配药方法一般会造成约10%的药物浪费。其二、过程繁琐,配液时需先用注射器抽吸液体一注入药瓶(如药瓶中产生正压还需排气)一拔出注射器一摇动药瓶待药粉溶解一用注射器再回抽粉针剂溶解液(如药瓶中产生负压还需注入气体)一最后注入液体瓶中。如果一组液体中需配置多只或多种药品,上述过程就需重复进行;如果药粉溶解速度较慢配药时间也将会较长。其三、容易污染,由于配液过程中注射器针头反复暴露在空气中并穿刺药瓶和液体瓶瓶塞,瓶塞可能会落肩,加之有可能还要注入气体,液体被污染机会加大。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10231119.6)公开了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以及CN201120293036.5公开了一种与其配药装置一样的用于粉针剂的配药装置,这种配药装置通过在药瓶与液体瓶之间形成一个能够使液体和气体充分交换并可以稀释置换药粉的循环通道,对药瓶中药粉充分稀释交换并排空,最大限度减少了药物浪费;配药的全过程通过外界驱动装置自动完成,大大简化了传统配药方法复杂冗繁的操作;配药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管路中完成,减少了污染的机会。但是上述的装置具有以下的缺点:1、弹性软管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等,不能使用普通的输液管,一般使用硅胶制作,成本较高,所有配药的结构都是一次性的,配药后都会报废,不能使用到后续的输液中,浪费较大。2、虽然配药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管路中完成,但是弹性软管需要较长的长度,因此弹性软管开始配药前本身内部就具有大量的空气,而这使用前不能排空,否则难以实现配药,弹性软管空气会被直接导入配药瓶中与药瓶接触,同样造成较大污染。3、弹性软管要求的性能较高,这样就要求弹性软管的加工原料复杂,而配药时有时药液会直接通过软管,在弹性软管挤压时难免其原料成分进入到药液中,从而造成污染。4、操作复杂,需要药液瓶或者粉剂瓶倒置,而且还需要正确的弹性软管的挤压方向以及置换杆的插入方向,如果一旦药瓶不倒置,或者倒置的药瓶不对,再或者弹性软管的挤压方向不对以及置换杆的插入方向不对都难以完成配药的过程,而这时很多普通消费者难以轻松掌握的。5、无计量功能,无法在配药的过程中准确的掌握配制的药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入输液瓶的瓶塞穿刺器,该瓶塞穿刺器具有两条内管道,分别为第一内管道和第二内管道,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内,第一内管道的下端口位于输液瓶上部的瓶颈位置,第二内管道的下端口位于输液瓶下部的瓶底位置,所述第一内管道的上端口连接第一软管,所述第二内管道的上端口连接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内管道既在配药过程中作为气道,又在输液过程中作为药液流道;所述第二内管道既在配药过程中作为药液流道,又在输液过程中作为气道;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连接在第一软管上或连接第二软管上或用于连接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在配药过程中,还包括用于插入药瓶的瓶塞穿刺器,用于插入药瓶的瓶塞穿刺器与第二软管连接;还包括正负压发生器,正负压发生器连接过渡软管,过渡软管通过过滤器与第一软管连接。所述的用于插入药瓶的瓶塞穿刺器内设有一条液道和一条气道,插入药瓶后,液道的下端口位于药瓶下部的瓶底位置,液道上端口与第二软管连接;气道的下端口位于药瓶上部的瓶颈位置,气道的上端口连接另一个过滤器。所述正负压发生器为蠕动栗或其它能为输液瓶提供正压和负压的装置。在输液过程中,还包括输液管,输液管连接第一软管,过滤器连接在第二软管上。所述第二软管上设置有刻度,可以准确掌握进入到药瓶中药液的剂量。—种利用上述配药输液器进行的一次性配药输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配药步骤,将用于插入输液瓶的瓶塞穿刺器和用于插入药瓶的瓶塞穿刺器分别插入输液瓶和药瓶内,将第一软管与过滤器连接,再将该过滤器与过渡软管连接,过渡软管与正负压发生器连接,将第二软管与用于插入药瓶的瓶塞穿刺器连接;开启正负压发生器,正负压发生器首先向输液瓶内压入一定量的气体,给输液瓶内增压,气体先经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再依次通过第一软管、第一内管道进入输液瓶内,在压力作用下,输液瓶内的液体依次由第二内管道、第二软管和插入药瓶内的瓶塞穿刺器进入药瓶中,将药瓶中的药粉溶解;再控制正负压发生器,将输液瓶内抽成负压,药瓶中溶解的药液则在负压作用下依次通过插入药瓶内的瓶塞穿刺器、第二软管、第二内管道进入输液瓶中,完成药液配制;暂存步骤,完成药液配制后,将过滤器与过渡软管断开连接,将第二软管与插入药瓶内的瓶塞穿刺器断开连接,再将第二软管与第一软管通过过滤器连接,然后即可将配制好的输液瓶拿去准备输液;输液步骤,输液时,先将过滤器与第一软管断开连接,使过滤器连接在第二软管上,再将第一软管与输液管连接,即可用于输液。上述各连接处,均采用鲁尔接头(口),可快速连接。输液时连接的输液管即为普通打点滴用的输液管,除插头(插入输液瓶内的一端)之外的部分。配药步骤中,药瓶中溶解的药液,进入输液瓶中的方式,还可有的替换方案为:将过渡软管连接在插入药瓶内的瓶塞穿刺器上,并连接在该瓶塞穿刺器的气道上,向药瓶中增压,将溶解的药液压入输液瓶中,完成配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是配药和输液组合使用,节省了成本,器材中的各组成部分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浪费。2.无需针管或者瓶塞穿刺器的反复插入,减少瓶塞穿刺落肩的产生。3.具有计量的功能,能够准确的掌握药液配制的剂量。4.密闭操作系统,无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装置内残留空气少,污染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配药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配药完成后、输液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输液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6中配药过程第一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6中配药过程第二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输液瓶;2.第一瓶塞穿刺器;3.第二内管道;4.第一内管道;5.第一软管;6.过渡软管;7.正负压发生器;8.第一过滤器;9.第二软管;10.第二瓶塞穿刺器;11.气道;12.药瓶;13.液道;14.第二过滤器;15.输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一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如图1-3所示,配药过程,包括用于插入输液瓶1的第一瓶塞穿刺器2,该瓶塞穿刺器具有两条内管道,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分体式无菌配药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入输液瓶的瓶塞穿刺器,该瓶塞穿刺器具有两条内管道,分别为第一内管道和第二内管道,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内,第一内管道的下端口位于输液瓶上部的瓶颈位置,第二内管道的下端口位于输液瓶下部的瓶底位置,所述第一内管道的上端口连接第一软管,所述第二内管道的上端口连接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内管道既在配药过程中作为气道,又在输液过程中作为药液流道;所述第二内管道既在配药过程中作为药液流道,又在输液过程中作为气道;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连接在第一软管上或连接第二软管上或用于连接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六一宋从发马建健张加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智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