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09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属一种手术器械,包括吸引管本体,所述吸引管本体的上还设有副管,所述副管嵌入吸引管本体内且不与吸引管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副管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副管的内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相连通。通过将副管嵌入吸引管本体的内部,并在副管的前端与后端均增设通孔,使得吸引管本体在使用中,副管的前端随吸引管本体一并进入子宫内部,进而在吸引管本体吸引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外部的气流可沿副管进入子宫的内部,进而避免负压过大引起的吸引测漏及其它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结构简单,一体式的结构无需削切头部即可直接使用,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
技术介绍
吸引管是人流手术中必须使用的器械之一,在进入子宫内部吸引组织的同时,需要增设减压管道,以避免子宫内负压过大,而现目前吸引管的减压装置均为分体式,且需要在术前手动削切头部,通过胶体堵塞与吸引管组合为一体,不仅操作复杂,还可能因堵塞不严造成副管减压作用丧失,使得吸引组织发生测漏,因而有必要针对现有吸引管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引管的减压装置为分体式,且需要手动削切头部,易因堵塞不严造成副管减压作用丧失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所述吸引管本体的上还设有副管,所述副管嵌入吸引管本体内且不与吸引管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副管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副管的内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相连通。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引管本体与副管呈一体式的结构。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副管置于吸引管本体的中部附近,且所述吸引管本体的末端通过管道与负压装置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副管嵌入吸引管本体的内部,并在副管的前端与后端均增设通孔,使得吸引管本体在使用中,副管的前端随吸引管本体一并进入子宫内部,进而在吸引管本体吸引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外部的气流可沿副管进入子宫的内部,进而避免负压过大引起的吸引测漏及其它风险,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结构简单,一体式的结构无需削切头部即可直接使用,操作简便,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吸引管本体、2为副管、21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1,该吸引管本体1通用的一次性吸引管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基本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在吸引管本体1的外壁还安装有副管2,该副管2由外壁嵌入吸引管本体1内部,且不与吸引管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同时该副管2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21,并使副管2的内腔通过所述通孔21与外部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副管2嵌入吸引管本体1的内部,并在副管2的前端与后端均增设通孔21,使得吸引管本体1在使用中,副管2的前端随吸引管本体1 一并进入子宫内部,进而在吸引管本体1吸引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外部的气流可沿副管2进入子宫的内部,增加子宫内部的压力,进而避免负压过大引起的吸引测漏及其它风险。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结构的吸引管最好作为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因而可将吸引管本体1与副管2设置为一体式的结构。并且使用中可将副管2直接置于吸引管本体1的中部附近,将吸引管本体1的末端通过管道与负压装置相连通;正如图1中所示出的,副管2的长度短于吸引管本体1,且置于吸引管本体1的两端之间。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主权项】1.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本体(1)的上还设有副管(2),所述副管(2)嵌入吸引管本体(1)内且不与吸引管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副管(2)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21),所述副管(2)的内腔通过所述通孔(21)与外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本体(1)与副管(2)呈一体式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管(2)置于吸引管本体(1)的中部附近,且所述吸引管本体(1)的末端通过管道与负压装置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属一种手术器械,包括吸引管本体,所述吸引管本体的上还设有副管,所述副管嵌入吸引管本体内且不与吸引管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副管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副管的内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相连通。通过将副管嵌入吸引管本体的内部,并在副管的前端与后端均增设通孔,使得吸引管本体在使用中,副管的前端随吸引管本体一并进入子宫内部,进而在吸引管本体吸引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外部的气流可沿副管进入子宫的内部,进而避免负压过大引起的吸引测漏及其它风险,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结构简单,一体式的结构无需削切头部即可直接使用,操作简便,易于推广。【IPC分类】A61B17/42【公开号】CN205083584【申请号】CN201520818637【专利技术人】葛盼军 【申请人】南京君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本体(1)的上还设有副管(2),所述副管(2)嵌入吸引管本体(1)内且不与吸引管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副管(2)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通孔(21),所述副管(2)的内腔通过所述通孔(21)与外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盼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君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