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循环水对虾养殖池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15624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循环水对虾养殖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由养殖池及水处理装置组成,该水处理装置由依次排列的沉淀池、颗粒反向过滤池、回水池及一侧的泡沫收集池组成;其中养殖池排水口与沉淀池进水口相通;颗粒反向过滤池与沉淀池底部连通,颗粒反向过滤池中间位置安装反向过滤筛板;过滤筛板上邻回水池的池壁设穿壁管,穿壁管入回水池端安装过滤袋,回水池中安装回水泵及曝气盘;在沉淀池、回水池及泡沫收集池池底均设排污口;沉淀池、颗粒反向过滤池和回水池及泡沫收集池的使用面积比为3:2:4:1,水处理装置与养殖池面积比1:20~1:50;本发明专利技术适于对虾及鱼类养殖,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和节约养殖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系统,具体是一种简易循环水对虾养殖池水处理 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年产量居世界各国产量之首,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我 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如种苗繁育 技术、人工增氧技术、水质改良技术、人工饵料制备技术、有益微生物使用技术等。特别是近 年来工业化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与前进的动力。目前 我国工业化对虾养殖尽管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借助于新的养殖技术,已经显示出巨大 的发展潜力。工业化对虾养殖通过调控养殖水质,不仅可以实现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氮 源,减少换水量,还可提高对虾养殖生长速度与成活率,减少病害发生率。目前在工业化对 虾养殖中,生物絮团技术被得到广泛认可,采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对虾尽管具有多方面的 优点,但是在生物絮团养殖对虾的后期,过量的絮团会消耗养殖系统中的大量氧气,增加供 氧负担,给后期养殖带来极大的风险。为了解决养殖后期絮团过剩问题,目前多采用的技术 手段是加大换水量,达到降低絮团的浓度目的,但这将带来多种不利因素,如降低水环境的 稳定性、增加养殖的热力成本、浪费水资源及絮团物等。显然,为了从对虾养殖系统中有效 分离生物絮团及其它污物,提供开发一种高效低耗和低建设成本的水处理系统成为产业的 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循环水对虾养殖池水处理系统,以弥补现有技术的 不足,实现提高对虾养殖池污物排出能力、降低换水量、改善养殖水质、提高养殖产量、减少 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率的目标。 本专利技术依据对虾养殖池中污物的分布特点,利用机械动力提水产生水位差作为水 循环的动力,在对虾养殖池边附加水处理装置,经管路连通组成循环水处理系统,达到分离 水中颗粒物及蛋白的效果,并将处理后水返回养殖池再行利用。 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系统由底部设有排水口的养殖池和水处理装置组成,该水处理装 置由依次排列的沉淀池、颗粒反向过滤池、回水池和泡沫收集池组成,上述沉淀池底部设有 进水口及排污口,进水口与养殖池排水口联通,沉淀池经由池壁底部开口与颗粒反向过滤 池相连通,上述颗粒反向过滤池的中上部水平设置有一反向过滤筛板完全覆盖颗粒反向过 滤池;又在该反向过滤筛板上方的池壁处设有一进入回水池的穿壁管,在养殖池临回水池 的池壁上方设一回水管,在回水池与泡沫收集池相临的池壁上方设有泡沫溢出口,并在回 水池和泡沫收集池池底均设有排污口。 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方法:首先打开养殖池排水口,让养殖池水流入沉淀池,再经沉 淀池底部开口流入颗粒反向过滤池,在颗粒反向过滤池中的水上升并经反向过滤筛板过滤 后,经穿壁管入回水池中的过滤袋中进行2次过滤,过滤后的水又经曝气盘或曝气石曝气 后,最后由回水栗返回养殖池,其中上述曝气产生的含蛋白质气泡进入泡沫收集池排出,完 成脱氮并有效分离生物絮团及其它污物。 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利用该养殖水处理系统,可以对养殖池中的颗粒物实现 高效的清除,且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养殖用水;在生物絮团养殖池中,可以过滤回收过量的絮 团,用于其他动物养殖;在低温期,养殖池废水经过滤回收再利用后,不仅节约用水量,节约 了热能,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减少了外源水的引入,也即减少了外源病原的引入而降低了 养殖风险;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建设施工难度低,投入资金少,使用效果显著。【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本专利技术的水流向示意图(箭头示水流向)。 图4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养殖对虾水体溶解氧变化图。 图5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养殖对虾水体氨氮浓度变化图。 图6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养殖对虾水体亚硝氮浓度变化图 图7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养殖对虾水体中颗粒物含量变化图。 图8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养殖牙鲆水体中氨氮含量变化图。 图9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养殖牙鲆水体中亚硝氮含量变化图。 图10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养殖牙鲆水体中颗粒物含量变化图。 其中,1养殖池、2排水口、3排水管、4水处理装置、5沉淀池、6进水口、7排污口、8 颗粒反向过滤池、9回水池、10回水管、11泡沫收集池、12穿壁管、13泡沫溢出口、14反向过 滤筛板、15斜面、16回水池排污口、17泡沫收集池排污口、18曝气盘、19开口、20过滤袋、21 回水栗。【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 3,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水处理系统由养殖池1与水处理装置4组成,该水处 理装置4由依次排列的沉淀池5、颗粒反向过滤池8、回水池9及和沫收集池11组成。上述 沉淀池5底部设有有一个进水口 6及一个排污口 7,进水口 6与养殖池1排水口 2连通,沉 淀池5经由右侧池壁下方设有的开口 19与颗粒反向过滤池8连通,上述颗粒反向过滤池8 的中上部水平设置有一反向过滤筛板14完全覆盖颗粒反向过滤池8,又在该反向过滤筛板 14上方比邻回水池9的池壁上设有过水用的穿壁管12,在靠养殖池1的回水池9的池壁上 方设一回水管10,在相临的泡沫收集池11的池壁上方设有泡沫溢出口 13,并在回水池9和 泡沫收集池11的池底均设有排污口 16、17。上述水处理装置4与养殖池1面积比1:20~ 1:50 ;上述水处理装置4中沉淀池5、颗粒反向过滤池8、回水池9及泡沫收集池11的使用 面积比为3:2:4:1较为理想;沉淀池5进水口高程须低于养殖池1底面排水口高程10~15 厘米,沉淀池5排污口低于进水口 5厘米,保持排水通畅。 上述回水池9的底部设置回水栗21,以及曝气盘18或曝气石,该曝气设备也可用 泡沫分离机代替。 又在上述回水池9的穿壁管12的出水端口安装过滤袋20。回水池9中的过滤袋 20的孔径范围为100目~300目。 上述颗粒反向过滤池8的池底面设有向沉淀池5倾斜的斜面15。上述斜面15的 倾斜度10~15度左右,以便于汇聚污物。 如本专利技术养殖池1为环道式,面积500平方米,深度1. 8米。在养殖池1池底最低 的污物汇集区的排水口 2 ;在养殖池的一边修建水处理装置4,该水处理装置4的总面积10 平方米,其中沉淀池面积:颗粒反向过滤池面积:回水池面积:泡沫收集池面积=3:2:4:1, 沉淀池进水口高程低于养殖池排水口高程10厘米,沉淀池排污口低于进水口 5厘米。反向 过滤筛板过滤孔径40目,过滤袋孔径100目,斜面15的倾斜度10度。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运行使用方法:首先开启污水沉淀池中连接养殖池的进水口,用插 管封闭排水口;使养殖池水流进沉淀池及颗粒物反向过滤池,再经过反向过滤筛板过滤后, 进入回水池,使污物截留在反向平板筛的底部及过滤袋中;当回水池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 开启水栗,将过滤后的清水返回养殖池。若回水池配备泡沫分离器,可运行该分离器。分离 出的泡沫进入泡沫收集池经排污口排出。当反向过滤筛板底部的污物增多,影响水流通过 时,关闭回水池水栗,封闭沉淀池的进水口,开启排污口,沉淀池及反向过滤筛板底部的滤 出物便可借助反向水压自行排出,过滤袋中的滤出物可人工定时去除。污物排毕后,再次开 始运行,如此反复,即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根据养殖水体中絮团等颗粒物形成数量,可随时 运行或关闭该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工业化或室外对虾及鱼类养殖。 应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循环水对虾养殖池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该水处理系统由底部设有排水口(2)的养殖池(1)和水处理装置(4)组成,该水处理装置(4)由依次排列的沉淀池(5)、颗粒反向过滤池(8)、回水池(9)和泡沫收集池(11)组成,上述沉淀池(5)底部设有进水口(6)及排污口(7),进水口(6)与养殖池(1)排水口(2)联通,沉淀池(5)经由右侧池壁下方设有的开口(19)与颗粒反向过滤池(8)相连通,上述颗粒反向过滤池(8)的中上部水平设置有一反向过滤筛板(14)完全覆盖颗粒反向过滤池(8);又在该反向过滤筛板(14)上方、比邻回水池(9)的池壁上设有过水用的穿壁管(12),在养殖池(1)临回水池(9)的池壁上方设一回水管(10),在回水池(9)与泡沫收集池(11)相临的池壁上方设有泡沫溢出口(13),并在回水池(9)和泡沫收集池(11)的池底均设有排污口(16、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华杨冰黄倢万晓媛李晨梁艳张庆利许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