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建立保护区的缓冲器的电梯设备和建立保护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079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设备,具有缓冲器(10),所述缓冲器用于在电梯设备内建立至少一个保护区,其中电梯设备具有电梯轿厢(15)和电梯轿厢的配重(23),和电梯轿厢和配重分别沿通路(V↓[K]、V↓[G])移动。缓冲器包括可移动机构(14、14.1),可移动机构可以移动进入电梯轿厢的通路(V↓[K])和/或配重的通路(V↓[G])内,使电梯轿厢(15)或配重(23)与可移动机构(14、14.1)机械接触,缓冲器(10)将电梯轿厢(15)或配重(23)分别支撑在井底(18)上方的一预定的高度(Z1.1、Z1.2)上,从而在电梯轿厢(15)的下方或上方可实现一个保护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具有建立保护区的缓冲器的电梯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建立保护区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设备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器设置在电梯竖井的井底,以便在电梯轿厢下行超越电梯竖井内最下面的停靠位置时和/或电梯轿厢上行通过一预定的路段后在超越最上面的停靠位置时对电梯轿厢进行掣停。这种缓冲器通常位于电梯轿厢和/或配重的下方。为了上行时最迟在通过一预定的路段后避免超越电梯竖井内的最上面的停靠位置,也可以在在电梯轿厢的上方的竖井顶端上设置缓冲器。由于这种缓冲器必须直接在电梯轿厢的下方或上方的竖井井底或竖井顶部,因此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所以对竖井顶部或竖井井底的其它应用将受到限制。由于在电梯轿厢下面只有很小的空间,所以在无井坑的电梯设备中不可能对缓冲器进行这种标准的设置。在WO 00/64798-A1中披露了一种具有电梯竖井、带有配重的垂直移动的电梯轿厢和具有缓冲器的电梯设备,其中缓冲器不是位于电梯轿厢的下方,而是在竖井井底的电梯轿厢的旁边。电梯轿厢具有角件,当出现超越情况时,即当电梯轿厢下行超越最下面的楼层上的最下面的停靠位置时,所述角件撞击在缓冲器上。因此电梯轿厢被制动和距竖井井底上方短的距离的位置处被掣停。但在该PCT申请中并未提出用于防止电梯轿厢上行超越最上面的停靠位置的超越保护。电梯设备具有一个无井坑的竖井。而且也未披露为了在电梯竖井的竖井井底和/或竖井顶部进行维护和修理作业建立临时保护区的方案。通常由于建筑结构或其它原因在具有竖井坑和竖井顶部的通常的电梯设备只有很小的空间。特别是在已有的大楼内补充安装或安装电梯设备时越来越多地采用无竖井坑和无竖井顶部的电梯竖井。在这种电梯竖井中,但也包括在通常的电梯竖井中,需要在竖井上端或下端建立保护区。例如当要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或检查时和为此一名维护人员必须进入竖井内时,就是此情况。重要的是用于建立这种临时保护区的系统必须安全。另一标准是这种系统的费用和占用的空间。对这种用于建立临时保护区的系统的简便的检查和维护也是重要的。安装时需付出的代价和对这种系统的所有部件的校准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另一标准。在EP 0725033-A1中披露了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电梯轿厢和具有配重的垂直移动的电梯轿厢。在井底上设有一触地装置,所述装置具有一可枢转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可被枢转进入电梯轿厢的运行通路内。因此在必要时可在井底建立保护区。作为特殊的实施方式加以推荐的设置在电梯轿厢通路外面的竖井缓冲器组合具有一刚性的摆杆。因此当电梯轿厢撞击摆杆时,电梯轿厢被竖井缓冲器制动并支撑在井底上方的一定高度上,所述高度高于电梯轿厢的最下面的停靠位置。该实施方式的缺点在于,虽然它适用于在井底建立保护区,但不能在电梯轿厢下行通过一预定的路径段出现超越最下面的停靠位置时对电梯轿厢进行掣停。而且也不可能在竖井顶部建立保护区。在WO 02/051737-A1中披露了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电梯竖井、带配重的垂直移动的电梯轿厢和可移动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偏心设置在井底上的电梯轿厢和配重之间并且在必要时可以移动进入电梯轿厢的通路内。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个板件,所述板件可枢转地铰接在井底上。必要时这种板件很容易地被枢转到电梯轿厢的方向上。在电梯轿厢上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撞击在板件上和电梯轿厢被保持在一距井底预定的间距处。因此可以在必要时建立井底上的保护区。为了在竖井顶部的范围内也可以建立保护区,根据该国际专利申请的电梯轿厢具有一个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轿厢顶上。该装置可以向上枢转和移动抵靠在竖井顶板上。这样即可在竖井上端上建立竖井区。该国际专利申请是本专利技术的最接近的已有技术。这种实施方式的缺点是,为在竖井顶部上建立保护区需要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固定在电梯轿厢上。因此势必增大有待加速和有待移动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所述方案应能在必要时在电梯竖井的下端或上端建立保护区。实现所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设备,具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用于在电梯设备内建立至少一个保护区,其中电梯设备具有电梯轿厢和电梯轿厢的配重,和电梯轿厢和配重分别沿通路移动,其特征在于,缓冲器包括可移动机构,所述可移动机构可以移动进入电梯轿厢的通路内,和可移动机构可以移动进入配重的通路内。一种在电梯设备内建立保护区的方法,所述电梯设备具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具有可移动机构,和具有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与配重的连接应使电梯轿厢和配重分别沿通路移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需要在电梯轿厢下方建立一个保护区时,将可移动机构移入电梯轿厢的通路内,其中通过可移动机构与电梯轿厢的机械接触建立保护区,所述机械接触确保保持电梯轿厢与井底之间的第一预定距离,当需要在电梯轿厢上方建立一个保护区时,将可移动机构移入配重的通路内,其中通过可移动机构与配重的机械接触建立保护区,所述机械接触确保保持配重与井底之间的第二预定距离。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设备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可移动机构,所述可移动机构可以被置入电梯轿厢和/或配重的通路内。可移动机构可被移入电梯轿厢的通路内和可移动机构可被移入配重的通路内,例如作为一个单独的可移动部分加以实现,所述可移动部分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不仅可被置于电梯轿厢通路内,而且也可以置于配重的通路内。而且也可以实现可移动机构对电梯轿厢通路和可移动机构对配重通路的移入,其中在任何情况下通过不同的部分分别不受影响地移动。例如第一移动部分设置在缓冲器上,使其可以移动进入电梯轿厢的通路内和一第二移动部分设置在缓冲器上,使其可以移动进入配重的通路内。因此可移动机构可被置于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可移动机构的设置应使电梯轿厢和/或配重与可移动机构机械接触。因此采用唯一一个缓冲器有选择地将电梯轿厢或配重支撑在井底上方的一第一或一第二预定的距离处。分别根据缓冲器的设置和方式,所述预定的第一距离和预定的第二距离是不同的。因此电梯轿厢和配重可被相应支撑在不同的高度上。在移动机构处于正常位置上,移动机构不位于电梯轿厢和配重的通路内。因此当移动机构被置于工作位置时,电梯轿厢可以利用的空间将不受到限制。由于可有选择地将电梯轿厢或配重分别支撑在井底上方的一预定的距离处,所以在两端将缩短电梯轿厢可以通过的通路。因此可以在电梯轿厢的通路两端建立保护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器的另一实施方式包括减振件,所述减振件的设置应使当移动机构被置于正常位置时,减振件突伸入电梯轿厢的通路内,其中减振件的设计应使电梯轿厢与减振件机械接触并被支撑在井底上方的一第三距离处,所述第三距离短于第一预定距离。该实施方式也可以作为超越保护,所述超越保护在电梯轿厢下行超越最下面的停靠位置时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和掣停。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是,具有减振件,所述减振件的设置应使当移动机构被置于正常位置时,减振件突伸入配重的通路内,其中减振件的设计应使配重与减振件机械接触并被支撑在井底上方的一第四距离处。所述距离短于第二预定距离。该缓冲器可以作为超越保护,所述超越保护在配重下行超越最下面的停靠位置时对配重进行制动和掣停并因此在电梯轿厢上行超越最上面的停靠位置时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和掣停。根据缓冲器的进一步的设计,当可移动机构被置于正常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设备,具有缓冲器(10、30、40),所述缓冲器用于在电梯设备内建立至少一个保护区,其中电梯设备具有电梯轿厢(15、35、45)和电梯轿厢的配重(23),和电梯轿厢(15、35、45)和配重(23)分别沿通路(V↓[K]、V↓[G])移动,其特征在于,缓冲器(10、30、40)包括可移动机构(14、14.1、34、44、44.1),所述可移动机构可以移动进入电梯轿厢(15、35、45)的通路(V↓[K])内,和可移动机构(14.1、34、44、44.1)可以移动进入配重的通路(V↓[G])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塞尔胡贝尔约翰内斯科赫尔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