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浩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体股癣的药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660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体股癣的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紫草茸12-16份;大枫子9-18份;天名精20-35份;蝉蜕10-20份;大黄8-16份;丹皮12-24份;八仙草10-16份;白僵蚕5-12份;(生)杏仁6-15份;枯矾5-12份;炉甘石6-15份;蜂房6-18份;云实蛀虫3-8份;乌梢蛇10-15份;白降丹8-12份;苦参9-18份;黄柏6-15份;鹤虱15-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中医中药治疗体股癣的原理,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体股癣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案申请,原申请号2014104684664,申请日2014.09.16,名称体股癣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股癣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体股癣是指股内侧、会阴、臀部感染真菌后引起的皮肤病。常发生在暴露部位,但可以蔓延至体表任何部位。股癣是腹股沟部位的体股癣菌感染,特别是大腿根内侧和皱褶部位,严重者常可累及到腹部和臀部。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最常见于热带地区。传染性非常的剧烈,治疗时应消灭传染因素、坚持正确使用股癣组合疗法等重要治疗,忌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的皮肤上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股癣则为体癣在外生殖器、肛门及股部的特殊型癣。癣菌病多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和生癣动物(狗、猫、兔等)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用具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手、足、甲癣)而发病。体癣好发于颜面、颈、腰、腹、躯干、四肢等处。原发皮疹为丘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中心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边缘微高出皮面,由丘疹或小水疱连接融合在一起而呈环状。部分患者在环状皮疹的中央又可发生新的皮疹,形成多环状或重叠的花环状。体癣的皮疹数目为一个或多个,直径大小不等。自觉瘙痒,剧烈搔抓可引起局部继发细菌感染或皮肤增厚粗糙。体癣: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致病菌和宿主的免疫应答,毛囊是感染的蓄积所,因此,毛囊丰富的部位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炎症反应,潜伏期一般1-3周。感染从侵入皮肤的部位离心性播散,中央消退,形成典型的大小不等的环状损害,也可为弓形、螺旋形等。皮损大多有鳞屑,若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鳞屑会减少或消失,自觉瘙痒和烧灼感。股癣:更多见于男性(阴囊可提供潮湿温暖的环境),常与足癣有关,其他易感因素包括肥胖和出汗过多。典型损害境界清楚,具有隆起的、红色的、附着鳞屑的活动性边缘,边缘可有脓疱或水疱。皮损起初为环形,可匍行性发展,可单侧或双侧发生。由于股部比较适合真菌生长,股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外,该部位皮肤薄嫩,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适于股部生长。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侵入皮肤后,还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包括孵育期、在抗感染过程中增大和退化期。孵育期在角质层生长,临床表现轻微。一旦感染建立,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生长速度和表皮更新速度对于损害的发展是两个关键性因素。在现有的中医药治疗体股癣的方法中,公开号CN102641375A(申请号201210041770.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头癣脚癣手癣甲癣体癣股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外用药剂。凤仙花全草10-50份、木槿皮10-50份、苦参10-50份、苍术10-50份、黄柏10-50份、胡黄连10-50份、土荆芥10-50份、青蒿10-40份、明矾10-60份、硼砂10-60份、蛇床子10-50份、白鲜皮10-50份、川椒10-40份、醋10-60份。公开号CN103386058A(申请号201310276400.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体股癣的药物以及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苦参10-20、地肤子20-60、凤仙花全草30-50份、木槿皮30-50份、苍术10-50份、黄柏10-50份、土荆芥10-50份、青蒿10-40份、明矾10-60份、硼砂10-60份、蛇床子10-50份、白鲜皮10-50份、川椒10-40份、青木香60-80、百部20-50、艾叶10-20、川椒5-10、黄连20-40、枯矾40-80、冰片12-14、醋10-60。公开号CN101766697A(申请号20101011598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真菌治疗体股癣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外用药剂每100ml的外用药剂中,所述有效成分主要由下列按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青蒿挥发油4-18g、羊角拗20-50g、大黄10-40g。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虽然在治疗体股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擦涂的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现有的很多治疗皮肤病的擦涂的药属于激素药,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大,不易久用,还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一些口服的药物却不能直达病灶,见效慢,对身体还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治疗体股癣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体股癣中药药浴,具有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的特点,对于体股癣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体股癣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体股癣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紫草茸12-16份;大枫子9-18份;天名精20-35份;蝉蜕10-20份;大黄8-16份;丹皮12-24份;八仙草10-16份;白僵蚕5-12份;(生)杏仁6-15份;枯矾5-12份;炉甘石6-15份;蜂房6-18份;云实蛀虫3-8份;乌梢蛇10-15份;白降丹8-12份;苦参9-18份;黄柏6-15份;鹤虱15-25份。体股癣中药药浴,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紫草茸13-15份;大枫子12-15份;天名精25-30份;蝉蜕12-18份;大黄10-14份;丹皮18-20份;八仙草12-14份;白僵蚕7-10份;(生)杏仁9-12份;枯矾7-10份;炉甘石9-12份;蜂房10-14份;云实蛀虫4-7份;乌梢蛇11-14份;白降丹9-11份;苦参12-15份;黄柏9-12份;鹤虱18-22份。体股癣中药药浴,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紫草茸14份;大枫子14份;天名精28份;蝉蜕16份;大黄12份;丹皮19份;八仙草13份;白僵蚕8份;(生)杏仁11份;枯矾8份;炉甘石10份;蜂房12份;云实蛀虫6份;乌梢蛇12份;白降丹10份;苦参14份;黄柏11份;鹤虱20份。上述体股癣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枯矾、炉甘石和白降丹共研成细粉,过120-160目筛;(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天名精、八仙草和鹤虱,用武火炒至酥脆、手捏即碎的程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打碎待用;(3)取大黄、丹皮、苦参和黄柏置于玻璃容器中,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4)将大枫子去壳取仁,连同(生)杏仁一起炒至表皮微微鼓起,去掉种皮,捣碎,连同步骤(2)-(3)所得物一起置于砂锅中,煎煮两次,每次20-40分钟,两次滤液合并,加入步骤(1)所得物;(5)将紫草茸、蝉蜕、蜂房、白僵蚕、云实蛀虫和乌梢蛇置于烘干机中烘干,粉碎,置于步骤(4)所得的滤液中,静置3-7小时,过滤,无菌封装。上述体股癣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1)过130-150目筛(优选地,过140目筛)。上述体股癣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用30o-50o的黄酒(优选地,用40o的黄酒)。上述体股癣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闷润4-6天(优选地,闷润5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治疗体股癣的药浴

【技术保护点】
体股癣中药药浴,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紫草茸13份;大枫子12份;天名精25份;蝉蜕12份;大黄10份;丹皮18份;八仙草12份;白僵蚕7份;(生)杏仁9份;枯矾7份;炉甘石9份;蜂房10份;云实蛀虫4份;乌梢蛇11份;白降丹9份;苦参12份;黄柏9份;鹤虱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体股癣中药药浴,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紫草茸13份;大枫子12份;天名精25份;蝉蜕12份;大黄10份;丹皮18份;八仙草12份;白僵蚕7份;(生)杏仁9份;枯矾7份;炉甘石9份;蜂房10份;云实蛀虫4份;乌梢蛇11份;白降丹9份;苦参12份;黄柏9份;鹤虱18份。
2.体股癣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将枯矾、炉甘石和白降丹共研成细粉,过130目筛;
(2)将灶心土置于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天名精、八仙草和鹤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