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阳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96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包括:发热主体结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设置在发热主体结构的后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隔离部,隔离部具有隔离腔,电机设置在隔离腔内以与发热主体结构隔离。通过将电机设置在隔离部的隔离腔内,以通过隔离罩将电机与发热主体结构的热源隔离,以有效降低电机的环境温度,避免电机过热,从而保证了电机的运行可靠性、优化了电机的运行性能、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小太阳电暖器摇头异常、噪音过大等故障机率,提高了小太阳电暖器的运行可靠性,并提高了整机热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暖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太阳电暖器
技术介绍
小太阳电暖器由于其结构限制,其内的电机通常临近热源。当电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运行时,会因其温度升高而导致电机性能大大降低,还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当发热主体结构摇头工作时,极易造成摇头异常、产生噪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太阳电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太阳电暖器的电机受热过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包括:发热主体结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设置在发热主体结构的后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隔离部,隔离部具有隔离腔,电机设置在隔离腔内以与发热主体结构隔离。进一步地,隔离部包括隔离罩,隔离罩具有隔离腔,隔离罩具有至少一个散热孔。进一步地,隔离罩包括:底壁;绕底壁的周向连续设置的侧壁,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进一步地,隔离罩的侧壁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散热区,每个散热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进一步地,隔尚部还包括隔热板,隔热板设置在发热主体结构与电机之间。进一步地,隔热板具有凹凸形散热结构或翅片式散热结构。进一步地,隔热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散热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散热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支撑板与散热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隔热板与发热主体结构连接后,散热板与发热主体结构之间形成散热空气层。进一步地,隔热板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凸耳,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凸耳。进一步地,电机组件还包括电机固定支架,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支架与发热主体结构固定,隔热板和/或电机固定支架位于隔离罩的隔离腔内。进一步地,电机固定支架作为隔离罩与发热主体结构的连接件,通过螺钉将电机固定支架与隔离罩固定,且隔离罩与发热主体结构卡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机设置在隔离部的隔离腔内,以通过隔离罩将电机与发热主体结构的热源隔离,以有效降低电机的环境温度,避免电机过热,从而保证了电机的运行可靠性、优化了电机的运行性能、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小太阳电暖器摇头异常、噪音过大等故障机率,提高了小太阳电暖器的运行可靠性,并提高了整机热转换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小太阳电暖器的爆炸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的隔离罩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的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发热主体结构;11、壳体;20、电机;30、隔离部;31、隔离腔;32、隔离罩;321、散热孔;322、底壁;323、侧壁;324、散热区;325、卡扣;33、隔热板;331、第一支撑板;332、散热板;333、第二支撑板;334、连接凸耳;335、避让结构;336、翻边;34、电机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太阳电暖器的电机受热过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如图1至图3所示,小太阳电暖器包括发热主体结构10和电机组件,电机组件设置在发热主体结构10的后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20和隔离部30,隔离部30具有隔离腔31,电机20设置在隔呙腔31内以与发热主体结构10隔呙。本技术中的隔离部30包括隔离罩32,隔离罩32具有隔离腔31,隔离罩32具有至少一个散热孔321。由于在隔离罩32上设置有散热孔321,从而有效防止隔离罩32内温度过高、避免因升温而影响电机的性能,以使内部的热空气会通过散热孔321而转移,保证电机20的工作可靠性。通过将电机20设置在隔离罩32的隔离腔31内,以通过隔离罩32将电机20与发热主体结构10的热源隔离,以有效降低电机20的环境温度,避免电机20过热,从而保证了电机20的运行可靠性、优化了电机20的运行性能、延长了电机20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小太阳电暖器摇头异常、噪音过大等故障机率,提高了小太阳电暖器的运行可靠性,并提高了整机热转换效率、降低热量损失。考虑到绝缘的问题,隔离罩32通常采用塑胶材料制造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当隔离罩32由塑胶材料制成时,散热孔321不宜过多,以避免导致隔离罩32表面缩水而影响外观。如图1和图2所示,隔离罩32包括底壁322和绕底壁322的周向连续设置的侧壁323,底壁322和/或侧壁323上设置有散热孔321。通过在隔离罩32的多处设置散热孔321,以提高隔离罩32的散热可靠性。当隔离罩32的侧壁323和底壁322处均设置有散热孔321时,会在隔离腔31内形成对流,以保证隔离腔31内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出去。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隔离罩32的侧壁32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散热区324,每个散热区324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321。通过划分散热区324,以使散热孔321有计划开在散热区324内,从而降低了隔离罩32表面缩水的可能性,提高了隔离罩32的使用可靠性。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区324,也容易形成对流,以提高隔离罩32的散热可靠性。具体而言,当小太阳电暖器处于使用状态时,两个散热区324分别位于隔离罩32的侧壁323的顶部的和底部,如图2所示。由于热量均通过隔离罩32的散热孔321散发到室内,从而提高了整机热转换效率。为了降低发热主体结构10侧向电机20侧的热辐射,隔离部30还包括隔热板33,隔热板33设置在发热主体结构10与电机20之间。由于设置有隔热板33,因而阻隔热源的热量传递到电机组件处,从而降低电机20周围的温度,以保证电机20的性能,进而延长电机20的使用寿命。优选地,隔热板33具有凹凸形散热结构或翅片式散热结构。通过增加隔热板33的散热表面积,从而提尚隔热板33的散热效率,以降低进入隔尚腔31内的热量,从而使隔热板33阻隔热源的热量向后传递到电机工作区,保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主体结构(10);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主体结构(10)的后部,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20)和隔离部(30),所述隔离部(30)具有隔离腔(31),所述电机(20)设置在所述隔离腔(31)内以与所述发热主体结构(10)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兵廖泓斌张毅韩雪东唐艳丽黄月林叶启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