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顿专利>正文

取纸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747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纸器结构,包括座体、带动件、被动件、推纸件、弹性组件和压盖;座体设有活动空间;带动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枢设在座体的活动空间内;被动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和带动件的第二端相互枢设;推纸件的一端与被动件的第二端相互枢设;弹性组件的一端组设在座体上,另一端组设在被动件上;压盖套设在带动件与被动件上。使用者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简便并快速地完成取纸动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纸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取纸较为简便的取纸器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在办公桌上放置的纸张均为重要文件,一旦办公人员遇突发事件(例如记录电话中的主要内容)需马上记录,需耗时寻找记录用的纸张,而这经常错失黄金时间,遗漏重要事项,因此,一般办公人员均准备有便条纸于办公桌上,以因应不便之需,但是在仓促拿取便条纸之间,由于纸与纸相接触面具有些许的附着力,因此,拿取时无法准确的拿取一张纸使它与纸堆分离,往往使便条纸散落于桌面上,造成工作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使使用者简便并快速地完成取纸动作的取纸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取纸器结构,包括座体、带动件、被动件、推纸件、弹性组件和压盖,其中座体设有活动空间;带动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枢设在座体的活动空间内;被动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和带动件的第二端相互枢设;推纸件的一端与被动件的第二端相互枢设;弹性组件的一端组设在座体上,另一端组设在被动件上;压盖套设在带动件与被动件上。使用者能通过本技术简便并快速地完成取纸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动作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动作后示意图。其中10为座体;11为长框边111;为枢孔;112为限位槽;113为条孔;12为短框边;121为勾肋;13为活动空间;20为带动件;21为第一端;211为凸柱;22为第二端;221为枢槽;30为被动件;31为第一端;311为凸柱;32为第二端;40为推纸件;41为推纸部;411为阻尼件;42为支臂43为连杆;50为弹性组件; 60为压盖;61为容置槽;62为抵片;63为凸块;70为纸盒;71为置放空间;72为斜面;73为出纸口;80为纸堆;81为第一纸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取纸器结构,主要由一座体10、一带动件20、一被动件30、一推纸件40、一弹性组件50及一压盖60共同组设于纸盒上,其中座体10主要由二长框边11与二短框边12所围成且形成有一活动空间13,在二长框边11设有相对应的枢孔111,邻近枢孔111处设有相对应的纵向限位槽112,又邻近限位槽112处设有相对应的横向条孔113,另外邻近枢孔111的短框边12设有一勾肋121;带动件20具有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在第二端22设有枢槽221,而在第一端21设有对应座体10枢孔111的凸柱211,凸柱211枢设座体10的枢孔111内,使带动件20得以在座体10的活动空间13内枢摆;被动件30具有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在第一端31设有对应带动件20枢槽221的凸柱311,凸柱311枢设在带动件20的枢槽221,而第二端32对应座体10的条孔113,且在座体10的活动空间13内产生横向位移;推纸件40由推纸部41两端对称设有二支臂42所构成,在推纸部41的端面设有一阻尼件411,作为推动纸张之用,而二支臂42对应座体10的条孔113,且藉由一连杆43穿设二支臂42、座体10的条孔113与被动件30的第二端32,据此推纸件40与被动件20呈枢设状态,且随被动件20位移而动作;弹性组件50为拉力弹簧,其一端勾设在座体10的勾肋121,而另一端系勾设在连杆43,使被动件30动作后藉由拉力弹簧的回复力而自动复位;压盖60具有一容置槽61,在容置槽61的槽底设有一抵片62,而在压盖60的外侧设有对应座体10限位槽112的凸块63,压盖60藉由容置槽61而套设在带动件20与被动件30上,且抵片62抵止在带动件20近中央处,而二凸块63可活动的位于限位槽112,防止压盖60脱离座体10,据此,压盖60使带动件20、被动件30及推纸件40产生连动状态。上述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位置。下面结合图4-5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方式与功效。如图4-5所示,本技术的座体10锁设在纸盒70上,纸盒70具有一置放空间71,在置放空间71内放置有纸堆80。另外,在置放空间71内具有一导引斜面72,而对应导引斜面72的最高端具有一出纸口73。本技术的取纸器锁设于纸盒70后,推纸件40具有适当的重量,而其上的阻尼件411与纸堆80的第一纸张81接触;进行取纸动作时,使用者只需按压压盖60,由于压盖60的凸块63可活动地位于座体10的纵向限位槽112,因此,压盖60受限于限位槽112而仅能作纵向运动,此时,压盖60向下动作且其抵片62抵止于带动件20,使带动件20产生枢摆动作,而带动件20枢接有被动件30,故被动件30随之产生连动,且被动件30第二端32随着座体10的横向条孔113产生横向位移(即朝纸盒70的出纸口73方向位移),而与被动件30相互枢接的推纸件40即可产生位移动作,推纸件40的推纸部41藉由阻尼件411而推动纸堆80的第一纸张81,第一纸张81则随着纸盒70的导引斜面72露出于出纸口73,使用者即可轻易拿取第一纸张81使用。另外,使用者按压压盖60后,带动件20与被动件30产生相对位移,而拉力弹簧50即产生拉伸状态,且同时产生适当的回复力,当压盖60不再受压时,藉由弹性组件50的回复力使压盖60、带动件20、被动件30及推纸件40恢复至原位,而等待下一次的动作。据此使用者得以简便并快速的完成取纸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取纸器结构,包括座体(10)、带动件(20)、被动件(30)、推纸件(40)、弹性组件(50)和压盖(60),其特征在于座体(10)设有活动空间(13);带动件(20)具有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第一端(21)枢设在座体的活动空间(13)内;被动件(30)具有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第一端(31)和带动件的第二端(32)相互枢设;推纸件(40)的一端与被动件(30)的第二端(32)相互枢设;弹性组件(50)的一端组设在座体(10)上,另一端组设在被动件(30)上;压盖(60)套设在带动件(20)与被动件(3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纸器,其特征在于座体(10)主要由二长框边(11)与二短框边(12)所围成,在长框边(11)上设有相对应的枢孔(111),而带动件(20)的第一端(21)设有对应座体枢孔(111)的凸柱(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纸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座体二长框边(11)设有相对应的条孔(1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纸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推纸件(40)由推纸部(41)两端对称设有二支臂(42)所构成,二支臂(42)对应座体的条孔(113)并藉由连杆(43)与被动件第二端(32)相互枢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纸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座体(10)的一短框边(12)设有勾肋(121),弹性组件(50)一端勾设于勾肋(121),另一端系勾设于连杆(43)。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取纸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50)为拉力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纸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推纸件(40)的推止部(41)上设有阻尼件(4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纸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盖(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纸器结构,包括座体(10)、带动件(20)、被动件(30)、推纸件(40)、弹性组件(50)和压盖(60),其特征在于:座体(10)设有活动空间(13);带动件(20)具有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第一端(21)枢设在座体的活动空间(13)内;被动件(30)具有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第一端(31)和带动件的第二端(32)相互枢设;推纸件(40)的一端与被动件(30)的第二端(32)相互枢设;弹性组件(50)的一端组设在座体(10)上,另一端组设在被动件(30)上;压盖(60)套设在带动件(20)与被动件(30)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顿
申请(专利权)人:赖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