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31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2:27
一种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用于连接梁内钢筋与薄墙内的锚固筋,所述连接件成管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供所述钢筋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供所述锚固筋穿设并固定。通过连接件将钢筋和锚固筋相连并固定,可以增强该连接处的锚固力,防止拉脱破坏,且钢筋的末端安装于螺纹孔中,不需要焊接,操作施工方便,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框架-剪力墙的连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中,由于建筑空间形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体系是经常使用的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形式中,框架梁的一端垂直于剪力墙的平面并支承于墙上形成梁-墙平面外连接节点。而梁-墙平面外连接节点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平面外弯矩大的问题,由于剪力墙是平面构件,在结构设计时,通常利用剪力墙平面内刚度大的特点作为高层建筑主要抗侧构件,但其厚度通常不大、平面外刚度较小,怎样才能使剪力墙能有效承受梁传来的平面外弯矩是目前工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二是锚固长度不够,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纵筋90°弯折锚固时其锚固段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0.41ab(抗震时为0.41aJ。当框架梁内钢筋直径较大,或墙厚较小时,通常会遇到锚固段水平投影长度不满足规范规定的情况,导致拉脱式破坏的发生。在目前的现浇施工中,可以采取增加梁头或者焊接锚固板等加固措施来满足要求,但是增加梁头,常见的情况是框架梁与核心筒连接,核心筒内通常用作电梯井,不允许设置梁头,因此该措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有研究证明在钢筋末端采取锚固板措施必须要双锚头措施才能解决锚固段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0.41ab的问题,这样则会为施工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墙较薄时更是如此。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连接结构以加强连接位置的锚固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连接件连接钢筋和锚固筋,加强连接处的锚固力,在锚固力足够的同时还能满足抗震要求的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用于连接梁内钢筋与薄墙内的锚固筋,所述连接件成管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供所述钢筋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供所述锚固筋穿设并固定。进一步,所述螺纹孔的深度大于所述钢筋的直径。进一步,所述钢筋的端部设有螺纹进入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定。进一步,所述连接件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通孔垂直且相交,所述螺纹孔形成于所述中心孔的末端。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管壁厚度为所述钢筋直径的1/2。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所述锚固筋的直径。进一步,所述锚固筋通过绑丝绑扎固定于所述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连接件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供钢筋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供锚固筋穿设并固定,通过连接件将钢筋和锚固筋相连并固定,可以增强该连接处的锚固力,防止拉脱破坏,且钢筋的末端安装于螺纹孔中,不需要焊接,操作施工方便,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连接梁、薄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中连接件的剖视图;图中,1一薄墙、2—连接件、21—中心孔、22—螺纹孔、23—通孔、3—锚固筋、4一梁、5—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纵……)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2用于框架-剪力墙技术的梁-薄墙中,尤其是用于连接梁4内钢筋5和薄墙1内锚固筋3。薄墙1内设有纵向的锚固筋3,使梁4在薄墙1内的锚固力足够。连接件2成管状,连接件2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22供钢筋5连接,连接件2的另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23供锚固筋3穿设并固定。连接件2在薄墙1内横向设置,连接件2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21,开设完中心孔21后的连接件2管壁厚度为钢筋5直径的1/2。中心孔21的一端形成螺纹孔22,供钢筋5的末端插入并固定,钢筋5伸入薄墙1内的一端设有螺纹,当需要将钢筋5连接于连接件2时,只需转动钢筋5使其上的螺纹旋入螺纹孔22中,与螺纹孔22配合固定即可,操作施工简便,不需要占用太大的空间,有效解决其他锚固措施施工困难的问题,且通过连接件2连接钢筋5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焊接锚板的方式,不需要焊接,从而节省了成本。优选的,螺纹孔22的深度大于钢筋5的直径,即钢筋5进入连接件2内的深度大于钢筋5的直径,保证钢筋5与连接件2之间的稳固连接,避免拉脱。连接件2的另一端沿其纵向开设有通孔23,通孔23与中心孔21相互垂直且相交,通孔23的直径等于或者稍大于锚固筋3的直径,便于锚固筋3穿过。锚固筋3与通孔23之间通过绑丝绑扎固定。锚固筋3能够替代锚板的作用,有效解决锚固长度不足的问题,且直接穿过通孔23即可,不需要焊接,操作简便。这种锚固技术不依赖于本身钢筋的变形与它本身的材料来连接钢筋5,而是用连接件2来连接钢筋5与锚固筋3,避免钢筋5在弯折处同材料焊接或铆接时的锚固力不足,导致拉脱破坏的问题发生。采用连接件2来连接钢筋5末端与锚固筋3,能够承担所规定的锚固力,现场操作也相对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其他锚固措施工困难的问题。在合理构造的前提下,使整个连接节点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性和延性,以及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的抗震性能。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用于连接梁内钢筋与薄墙内的锚固筋,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连接件成管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供所述钢筋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供所述锚固筋穿设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的深度大于所述钢筋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的端部设有螺纹进入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通孔垂直且相交,所述螺纹孔形成于所述中心孔的末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管壁厚度为所述钢筋直径的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所述锚固筋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筋通过绑丝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加强梁‑薄墙平面外连接的连接件,用于连接梁内钢筋与薄墙内的锚固筋,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连接件成管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供所述钢筋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供所述锚固筋穿设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宏沙连凯赵唯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