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曲的护角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226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弯曲的护角条,包括一呈“L”形的护角条本体,所述护角条本体由两个长侧边相交且相互垂直的翼板一体连接而成,在所述翼板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边,两个所述翼板的外侧面上垂直于翼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与翼板宽度相同的凹槽,两个所述翼板上的多个凹槽一一对应且相对应地两个凹槽相交于所述弯折边,两个所述翼板远离弯折边的侧边边缘处设有多个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护角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方向垂直于护角条长度方向的凹槽以及在护角条本体的内侧设置护角网,使得护角条与墙面的接触更加的紧密,减小了护角条弯折后的内应力,使得护角条更易弯折,不易脱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材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弯曲的护角条
技术介绍
在房屋装修后,一些棱角边常常出现崩裂、被碰撞出缺口这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房屋装修的阳角(即墙面相交处凸出来的角,一般为90° )和阴角(即墙面相交处凹进去的角,一般为90° )处常常使用护角条来对其进行保护,一来方便了装修的施工,二来也使得墙体的转角处更加平滑,由于金属材料制成的护角条在水泥灰浆(为促进无水石膏灰浆的硬化,常混入弱酸性的明矾)中酸性物质或空隙中氧气的作用下容易被腐蚀,对墙体产生污损,因此,现在的护角条多由PVC材料制成,为了使得护角条能够够更好地粘附于墙体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专利号为CN2046454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护角条,通过增加加强筋来增加护角条的强度,专利号为CN2026725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护角条,通过在护角条的内侧增加一层粘胶层来使得护角条能够更稳定地贴合在墙体上,以上两种护角条均不能适应弧形的墙面,因为护角条一旦弯折,其与墙面的接触面积势必会减少,也就不易粘附于墙体上,其次,由于护角条在弯折时发生形变储存了弹性势能,后期极易产生拱起涨裂墙角,不利于装修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耐弯曲的护角条,具体方案如下:—种耐弯曲的护角条,包括一呈“L”形的护角条本体,所述护角条本体由两个长侧边相交且相互垂直的翼板一体连接而成,在所述翼板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边,两个所述翼板的外侧面上垂直于翼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与翼板宽度相同的凹槽,两个所述翼板上的多个凹槽一一对应且相对应地两个凹槽相交于所述弯折边,两个所述翼板远离弯折边的侧边边缘处设有多个开口。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包括多个垂直于翼板长度方向并沿翼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条形通孔以及多个均匀分布与翼板上的圆形通孔。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条形通孔与圆形通孔的内侧面由翼板与墙体接触的一面向远离墙体的一面倾斜,所述条形通孔与圆形通孔位于翼板与墙体接触一面的开口面积小于翼板远离墙体一面的开口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进一步的,所述护角条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护角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护角条时,若遇到墙面具有弧度,由于护角条上翼板的外侧壁上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凹槽,使得翼板更加容易弯折而弯折后不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势能,也就避免了后期护角条恢复形变时涨裂墙角或使墙角出现凹痕,也使得护角条本体能够更紧密地与墙面贴合,为了增大护角条与墙面的接触面积、防止护角条脱落,在护角条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护角网,在翼板上设有通孔,为了使得翼板更加容易弯折或弯折后弹性势能更小,通孔形状为长条形或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护角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方向垂直于护角条长度方向的凹槽以及在护角条本体的内侧设置护角网,使得护角条与墙面的接触更加的紧密,减小了护角条弯折后的内应力,使得护角条更易弯折,不易脱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护角网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完后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志:1、护角条本体,2、翼板,3、弯折边,4、凹槽,5、开口,6、护角网,7、通孔,8、条形通孔,9、圆形通孔,10、灰楽,11、墙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耐弯曲的护角条,包括一呈“L”形的护角条本体1,护角条本体1由两个长侧边相交且相互垂直的翼板2 —体连接而成,在翼板2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边3,两个翼板2的外侧面上垂直于翼板2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与翼板2宽度相同的凹槽4,相邻两个凹槽4相交于弯折边3,多个翼板2远离弯折边3的侧边边缘处设有开口 5,翼板2上设有多个通孔7,多个通孔7包括多个垂直于翼板2长度方向并沿翼板2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条形通孔87以及多个均匀分布与翼板2上的圆形通孔97。如图1所示,圆形通孔97与条形通孔87位于相邻的两条凹槽4之间,圆形通孔97位于条形通孔87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凹槽4之间的圆形通孔97数量为2个,条形通孔87数量为1个,当然,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有多个、形状不定的通孔7,开口 5位于凹槽4远离弯折线的一端,使用时可以减少翼片外侧边的机械形变量,从而减少翼片的回复力。由于护角条大多通过灰浆10粘附在墙体11上,为了使得护角条本体1能够更加紧密地粘附在墙体11上,如图4所示,多个条形通孔87与圆形通孔97的内侧面由翼板2与墙体11接触的一面向远离墙体11的一面倾斜,条形通孔87与圆形通孔97位于翼板2与墙体11接触一面的开口面积小于翼板2远离墙体11 一面的开口面积,如此设置便使得护角条如同被钉在墙体11上一样不易脱落。对于凹槽4的形状,为了使得凹槽4具有更好的弯折性,凹槽4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凹槽4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优化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增加护角条与墙体11的粘附力度,在护角条本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护角网6,制作护角网6的材料可以为石棉纤维,也可以为PVC材料,为了方便观察,图中只标出了一块翼板2固定连接有护角网6。由于PVC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抗老化的特点,上述实施例中的护角条材料优选的均由PVC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本技术护角条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清理好墙体11,铲除突起,补平缺陷,用混合灰浆10抹平墙角和墙体11,然后用护角条紧贴墙体11,用力按下去,灰浆10要从通孔7里溢出来,然后抹平抹直,如果发生松动则用钉子或者嵌缝膏固定,待其干一点后再刷灰浆10抹平,刷腻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耐弯曲的护角条,包括一呈“L”形的护角条本体,所述护角条本体由两个长侧边相交且相互垂直的翼板一体连接而成,在所述翼板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边,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翼板的外侧面上垂直于翼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与翼板宽度相同的凹槽,两个所述翼板上的多个凹槽一一对应且相对应地两个凹槽相交于所述弯折边,两个所述翼板远离弯折边的侧边边缘处设有多个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弯曲的护角条,其特征是:所述翼板上设有多个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弯曲的护角条,其特征是:多个所述通孔包括多个垂直于翼板长度方向并沿翼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条形通孔以及多个均匀分布与翼板上的圆形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弯曲的护角条,其特征是:多个所述条形通孔与圆形通孔的内侧面由翼板与墙体接触的一面向远离墙体的一面倾斜,所述条形通孔与圆形通孔位于翼板与墙体接触一面的开口面积小于翼板远离墙体一面的开口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弯曲的护角条,其特征是:所述凹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弯曲的护角条,其特征是:所述护角条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护角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弯曲的护角条,包括一呈“L”形的护角条本体,所述护角条本体由两个长侧边相交且相互垂直的翼板一体连接而成,在所述翼板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边,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翼板的外侧面上垂直于翼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与翼板宽度相同的凹槽,两个所述翼板上的多个凹槽一一对应且相对应地两个凹槽相交于所述弯折边,两个所述翼板远离弯折边的侧边边缘处设有多个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熔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