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321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式缆盘,心轴两端与护缆盘连接,与心轴平行连接的有折叠卷筒,折叠卷筒由铰接组件及槽板组成折叠杆,折叠杆两端的铰接组件搭接在与护缆盘同固定一体的角铁上,折叠杆的中部是一个对接铰组件,护缆盘的外缘上设有角铁,心轴可以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缆盘可以压缩到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具有多次重复利用、减少运输费用、回收率高、节约原材料的特点。广泛适应电缆厂、钢丝绳厂等单位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缆绳用的盘,特别是一种可以折叠的缆盘。国内目前使用包装电缆,钢丝绳,漆包线等用的包装缆盘都用的是钢性一体结构,不能拆卸或折叠,这样给回收缆盘带来运输上的不便,占用的空间大,缆盘容易破损,回收回厂后还需再修补,从而加大了再利用成本高的缺点,而且回收率低和浪费材料。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折叠结构、方便运输,回收空间占用少的折叠式缆盘。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心轴两端与护缆盘连接,本技术改进之处在于与心轴平行连接的还有折叠卷筒,其折叠卷筒是由6~18组折叠杆组成,而每组折叠杆又是由铰接组件和槽板组成,槽板的两端与铰接组件连接,槽板中部焊接铰接组件,端部铰接组件的上部与槽板连接,下部与角铁搭。角铁与护缆园盘连接,护缆园盘的外缘上设有角铁,心轴上还设有挡圈。常用的折叠卷筒一般用12~16组折叠杆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心轴可拆卸,缆盘可压缩到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具有多次重复利用、减少运输费用、维修量少、回收率高、可以节约大量木材或钢材的特点,适应电缆厂,钢丝绳厂、漆包线厂等单位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折叠杆端头铰接组件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的折叠杆中部铰接组件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的心轴结构示意图。附图是本技术钢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心轴10的两端与护缆园盘1连接,与心轴10平行连接的还有折叠式卷筒2,其折叠筒卷筒2是用12组折叠杆组成,而每组折叠杆又是由铰接组件6、7和槽板3组成,槽板3的两端与铰接组件7连接,铰接组件7的上部与槽板3焊接,下部与角铁4搭接,槽板3的中部焊接铰接组件6,角铁4与护缆园盘1连接为一体,心轴10上焊接有两个对应的挡圈9,护缆园盘1穿过心轴10至挡圈9的外侧,用螺栓8,螺母11将护缆园盘1固定。在护缆园盘1的外缘上焊接有角铁5,以保护护缆园盘不损坏和增加其强度。图2、图3为园柱形合页6、7,当护缆园盘1向内压缩时,折叠杆径向往外伸长,即构成第三个园盘。图4是一个可以拆卸的空心心轴,在心轴10上对应焊接有两个挡圈9,用螺栓8及螺母11将护缆园盘1固定于挡圈9的外侧。当电缆或钢丝绳用完以后,可将心轴10卸掉,用力压缩护缆园盘1,此时,折叠卷筒2径向往外伸,形成三层园盘,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重复使用时,拉伸护缆园盘1,折叠卷筒2拉直,再将心轴10用螺栓固定即可缠绕电缆或钢丝绳。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缆盘,包括护缆园盘(1)、心轴(10),其特征在于心轴(10)的两端与护缆园盘(1)连接,与心轴(10)平行连接的还有折叠卷筒(2),其折叠卷筒(2)是由6~18组折叠杆组成,而每组折叠杆又是由铰接组件(6、7)和槽板(3)组成,槽板(3)的两端与铰接组件(7)连接,中部焊接铰接组件(6),铰接组件(7)的上部与槽板(3)连接,下部与角铁(4)搭接,角铁(4)与护缆园盘(1)连接,护缆园盘(1)的外缘上设有角铁(5),心轴(10)上设挡圈(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缆盘,其特征在于折叠卷筒是由12~16组折叠杆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折叠式缆盘,心轴两端与护缆盘连接,与心轴平行连接的有折叠卷筒,折叠卷筒由铰接组件及槽板组成折叠杆,折叠杆两端的铰接组件搭接在与护缆盘同固定一体的角铁上,折叠杆的中部是一个对接铰组件,护缆盘的外缘上设有角铁,心轴可以拆卸。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缆盘可以压缩到原来体积的四分之一,具有多次重复利用、减少运输费用、回收率高、节约原材料的特点。广泛适应电缆厂、钢丝绳厂等单位使用。文档编号B65H75/02GK2260078SQ96235679公开日1997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郭兴无, 宋玉梅 申请人:西安铁路分局西安装卸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缆盘,包括护缆园盘(1)、心轴(10),其特征在于心轴(10)的两端与护缆园盘(1)连接,与心轴(10)平行连接的还有折叠卷筒(2),其折叠卷筒(2)是由6~18组折叠杆组成,而每组折叠杆又是由铰接组件(6、7)和槽板(3)组成,槽板(3)的两端与铰接组件(7)连接,中部焊接铰接组件(6),铰接组件(7)的上部与槽板(3)连接,下部与角铁(4)搭接,角铁(4)与护缆园盘(1)连接,护缆园盘(1)的外缘上设有角铁(5),心轴(10)上设挡圈(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无宋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铁路分局西安装卸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