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修正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36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兼具转印式修正带及橡皮擦的两用修正带,其包括:前盖,该前盖可卡合于本体部的前端而形成包覆以保护修正带的转印头;本体部,其内可收纳替换式的修正带组件,且其后侧可供橡皮擦座形成卡合固定;修正带组件,其可收纳于本体部内,当从后方侧将修正带组件压入本体部时,修正带组件滑入本体部内直到转印头从本体部的前端开口突出为止;橡皮擦座,其一端形成有一对朝前方延伸的卡合臂,其另一端可卡合支承橡皮擦,而形成有所述一对卡合臂的那一侧,是从后方侧卡合固定于所述本体部的后端;橡皮擦,其卡合固定于所述橡皮擦座,且使用者可视需要自行替换;及后盖,其可卡合于所述橡皮擦座的后端而形成包覆以保护橡皮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修正带,具体说,是一种兼具修正带及橡皮擦用途的两 用修正带。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对于书写用具的选择,己从传统的毛笔、铅笔之类的 传统笔具,增加为原子笔、钢珠笔、钢笔等的各种笔具。随着人们对于书写笔具的 使用习惯的改变,业界也发展出各种可应用于新式笔具的修正装置,譬如修正液或 者修正带。虽然现今的零售巿场上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新式笔具,却仍然无法取代传统上 所惯用的铅笔,于是许多必须使用各式书写笔具的人们不得不准备各种的修正装置 以配合不同的用途。由于上述的缘故,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譬如携带时必须备齐橡皮擦、 及修正带或修正液的不便利性;或由于橡皮擦的体积较小而容易遗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实际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 且可通过替换修正带或橡皮擦而重复使用的两用修正带。通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 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包含前盖,该前盖可卡合于本体部的前端而形成包覆以保 护修正带的转印头;本体部,该本体部内可收纳替换式的修正带组件,且其后侧可 供橡皮擦座形成卡合固定;修正带组件,该修正带组件可收纳于本体部内,当从后 方侧将修正带组件压入本体部时,修正带组件滑入本体部内直到转印头从本体部的 前端开口突出为止;橡皮擦座,该橡皮擦座的其中一端形成有一对朝前方延伸的卡 合臂,另一端可卡合支承橡皮擦,而形成有所述一对卡合臂的那一侧,是从后方侧 卡合固定于所述本体部的后端;橡皮擦,该橡皮擦是卡合固定于所述橡皮擦座,且使用者可视需要自行替换;及后盖,该后盖可卡合于所述橡皮擦座的后端而形成包 覆以保护橡皮擦。本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其中分别在本体部内的上下两侧,形成有从后 端开口侧朝前端渐縮的一对导轨,当所述修正带组件进入本体部的内部时,所述的 一对导轨可导引所述修正带组件的导引部并形成定位。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其中所述的导引部呈n字型,且分别形成于修正 带组件的表面的上下两侧,当该修正带组件进入所述本体部内之际,所述的n字型 导引部是沿着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导轨而朝前方滑动并形成定位。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其中分别在本体部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一对从本 体部后方朝前方延伸的导槽,并分别在该一对导槽的前方各自形成一个梯形的卡合 孔。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其中所述橡皮擦座的一对卡合臂,是朝延伸的方 向而略呈渐开状,并分别于该一对卡合臂的前端形成朝外侧突出的突起部,当将该 橡皮擦座卡合固定于所述本体部时,所述一对卡合臂沿着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导槽滑 动,并使形成于所述一对卡合臂前端的突起部分别卡合于所述本体部的梯形卡合孔 内而形成固定。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其中在所述修正带组件的上下表面的其中一个表 面,分别于左右两边缘形成向内凹陷的圆弧部,当修正带过于松弛或紧绷时,可从 本体部取出修正带组件,并直接以手转动从所述圆弧部露出的齿轮而将修正带调整 成适当的松紧度。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其中所述的转印头可于将修正带转印于被转印物 的表面时,配合两用修正带与被转印物表面之间的角度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左右转动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其中所述的转印头可于将修正带转印于被转印物 的表面时,配合两用修正带与被转印物表面之间的角度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左右转动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解决实际使用中所存在的必须 准备各种修正用具来对应各种书写笔具、或橡皮擦意外遗失等的不便利性;使用者 可轻易地执行修正带组件或橡皮擦的更换而延长两用修正带的使用寿命,这样也可充分符合现今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此外,由于在修正带组件的其中一个表面的左右边缘形成内凹的圆弧部,因 此当修正带出现过于松弛或者紧绷的状态时,可通过直接转动从所述圆弧部露出的 齿轮来调整修正带的松紧度,这样,可避免因修正带过于松弛而导致修正带无法有 效地转印于被转印物的情形产生,大幅降低因所述问题所衍生的修正带的耗损量。再者,由于其中的转印头可配合被转印物的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左右转动, 故可更确实且更服贴地将修正带转印于被转印物的表面,如此一来,可解决传统修 正带中无法确实地贴合被转印物的表面,以致被转印的修正带产生皱折或翘曲的既 有问题,而具有美观性良好的转印效果。附图说明为能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配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显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型态的两用修正带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所述实施型态的本体部的说明图。 图3是所述实施型态的橡皮擦座的说明图。 图4是所述实施型态的修正带组件的说明图。 图5是所述实施型态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配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作更进一步的 说明。图1是显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型态的两用修正带的立体分解图。本 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包括前盖l、本体部2、转印头、3修正带组件4、橡皮擦 座5、为橡皮擦6、后盖7。此外,在本体部2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轨8 、8 (请参考图2),而于修正带组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n字型导引部9、 9 (请 参考图l)。由于所述的导轨8、 8及导引部9、 9均采用对称的方式配置,因此在 以下的说明中,仅针对其中一侧的导轨8及导引部9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包含一修正带组件4,其从本体部2之后侧压入,直到修正带组件4前端的转印头3从本体部2的前端开口 16突出为 止。在修正带组件4已收纳于本体部2内的状态下,橡皮擦座5从本体部2的后侧开口插入,此时,橡皮擦座5的所述一对卡合臂12、及形成于修正带组件4表面 的一对n字型导引部9,将分别沿着形成于本体部2内壁表面的一对导轨8、及形 成于本体部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导槽IO滑动,当所述n字型导引部9的前缘 抵接于本体部2的内侧壁时,形成于所述卡合臂12前缘的突起部13将卡合入形成 于所述导槽IO前方的卡合孔11内,如此一来,不仅可使橡皮擦座5卡合固定于本 体部2,更可确实地将修正带组件4收纳定位于本体部2的内部。当欲更换修正带组件4时,先从两侧按压所述的卡内臂12,使形成于卡合臂 12前端的突起部13向内部縮回而解除与所述卡合孔11之间的卡合关系后取下橡 皮擦座5,再利用单手握持住本体部2,并以另一手按压转印头3、或者将转印头3 按压于桌面等的表面,而将修正带组件4从本体部2押出,便可更换新的修正带组 件4。接着,如图1所示,橡皮擦6是从橡皮擦座5的后侧,也就是指形成所述卡 合臂12的相反侧嵌入橡皮擦座5而形成固定。当欲更换橡皮擦6时,只需直接将 橡皮擦6从橡皮擦座5卸下即可轻易地完成更换的动作。此外,倘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修正带过于松弛时,可从本体部2将修正带 组件4取出,并直接转动从修正带组件4的圆弧部14、 14露出的齿轮15,而将修 正带调整成适当的松紧度。由以上的说明可得知,根据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的所述构成方式,当修 正带组件4或橡皮擦6用完时,使用者可轻易地自行更换修正带组件4或橡皮擦6 ,而重复使用本技术的两用修正带,如此一来,不仅可达成使用上的便利性, 更可兼顾环境保护的作用。以上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 于上述说明,只要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修正带,其具有转印式修正带及橡皮擦两种用途并包含:    前盖,该前盖可卡合于本体部的前端而形成包覆以保护修正带的转印头;    本体部,该本体部内可收纳替换式的修正带组件,且其后侧可供橡皮擦座形成卡合固定;    修正带组件,该修正带组件可收纳于本体部内,当从后方侧将修正带组件压入本体部时,修正带组件滑入本体部内直到转印头从本体部的前端开口突出为止;    橡皮擦座,该橡皮擦座的其中一端形成有一对朝前方延伸的卡合臂,另一端可卡合支承橡皮擦,而形成所述一对卡合臂的那一侧,是从后方侧卡合固定于所述本体部的后端;    橡皮擦,该橡皮擦卡合固定于所述橡皮擦座,且可被拆卸替换;及    后盖,该后盖可卡合于所述橡皮擦座的后端而形成包覆以保护橡皮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阪本誓史
申请(专利权)人:飞龙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