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71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05:02
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包括内环、外环转轴、外环,内环为一封闭的环形,所述外环由两个相对转动的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为左外环和右外环,左外环和右外环闭合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左外环和右外环的下端通过外环转轴转动连接,还包括保护盖和螺栓,左外环和右外环均包括一体连接的环向设置的刀口部分和外圈,外圈位于刀口部分的外侧,左外环和右外环的外圈分别为左外圈和右外圈,左外圈和右外圈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左凸出部或右凸出部上横向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医疗上阴茎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手术使用,克服了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的不足,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包括内环、外环转轴、外环,内环为一封闭的环形,所述外环由两个相对转动的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为左外环和右外环,左外环和右外环闭合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左外环和右外环的下端通过外环转轴转动连接,还包括保护盖和螺栓,左外环和右外环均包括一体连接的环向设置的刀口部分和外圈,外圈位于刀口部分的外侧,左外环和右外环的外圈分别为左外圈和右外圈,左外圈和右外圈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左凸出部或右凸出部上横向设有通孔,本技术在医疗上阴茎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手术使用,克服了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的不足,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操作方便。【专利说明】一次性包皮环切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皮环切装置。
技术介绍
包皮环切是常见手术,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费时费力、手术伤口大、疼痛感强烈、出血较多、术后有疤痕甚至硬结、术后还需要拆线、换药浸泡、术后恢复时间很长,现在通常使用包皮环切器代替传统常规手术方法。但目前已有的包皮环切器在手术后容易被患者打开,导致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包皮环切器,结构简单并可以防止患者自行打开。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包括内环、外环转轴、外环,内环为一封闭的环形,所述外环由两个相对转动的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为左外环和右外环,左外环和右外环闭合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左外环和右外环的下端通过外环转轴转动连接,还包括保护盖和螺栓,左外环和右外环均包括一体连接的环向设置的刀口部分和外圈,外圈位于刀口部分的外侧,左外环和右外环的外圈分别为左外圈和右外圈,左外圈和右外圈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左凸出部或右凸出部上横向设有通孔,对应的右凸出部或左凸出部上横向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保护盖的内部中空,保护盖的下部设有开口,在左外环和右外环的上端连接后,所述保护盖套在螺栓、左凸出部以及右凸出部上;保护盖的内部形状与螺栓、左凸出部以及右凸出部连接后的形状相适配;保护盖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左外圈和右外圈的上端对应设有定位孔和定位凸起,在左外环和右外环闭合时,定位凸起卡扣在定位孔内。 左外圈和右外圈的下端对应设有定位孔和定位凸起,在左外环和右外环闭合时,定位凸起卡扣在定位孔内。 左外环和右外环的刀口部分组合后的圆的直径与内环外侧直径大小相适配。 在左外环和右外环上对应设有左刀口部分和右刀口部分,左刀口部分和右刀口部分的上端和\或下端的内侧对应设有互锁的阴阳锁结构,阴阳锁结构包括左刀口部分和右刀口部分沿环向伸出的环向伸出部分,两个环向伸出部分互相嵌合,两个环向伸出部分叠加后的截面形状与刀口部分的截面形状相同。 保护盖的两端为圆筒形,保护盖中间位置的下半部分为向下开口的方筒形。 保护盖为中空的圆筒状或者方筒状。 本技术在医疗上阴茎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手术使用,克服了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的不足,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操作方便,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不仅手术时间短,不开刀、不出血、不需缝合和包扎,微创、安全无痛苦,而且术后无疤痕、自然美观,出血量少。还有就是该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术后恢复快,四季皆可手术,以预防其他疾病。它运用现代医学技术,融整形、美容于一体,增进生殖器功能健康的新的物理疗法。它适用于阴茎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根据人体生理、组织特点设计,通过外环与内环的紧密配合阻断多余包皮的血液循环,使内外板皮肤相连接,让其萎缩坏死的包皮自然脱落,重建循环系统,形成边缘整齐的愈合,从而达到切除包皮过长的手术目的。 它主要由外环、内环、螺栓、保护盖构成,内环和外环采用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利用内环和外环密闭后阻断多余包皮的血液循环,促使切除的包皮形成缺血性坏死、自然脱落,使环切器端内侧形成边缘整齐的愈合,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包皮切割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保护套的设计既能有效防止螺栓与皮肤的摩擦,又能防止未成年患者戴环期间私自拆卸螺栓。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产品结构简单,采用独特保护盖设计,手术便利,微创、安全无痛苦,不影响正常生活,术后外观美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整体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外环与内环接触后紧配合); 图3是图1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保护套拆开时); 图4是一次性包皮环切器拆解状态下的构造原理图; 图5是图4中的保护盖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内环1、外环转轴2、外环、保护盖5、螺栓6,螺栓6的位置与外环转轴2的位置相对,分别位于外环的上下两端。 如图4所示,外环包括两个相对转动的半圆环:左外环3和右外环4,左外环3和右外环4扣合后可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左外环3和右外环4关于中心线对称,左外环3和右外环4的下端通过外环转轴2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内环I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外环靠内侧的截面形状为锥形,称之为刀口部分,刀口部分的最内侧设有一段弧形。外环靠外侧的部分称之为外圈,外圈的截面形状为环形。刀口部分和外圈为一体结构,在左外环3和右外环4上对应设有左刀口部分3-1和右刀口部分4-1,外圈按左右分别为左外圈3-2和右外圈4-2。 左外环3和右外环4内侧的刀口部分组合后的圆的直径与内环I外侧的圆直径大小相适配,通常情况为组合后的圆的直径略小于内环I外侧直径,这样可以更好地夹紧内环I。 如图3、4所示,左外圈3-2上端连接有左凸出部3_3,左凸出部3_3上横向设有通孔,右外圈4-2设有右凸出部4-3,右凸出部4-3上设有螺纹孔,螺栓6穿过通孔然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外环形成闭合的圆环从而将内环I固定。 左外圈3-2和右外圈4-2的上端的内侧和下端的内侧均对应设有定位孔7和定位凸起8,左外圈3-2和右外圈4-2合起来时,相应的定位凸起8插入定位孔7完成定位,保证卡紧效果,防止左外环3和右外环4之间晃动。 左刀口部分3-1和右刀口部分4-1的上端还对应设有阴阳锁结构9,阴阳锁结构9具体为:左刀口部分3-1上在接触处的端部设有环向伸出部分9-1,但该处的厚度比左刀口部分3-1的宽度窄,对应左刀口部分3-1上也有相同设置,但环向伸出部分9-1位于对应一侦牝二者交叉对接,保证左外环3和右外环4准确定位。两个环向伸出部分9-1的总厚度与该处的刀口部分厚度一致,形状也一致。阴阳锁结构9为现有技术,有多种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仅描述了其中一种方案。 为了防止患者自己旋拧螺栓6而打开本技术,在左凸出部3-3和右凸出部4-3上套有保护盖5,保护盖5同时将螺栓6套在里边,保护盖5的内部形状与锁紧后的螺栓6、左凸出部3-3以及右凸出部4-3的形状相适配,保护盖5套上后应略紧一些,更好地防止患者打开。保护盖5采用柔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或硅胶、橡胶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如图5所示,保护盖5的底部设有向下的开口 10,用来穿过螺栓6以及左凸出部3-3和右凸出部4-3并套住,开口 10可以仅设在保护盖5的底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5中部的下半部分制成方筒形,将开口 10制作成一个矩形开口,两端为圆筒形,圆筒形的目的是为了与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包括内环、外环转轴、外环,内环为一封闭的环形,所述外环由两个相对转动的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为左外环和右外环,左外环和右外环闭合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左外环和右外环的下端通过外环转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和螺栓,左外环和右外环均包括一体连接的环向设置的刀口部分和外圈,外圈位于刀口部分的外侧,左外环和右外环的外圈分别为左外圈和右外圈,左外圈和右外圈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左凸出部或右凸出部上横向设有通孔,对应的右凸出部或左凸出部上横向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保护盖的内部中空,保护盖的下部设有开口,在左外环和右外环的上端连接后,所述保护盖套在螺栓、左凸出部以及右凸出部上;保护盖的内部形状与螺栓、左凸出部以及右凸出部连接后的形状相适配;保护盖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月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就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