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570 阅读:7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叠图机,它包括由底板(2)、左右端板(4)、前后侧板(27)和台板(20)组成的机箱体,分别穿过左右端板(4)上加工出的轴孔安装在机箱体上的前轴(17)和后轴(22),前、后轴之间通过双摇杆机构连为一体,前轴的两外露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前连杆(6),后轴的两外露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后连杆(10),在左、右前连杆(6)之间安装有前折纸板(12),在左、右后连杆(10)之间安装有后折纸板(12)和手推杆(11);所述台板(20)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折纸定位台阶,在前折纸定位台阶前端和后折纸定位台阶的后端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横截面呈Γ形结构的前、后压纸板(19),用于驱动前、后压纸板(19)绕铰轴(18)摆动的伺服机构是由凸轮机构或电磁机构构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机械、工程、建筑等行业所使用图纸的折叠设备——叠图^L。本技术的设备可将任意幅面图纸叠成A4幅面宽窄,适用 于大量出图及使用图纸的科研设计、生产制造、安装维修、建筑施工及图纸影 印等部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现有叠图机包括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叠图宽窄尺寸由自 动控制系统编程调控,实际使用中由于图纸表面的滑动性易出现折叠宽窄不一, 折痕不实,且操作中易出现卡纸、损图现象;同时由于机构及控制系统复杂, 设备售价较昂贵(大约在6万、8万元之间),致使一般使用单位望价怯步。目 前国内95%以上图纸折叠工作仍以手工作业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定位精确、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叠图机。本技术的叠图机可 使叠出的图纸整齐划一、规整美观,便于图纸的保存、携带、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叠图机包括由底板、左右端板、前后侧板和台板组成的机箱 体,分别穿过左右端板上加工出的轴孔安装在机箱体上的前轴和后轴,前、后 轴之间通过双摇杆机构连为一体(可使前、后轴同步向前或向后旋转一定角度), 前轴的两外露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前连杆,后轴的两外露端通过 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后连杆,在左、右前连杆之间安装有前折纸板,在 左、右后连杆之间安装有后折纸板和手推杆;所述台板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 一折纸定位台阶,在前折纸定位台阶前端和后折纸定位台阶的后端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横截面呈r形结构的前、后压纸板,用于驱动前、后压纸板绕铰轴摆 动的伺服机构是由凸轮机构或电磁机构构成。所述前、后折纸板均是由薄板弯折成型,折纸刃口部分双面刃磨,用于保证送纸、折纸平滑顺畅,不损伤图纸;所述前、后折纸板两端均通过偏心设置的铰轴分别安装在左、右前连杆和左、右后连杆之间,在铰轴与折纸板结合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折纸板摆幅(旋转角度)的限位销;上述结构可使折纸板在合 理范围内自由旋转,避免误操作和零部件间的相互干涉;偏心设置的铰轴可保 证折纸板在折叠纸极限位置时有一水平滑动,使图纸折叠柔和到位,不发生图 纸撕裂及硬摩擦,并保证折叠尺寸准确到位。本技术中所述前、后压纸板均是由具有良好弹性的薄板折弯成型,前、 后压纸板两端均通过设置其弯折处的铰轴与左右端板上加工出的轴孔相配合; 用于驱动前、后压纸板绕铰轴摆动的伺服机构是由分别以固接的方式安装在前、 后轴上的前、后凸轮构成;这一结构可使压纸板随转轴的转动实现压纸和打开 的动作。当然,前、后压纸板的摆动也可通过电磁机构的吸附、松开来实现。本技术中所述压纸板的主体由薄板折弯成富有弹性的特定形状,可在不 损伤图纸的前提下,既能保证压纸时纸张受力均匀,又能保证随已折叠图纸高 度的变化使压纸力度自动弹性调节,保证压纸力度平行、均匀,紧而不僵。本技术中所述手推杆的两端均以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左、右后连杆端部 加工出的轴孔相结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推、拉手推杆,驱动由前后轴、前后连杆和 前后折纸板通过机箱体端板和双摇杆机构组成的送纸、折纸平行连动机构同时 向前或向后摆动一定角度,实现折纸动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定位精确、操作简便、经济 实用的特点,并可使叠出的图纸整齐划一、规整美观,便于图纸的保存、携带、 使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C向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局部剖视。 图4是图1中的B-B局部剖视。图中序号l一机箱体2—底板3—螺栓4一左右端板5—销钉6—前连 杆7—限位销8—内六方螺栓9一偏心设置的铰轴IO—后连杆ll一手推杆 12_折纸板13—压纸板的下延伸端14一凸轮15—双摇杆机构中的摇杆16— 中支板17—前轴18—压纸板铰轴19一压纸板20—台板21—面板22—后轴 23—连接轴24—双摇杆机构中的横连杆25—销钉26—图纸支架27—前后 侧板28—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俯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l、 2所示,本技术的叠图机包括通过螺栓3安装在底部设置有走 轮的支撑架28上方的由底板2、左右端板4、前后侧板27和台板20组成的机 箱体1,分别穿过左右端板4和中支板16上加工出的轴孔安装在机箱体上的前 轴17和后轴22,前、后轴17、 22之间通过双摇杆机构连为一体(参见图3), 前轴17的两外露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前连杆6,后轴22的两外 露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后连杆10,在左、右前连杆6之间安装有 前折纸板12,在左、右后连杆10之间安装有后折纸板12和手推杆11,所述手 推杆11的两端均以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左、右后连杆端部加工出的轴孔相结 合,后折纸板12位于手推杆11的下方;所述台板20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 折纸定位台阶,台阶间距为210ram作为折纸定位,使图纸每一折叠尺寸准确无 误,台板上表面附一层光滑软质面板21,使折纸过程平滑顺畅,不起铍摺;在前折纸定位台阶前端和后折纸定位台阶的后端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横截面呈r形结构的前、后压纸板19,所述前、后压纸板19均是由具有良好弹性的薄板 折弯成型,前、后压纸板19两端均通过设置其弯折处的铰轴18与左右端板4 上加工出的轴孔相配合;用于驱动前、后压纸板19绕铰轴摆动的前、后凸轮 14通过销钉25分别以固接的方式安装在前、后轴17、 22上(参见图4),前、 后压纸板12在前、后凸轮14的作用下随转轴18前、后转动,实现压紧、打开 动作;所述前、后折纸板12均是由薄板弯折成型,折纸刃口为双面刃磨,其两端均通过偏心设置的铰轴9分别安装在左、右前连杆6和左、右后连杆10之间, 在铰轴9与折纸板12结合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折纸板12摆幅的限位销7。如图3所示,所述双摇杆机构是由横连杆24和前、后两根摇杆15组成, 其中前、后两根摇杆15的上端分别与横连杆24的两端相铰接,前、后两根摇 杆15的下端分别与前、后轴17、 22相固接。折纸时,推、拉手推杆ll驱动后 轴22转动,后轴22通过双摇杆机构带动前轴17同步转动。本技术中的折纸板12在折纸工作过程中随前、后连杆6、 IO前后摆 动的同时绕偏心设置的铰轴9转动;由限位销7控制折纸板12的转动范围,保 证折纸板12不产生误操作或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折纸板12在折纸过程中 接触台板20时连接块9的偏心起作用使折纸板12推纸平移到台板20的定位, 使图纸折叠柔和到位,不发生图纸撕裂及折纸板12与图纸(工作台面)间的硬 摩擦。本技术中的前后折纸板、前后连杆、前后轴通过双摇杆机构形成送纸、 折纸平行连动机构,通过推、拉手推杆ll,驱动整个机构前、后摆动,实现平 行折纸动作。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当手推杆11在工作台板20正上方的位置时,图纸通过支架26伸到工作台 板20上,以右端板4的内侧和工作台板20的后定位为定位基准放好图纸。向 前推手推杆11到极限位置,由于附图3所示的双摇杆机构的作用,上述的平行 连动送纸、折纸机构同步向前摆动一定角度,附图4中的后凸轮14也同步转动, 逐步顶紧后压纸板19的下延伸端13,使后压纸板19绕转轴18转动并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图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底板(2)、左右端板(4)、前后侧板(27)和台板(20)组成的机箱体,分别穿过左右端板(4)上加工出的轴孔安装在机箱体上的前轴(17)和后轴(22),前、后轴(17)、(22)之间通过双摇杆机构连为一体,前轴(17)的两外露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前连杆(6),后轴(22)的两外露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各安装有一后连杆(10),在左、右前连杆(6)之间安装有前折纸板(12),在左、右后连杆(10)之间安装有后折纸板(12)和手推杆(11);所述台板(20)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折纸定位台阶,在前折纸定位台阶前端和后折纸定位台阶的后端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横截面呈Γ形结构的前、后压纸板(19),用于驱动前、后压纸板(19)绕铰轴(18)摆动的伺服机构是由凸轮机构或电磁机构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奎田云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海泰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