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035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板,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保温件、桁架和横筋。保温件为珍珠岩保温板或水泥发泡保温板。桁架有一组,各桁架的结构均相同,各桁架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保温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保温件压制在各桁架上,各桁架的上下筋均位于保温件外。横筋有若干,各横筋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保温件宽度方向设置。各横筋均间隔焊接固定在各相应的桁架的上下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板,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保温件、桁架和横筋。保温件为珍珠岩保温板或水泥发泡保温板。桁架有一组,各桁架的结构均相同,各桁架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保温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保温件压制在各桁架上,各桁架的上下筋均位于保温件外。横筋有若干,各横筋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保温件宽度方向设置。各横筋均间隔焊接固定在各相应的桁架的上下筋上。【专利说明】一种外墙保温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的珍珠岩保温板或发泡水泥保温板。
技术介绍
珍珠岩保温板质轻且保温隔热性能优良。防火、防潮、不变形改性、不腐烂发霉、无毒无味且憎水性能好,憎水率可达98%以上,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工业、公共建筑的墙体及楼房屋面、游泳池、冷库、锅炉及一些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保温工程。目前我国珍珠岩外墙保温板的年产量已超过600万立方米,占我国保温材料年产量的7%左右,是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轻质保温材料。 水泥发泡保温板是指使用发泡水泥技术制造的保温板。水泥发泡保温板主要材料是水泥,加入双氧水、硬钙、粉煤灰和水泥发泡剂融合发泡而成。发泡水泥保温板是目前墙体保温和墙体保温防火隔离带最理想的保温材料,其优点是: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不燃烧,防水,与墙体粘结力强,强度高,无毒害放射物质,环保。 上述珍珠岩保温板和水泥发泡保温板两种外墙保温板均具有脆性,易断裂,且抗拉强度较低,生产加工时最大尺寸只能做到I米长,生产效率低下,且大大增加了安装使用时的工作量。也有部分外墙保温板在板体(也称为保温件)中埋设波形钢丝和金属加强条,但是其只有一侧会裸露在板体外侧,而且在压制过程中波形钢丝和金属加强条容易受压变形,成品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拉强度较好的能做成较大尺寸的珍珠岩保温板或水泥发泡保温等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板。 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墙保温板,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保温件、桁架和横筋。保温件为珍珠岩保温板或水泥发泡保温板。桁架有一组,各桁架的结构均相同,各桁架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保温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保温件压制在各桁架上,各桁架的上下筋均位于保温件外。横筋有若干,各横筋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桁架的上下筋垂直。各横筋均间隔焊接固定在各相应的桁架的上下筋上。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各桁架均包括斜筋、上筋和下筋。斜筋为之字形连续结构,沿保温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上筋沿保温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上筋与斜筋在斜筋一侧的折弯处的固定连接。下筋沿保温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下筋与斜筋在斜筋另一侧的折弯处固定连接。上筋和下筋均位于保温件外。 以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各桁架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保温件的上表面与上筋保持一定的间距。保温件的下表面与下筋保持一定的间距。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横筋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横筋和下横筋。各上横筋均固定在各桁架的相应的上筋上,与上筋呈相互垂直设置。各上横筋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各下横筋均固定在各桁架的相应的下筋上,与下筋呈相互垂直设置。下横筋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 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外墙保温板结构简单,外墙保温板中设有桁架,桁架与保温件相对位置完全固定,使得外墙保温板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桁架既起到对保温件的保护作用,又克服了其易脆、易断裂等缺点,使得板材的尺寸适应性大大提高,可以根据需要做到任意大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减少施工时间。 (2)本技术还设有横筋,进一步提高了外墙保温板的抗拉强度。 (3)裸露在外的桁架的相应部分和横筋构成向的钢丝网片加强层,有利于采用绑扎、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进行保温板相互之间的连接或安装时的定位固定,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有利于在保温板两面涂抹水泥砂浆或其他保护材料时,提高这些保护材料在保温板表面的附着力;最后,由于横筋和相应的上筋或下筋形成的钢丝网片完全被水泥砂浆或其他保护材料包裹在其内部,起到龙骨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水泥砂浆或其他保护材料的强度。 (4)本技术的外墙保温板的制造方法简单,生产加工效率高,有利于大张的大面积的外墙保温板的制造。 (5)本技术的桁架在压制保温件前已经制作完成,桁架的斜筋的下侧的折弯处的固定下筋,斜筋的上侧的折弯处固定上筋,形成了整体结构,因此,当压板向下压制保温件时,桁架不会变形,成品率较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外墙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4为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从图4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6为桁架安装在模具的底板上时底板和围框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模具的压板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完成压制时的保温件及桁架在模具中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保温件1, 桁架2,斜筋21,上筋22,下筋23, 横筋3,上横筋3a,下横筋3b, 模具5,底板51,桁架定位槽51-1,围框52,压板53,桁架避让槽53_1。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外墙保温板包括保温件1、桁架2和横筋3。保温件I为膨化珍珠岩保温板或水泥发泡保温板,本实施例为由膨化珍珠岩填充料压制成型的珍珠岩保温板。 见图1、图3至图5,桁架2有若干个,本实施例为6个。6个桁架2的结构均相同。各桁架2均包括斜筋21、上筋22和下筋23。斜筋21为之字形连续结构,沿保温件I的长度方向设置。上筋22沿保温件I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上筋22与斜筋21上侧的折弯处固定连接。下筋23沿保温件I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下筋23与斜筋21下侧的折弯处固定连接。 6个桁架2沿前后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所述间隔为5厘米的等间距。膨化珍珠岩填充料压制成型在6个桁架2的斜筋21上,珍珠岩保温板的上表面到上筋22保持一定的距离,本实施例为I厘米;珍珠岩保温板的下表面到下筋23保持一定的距离,本实施例为I厘米。 横筋3按其所处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横筋3a和下横筋3b。上横筋3a有一组,各上横筋3a均焊接固定在6个桁架2的相应的上筋22上,与上筋22呈相互垂直设置。各上横筋3a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为10厘米等间距。下横筋3b有一组,各下横筋3b均焊接固定在6个桁架2的相应的下筋23上,与下筋23呈相互垂直设置。下横筋3b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为10厘米等间距。 见图6至图8,一种用于制造上述外墙保温板的模具5包括底板51、围框52和压板53。围框52围绕底板51设置,与底板51共同形成开口向上的腔体。底板51上沿保温件I的宽度方向依次等间隔设有一组祐1架定位槽51-1,各祐1架定位槽51-1均开口向上,且沿保温件I的长度方向贯穿底板51前后。压板53与底板51的形状相对应,且压板53上设有与底板51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件(1)、桁架(2)和横筋(3);保温件(1)为珍珠岩保温板或水泥发泡保温板;桁架(2)有一组,各桁架(2)的结构均相同,各桁架(2)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保温件(1)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保温件(1)压制在各桁架(2)上,各桁架(2)的上下筋均位于保温件(1)外;横筋(3)有若干,各横筋(3)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桁架(2)的上下筋垂直;各横筋(3)均间隔焊接固定在各相应的桁架(2)的上下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五六亿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