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传宗专利>正文

一种带肥点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6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肥点播器,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在施肥管的前后管壁横向开有上下两个细长的拉片口,施肥管后面管壁的上下拉片口之间设置肥料微调螺栓;播种管前面管壁的上部横向开有细长的上插口,下部穿透前后管壁开有细长的下插口;施肥管和播种管的下端设有框架,框架通过连接轴与槽钢形的破土铲活动连接,连接轴上套有复位弹簧;破土铲上与施肥管上下拉片口对应设置上拉片和下拉片,与播种管上插口对应设置弹性上插片,破土铲的后面与播种管上的下插口对应设置下插片;上拉片的根部和下拉片的梢部分别开有漏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施肥、播种,轻便、灵活、快捷,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埯只需1秒钟,而且准确可靠,提高出苗率。(*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肥点播器
: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带肥点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农民播种大都采用播种机。播种机在垅上一走一过,把垅豁得很低,破坏垅形,以至减少活土层的厚度,而且易把种籽播到茬子上,长不出苗来。由于农户多,各家各户需轮流使用,一旦播种机出了故障,就可能错过播种的最佳时节,造成缺苗断条的现象,降低出苗率。也有少数人采用其它小型点播器播种,但由于其结构不合理,操作繁琐,刨坑、施肥、播种不能一下完成,效果很不理想,不能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出苗率的准确可靠的带肥点播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施肥管、播种管和破土铲,施肥管和播种管并列设置,施肥管下面设置手柄套,手柄套下面穿透施肥管的前后管壁横向开有上下两个细长的拉片口,施肥管后面管壁的上下拉片口之间设置肥料微调螺栓;播种管前面管壁的上部横向开有细长的上插口,下部穿透前后管壁开有细长的下插口;施肥管和播种管的下端设有框架,框架通过连接轴与槽钢形的破土铲活动连接,连接轴上套有复位弹簧;破土铲的前面与施肥管上的上下拉片口对应设置上拉片和下拉片,与播种管上的上插口对应设置弹性上插片,弹性上插片上部分成独立的两片并折成直角,其延长部分的末端固定在破土铲上,破土铲的后面与播种管上的下插口对应设置下插片;上拉片的根部和下拉片的梢部分别开有漏肥口。为了维修方便,采用开口销把上拉片和下拉片固定在破土铲上。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自动施肥、播种,轻便、灵活、快捷,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埯只需1秒钟,而且准确可靠,提高出苗率;维修方便,只需一把钳子和螺丝刀即可维修,适合于当前土地分散经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框架和破土铲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施肥管1、播种管13和破土铲7,施肥管1和播种管13成一体并列设置,施肥管1下面焊接手柄套2,手柄套2下面穿透施肥管1的前后管壁横向开有上下两个细长的拉片口15、17,施肥管1后面管壁的上下拉片口之间设置肥料微调螺栓12;播种管13前面管壁的上部横向开有细长的上插口14,下部穿透前后管壁开有细长的下插口10;施肥管1和播种管13的下端焊接框架9,框架9通过连接轴8与槽钢形的破土铲7活动连接,连接轴8上套有复位弹簧18;破土铲7的前面与施肥管1上的上下拉片口对应设置上拉片3和下拉片16,与播种管13上的上插口14对应固定上插片6,上插片6上部分成独立的两片并折成直角,其延长部分的末端用锁紧螺栓固定在破土铲7上,使其具有弹性;破土铲7的后面与播种管13上的下插口10对应用锁紧螺栓固定下插片11;上拉片3的根部和下拉片16的梢部分别开有漏肥口4。为了维修方便,采用开口销5把上拉片3和下拉片16固定在破土铲7上。本技术工作时,先把手柄套牢固定。在施肥管上连接输肥管,输肥管由防雨绸材料制成的肥料袋和弹性塑料管以及透明塑料瓶连接而成。在播种管上套接种籽瓶并固定。此时,肥料通过上拉片根部的漏肥口充满下拉片以上空间,而种籽则刚好被上插片截住;当向下刨地时,靠地面的反作用力使上下拉片和上插片均退出施肥管和播种管。肥料经退出的下拉片的漏肥口排出进行施肥,上拉片退出又截住上面的肥料。被刨动的土立刻塌陷,把肥自动覆盖,造成有效隔离,覆盖后的浅坑正好播种。与此同时,上插片截住的种籽在上插片退出时自动下落,刚好被插进播种管的下插片截住;当抬起点播器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破土铲与施肥管以及播种管又配合,肥料又从输肥管内输出,充满下拉片以上空间,而种籽由于下插片的退出而下落进行播种。同时,上插片的插入又把种籽瓶内出来的种籽截住。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同时实现刨坑、施肥、播种。既轻便、灵活、快捷,又准确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肥点播器,它是由施肥管(1)、播种管(13)和破土铲(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施肥管(1)和播种管(2)并列设置,施肥管(1)下面设置手柄套(2),手柄套(2)下面穿透施肥管(1)的前后管壁横向开有上下两个细长的拉片口(15)、(17),施肥管(1)后面管壁的上下拉片口之间设置肥料微调螺栓(12);播种管(13)前面管壁的上部横向开有细长的上插口(14),下部穿透前后管壁开有细长的下插口(10);施肥管(1)和播种管(13)的下端设有框架(9),框架(9)通过连接轴(8)与槽钢形的破土铲(7)活动连接,连接轴(8)上套有复位弹簧(18);破土铲(7)的前面与施肥管(1)上的上下拉片口对应设置上拉片(3)和下拉片(16),与播种管(13)上的上插口(14)对应设置弹性上插片(6),弹性上插片上部分成独立的两片并折成直角,其延长部分的末端固定在破土铲上,破土铲(7)的后面与播种管(13)上的下插口(10)对应设置下插片(11);上拉片的根部和下拉片的梢部分别开有漏肥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肥点播器,它是由施肥管(1)、播种管(13)和破土铲(7)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施肥管(1)和播种管(2)并列设置,施肥管(1)下面设置手柄套(2),手柄套(2)下面穿透施肥管(1)的前后管壁横向开有上下两个细长的拉片口(15)、(17),施肥管(1)后面管壁的上下拉片口之间设置肥料微调螺栓(12);播种管(13)前面管壁的上部横向开有细长的上插口(14),下部穿透前后管壁开有细长的下插口(10);施肥管(1)和播种管(13)的下端设有框架(9),框架(9)通过连接轴(8)与槽钢形的破土铲(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宗
申请(专利权)人:李传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