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027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健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它包括如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葛根8-12份;昆布4-8份;茶树根3-7份;铁苋菜8-10份;七叶一枝花根12-16份;凤尾草根9-13份;黄芪35-55份;灵芝20-30份;三棱25-35份;党参20-30份;桃树根7-11份;铜锤玉带草30-40份;水1800-19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取料、分料、煎熬和混料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在选药材和用量方面进行精心挑选,使其能够温寒中和,甘苦结合,使制作出来的保健茶药性为中性,同时带一点甘甜的味道,搭配合理,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中药原料中的药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饮料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保健产品,保健饮料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现有的保健饮料大多都是在饮料中添加中药成分,使其具有一定的中药特性,能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现有的保健饮料大多都没有考虑到中药的药性,导致饮料偏向寒性或者温性,同时也会影响到饮料的口味;同时保健饮料涉及的保健效果比较局限,对于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没有统一防治的效果,大多都只能预防一种疾病,同时由于搭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中药的药效成分利用率低,造成高成本低药效的消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同时对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在选药材和用量方面进行精心挑选,使其能够温寒中和,甘苦结合,使制作出来的保健茶药性为中性,同时带一点甘甜的味道,搭配合理,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中药原料中的药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它包括如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葛根8-12份;昆布4-8份;茶树根3-7份;铁苋菜8-10份;七叶一枝花根12-16份;凤尾草根9-13份;黄芪35-55份;灵芝20-30份;三棱25-35份;党参20-30份;桃树根7-11份;铜锤玉带草30-40份;水1800-1900份。进一步的,它包括下述原料按照下述质量份数制成:葛根10份;昆布6份;茶树根5份;铁苋菜9份;七叶一枝花根14份;凤尾草根11份;黄芪45份;灵芝25份;三棱30份;党参25份;桃树根9份;铜锤玉带草35份冰1850份。进一步的,它还包括棕树根8-12份;茯苓15-25份。进一步的,所述棕树根10份;茯苓20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①、取料,按配方分别称取对应质量份数的原料;②、分料,将葛根、昆布、茶树根、铁苋菜、七叶一枝花根、凤尾草根磨碎并装入I号容器;将黄芪、灵芝磨碎并装入2号容器;将三棱、党参、桃树根、铜锤玉带草磨碎并装入3号容器;将棕树根、茯苓磨碎并装入4号容器;③、煎熬,将I号容器中的原料用称取的三分之一水煎熬30-40min得到I号药液;将2号容器中的原料用称取的六分之一水煎熬50-60min得到2号药液;将3号容器中的原料用称取的三分之一水煎熬70-90min得到3号药液;将4号容器中的原料用称取的六分之一水煎熬65-75min得到4号药液;④、混合,将I号药液、3号药液一起倒入I号混合容器中,快速搅拌,维持加热温度为80-90°C,持续5-7分钟后形成I号混合药液;将2号药液、4号药液一起倒入2号混合容器中,快速搅拌,维持加热温度为50-60°C,持续5-7分钟后形成2号混合药液;将I号混合药液、2号混合药液混合,加热70-80°C,缓慢搅拌,持续10-20分钟后,得到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进一步的,步骤③煎熬过程中,I号容器中的原料煎熬时间为35min ;2号容器中的原料煎熬时间为55min ;3号容器中的原料煎熬时间为80min ;4号容器的原料煎熬时间为70mino进一步的,步骤④混合步骤中,将I号药液、3号药液一起倒入I号混合容器中,快速搅拌,维持加热温度为85°C,持续6分钟后形成I号混合药液;将2号药液、4号药液一起倒入2号混合容器中,快速搅拌,维持加热温度为55°C,持续6分钟后形成2号混合药液;将I号混合药液、2号混合药液混合,加热75°C,缓慢搅拌,持续15分钟后,得到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药理分析如下:葛根: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适用于多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痄腮,毒蛇咬伤,惊痫,高热神昏等。棕树根:性平,味苦涩,无毒,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铁苋菜:性凉,味苦、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痈疖疮疡、皮肤湿疹。黄芪:性温,味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茯苓:性平,味甘,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灵芝:性温,味淡;性状:气特殊,味微苦涩;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延年益寿。三棱:性平,味苦,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之功效,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昆布:性寒,味苦,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治疗癭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等效果。茶树根:性寒,味苦,具有强心利尿;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作用。桃树根:性平,味苦,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可用于风湿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丝虫病,间日疟。七叶一枝花根:性寒,味苦,入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适用于多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痄腮,毒蛇咬伤,惊痫,高热神昏等。凤尾草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铜锤玉带草:性平,味苦,用于月经不调;目赤肿痛;乳痈;无名肿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对中药材进行了合理的搭配,使其能够寒温结合,使药性达到中性,适合大部分人使用,同时也将一些对于治疗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具有很好药效但含有一定毒性的中药中的毒性进行中和,同时保留其药效,搭配合理,使每一味药材都能保留良好的药效,进而大大提高保健茶中的中药利用率,同时还根据甘苦结合,使其有一点甘甜的味道。2、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三棱、党参、桃树根、铜锤玉带草、棕树根和茯苓为中性药材,混合后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防止寒温性药剂混合后反应过烈而降低药效,进而能有效的保住所有重要的药效,具有很好的消炎抗肿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同时又能很好的保护每一味中药原料的药效。4、分料步骤,将各味中药按照寒性、温性和中性进行分开,煎熬的时候温度较高,如不将其按照药性分开,会使寒性药材和温性药材在煎熬的过程中发生剧烈反应,进而影响到其中的药用成分。5、混料步骤中,采用两两混合方式采用不同温度加热熬制后再混合熬制,能最大化保留药材药效,同时最大化中和药材中的毒性,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以下是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它包括如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葛根8份;昆布4份;茶树根3份;铁苋菜8份;七叶一枝花根12份;凤尾草根9份;黄芪35份;灵芝20份;三棱35份;党参30份;桃树根11份;铜锤玉带草40份;7K 1900份;棕树根12份;茯苓25份。—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①、取料,按配方分别称取对应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葛根8‑12份;昆布4‑8份;茶树根3‑7份;铁苋菜8‑10份;七叶一枝花根12‑16份;凤尾草根9‑13份;黄芪35‑55份;灵芝20‑30份;三棱25‑35份;党参20‑30份;桃树根7‑11份;铜锤玉带草30‑40份;水1800‑19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科技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