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洁娣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0264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组成:黄芪12-18份、艾叶22-32份、桑叶13-19份、花椒13-18份、荆芥11-19份、白鲜皮8-16份、蝉蜕6-12份、紫草7-14份、桂皮12-18份、合欢花14-20份、夜交藤14-19份、白芍9-17份和甘草6-16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止痒见效快,治疗效果好,对皮肤无刺激的优点,并且其制剂工艺简便易行,制剂药效稳定,患者用药依从性高,适用范围广且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设及。
技术介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多形性皮疹,渗出倾向,对称分 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湿疹病因较复杂,目前多认为是过敏性疾病,属第IV型变态反应。 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亦可来自机体内部。外界过敏原如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某些动物的 毒素,蛋、鱼、邮、牛奶等异性蛋白W及某些花粉、尘埃等。内部过敏原如体内病灶,肠寄生虫 病,某些代谢、内分泌或消化道功能失调W及人体本身某些组织在某些因子的影响下,其成 份发生改变而形成自身抗体等。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于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 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糖肥 厚,缠绵难愈。总之,该病属湿热,血热,湿阻,血燥所引起。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脉证, 选方用药,不可拘泥成方。 西医治疗W内服抗组胺药物为主,外用药主要根据不同病期表现选用溶液、洗剂、 糊剂或软膏等湿敷或外涂,存在继发性感染时,会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一些西药对皮 肤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同时抗生素、激素等治疗不仅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而且较长时 间或短期大剂量使用,会成癒并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 阳0化]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又名灸草,薪 艾,艾葛和艾蓬等,其味苦,辛,性溫;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血,溫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 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用于吐血,赃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 不孕等。药理研究表示,艾叶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多种细菌均 有抗菌作用,同时艾叶油对卵白蛋白引起的豚鼠过敏性休克有对抗作用,可降低死亡率。中 国专利申请201210287998. 9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敷药,该药物由由±巧等、连翅、荆 芥、艾叶、朴硝、透骨草、甘草、花椒中药材分别浸泡在经煮开冷却的米醋中,再接种醋酸杆 菌,经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后,再将其发酵液勾兑制成。该药物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一定疗 效,但是该药物制备方法复杂,治疗疗程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中 药组合物能够快速止痒,具有针对性强、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将传统中药 制成普适性强、易于携带使用的成品制剂。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组成: 黄巧12-18份、艾叶22-32份、桑叶13-19份、花椒13-18份、荆芥11-19份、白鲜皮8-16 份、赠蚁6-12份、紫草7-14份、桂皮12-18份、合欢花14-20份、夜交藤14-19份、白巧9-17 份和甘草6-16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组成: 黄巧12份、艾叶22份、桑叶13份、花椒13份、荆芥11份、白鲜皮8份、赠蚁6份、紫草 7份、桂皮12份、合欢花14份、夜交藤14份、白巧9份和甘草6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组成: 黄巧18份、艾叶32份、桑叶19份、花椒18份、荆芥19份、白鲜皮16份、赠蚁12份、紫 草14份、桂皮18份、合欢花20份、夜交藤19份、白巧17份和甘草16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W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组成: 黄巧14份、艾叶28份、桑叶15份、花椒15份、荆芥16份、白鲜皮15份、赠蚁10份、紫 草10份、桂皮16份、合欢花18份、夜交藤17份、白巧14份和甘草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被制成糊剂、凝胶剂、乳膏剂、软膏剂或搔剂。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W下步骤: Sl取桑叶,洗去杂质,60°C热风干燥3小时,粉碎,过40-60目筛,得粗粉;将粗粉吸入 气流式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压力0. 5MPa,进料速度为30mg/s,干燥后分别进行 超微粉碎,过800目筛,得桑叶超微粉,备用; S2取黄巧、艾叶和花椒,粉碎,加入上述粗粉总量6-8倍重量的浓度65-75%的乙醇,回 流提取2-3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馈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60°C相 对密度为1. 20-1. 30的中药浸膏; S3取白鲜皮、紫草、合欢花、夜交藤、白巧和甘草,粉碎,加入上述粗粉总重量3-5倍 量的水浸泡12-24小时,煎煮2-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5°C下相对密度为 1. 20-1. 25的中药浸膏; S4取荆芥、赠蚁和桂皮,研末,过100-200目筛,得细粉; S5将步骤Sl得到的桑叶超微粉与步骤S2得到的浸膏、步骤S3得到的浸膏和步骤S4 得到的细粉混合,干燥,粉碎,即得。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黄巧:本品为豆科植物红花岩黄巧的根;味甘,性溫;归屯、、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 尿,托毒排脈,生肌敛疮。 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溫;归脾、肝、肾经;理气血,逐寒 湿,散寒止痛,溫经止血。 桑叶: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清肝 明目,凉血止血。 花椒: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或花椒(蜀椒、川椒、红 椒、红花椒、大红袍)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种子(椒目);味辛,性溫;归脾、胃、肾经;溫中 散寒,除湿止痛,杀虫止痒。 荆芥: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溫;归肺、肝经;解表散 风,透疹。白鲜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味苦,性寒;归脾、胃、膀脫经;清热 燥湿,桂风止痒,解毒。 赠蚁:本品为赠科昆虫黑昨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味甘,性寒;归肺、肝经;散 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繫,解疫。 紫草: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味甘、咸,性寒;归 屯、、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桂皮:本品为精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味辛、甘,性溫; 归脾、胃、肝、肾经;溫脾胃,暖肝肾,桂寒止痛,散疲消肿。 合欢花: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花序;味甘,性平;归屯、、肝经;舒郁,理气,安 神,活络。 夜交藤: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味甘、微苦,性平;归屯、、肝经; 养屯、安神,桂风,通络。白巧:本品为毛良科植物巧药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屯、、 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的组方分析: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W黄巧、艾叶、桑叶为君药,溫中止痛,解毒止痒;W荆芥、花椒、白 鲜皮、赠蚁、紫草为臣药,解毒透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W夜交藤、桂皮、合欢花、白巧为佐 药,养屯、安神,托毒排脈;W甘草为使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性,使诸药搭配,共 同达到杀菌止痒,解毒透疹,托毒排脈,生肌敛疮的功效,对湿疹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经过临床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与现有药物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本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湿疹的症状,起效快,治疗疗程短,并可抑制继发性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组成:黄芪12‑18份、艾叶22‑32份、桑叶13‑19份、花椒13‑18份、荆芥11‑19份、白鲜皮8‑16份、蝉蜕6‑12份、紫草7‑14份、桂皮12‑18份、合欢花14‑20份、夜交藤14‑19份、白芍9‑17份和甘草6‑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娣
申请(专利权)人:陈洁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