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0124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包括空心球、柱形接头、锥形接头和碳纤维管,其中空心球分为第一空心球和第二空心球,空心球包括底座和顶盖;柱形接头通过螺栓穿过第一空心球底座的安装孔和柱形接头内的第一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一空心球上,锥形接头通过螺栓穿过第二空心球底座的安装孔和锥形接头内部的第二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二空心球上,碳纤维管的两端分别套在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上以实现与柱形接头和锥形接头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组装方便快捷、极大降低了成本;同时组装成的碳纤维检具支架重量轻,更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检测领域,尤其是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零部件冲压成型后,需要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而检测时需用检具进行。汽车检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在零件生产现场,通过检具实现对零件的在线检测,为此需要将零件准确地安装于检具上,然后通过目测,或测量表,或卡尺对零件型面,周边进行检查,也可以借助检验销或目测对零件上不同性质的孔及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联接位置进行目检,从而保证在生产时实现零件质量状态的快速判断。现有的汽车检具支架的各部件均由金属制作,通过对金属原料的形状根据需检测的目标零件的数据进行铣削等工序加工,然后将支架各部件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装配,再将检测装置安装到支架上,方可对目标零件进行检测。因而,传统汽车检具的金属支架不仅笨重、体积庞大、组装过程复杂,造成了成本高昂、运输不便,而且金属支架所用的各部件之间大多数为焊接连接,不便于更换和维修,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包括空心球、柱形接头、锥形接头和碳纤维管,其中:所述空心球分为第一空心球和第二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和顶盖均为球冠状结构且其外壁的球面半径一样,所述底座的开口处设有若干第一咬合齿,所述相邻两个第一咬合齿之间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顶盖的开口处设有若干第二咬合齿,所述相邻两个第二咬合齿之间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齿的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咬合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齿相匹配;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和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轴相重合,所述顶盖和底座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柱形接头包括第一圆筒段和与第一圆筒段相连的固定座,所述第一圆筒段的内部设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括第一大径孔和设于第一大径孔下端的第一小径螺孔,所述第一大径孔的上端与第一圆筒段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小径螺孔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座的下端面;所述固定座整体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结构,所述固定座下端面的外径大于第一圆筒段的外径,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为与空心球外壁相匹配的内凹球面;所述锥形接头包括第二圆筒段和与第二圆筒段相连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结构,所述锥形接头内部还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包括第二大径孔和第二小径螺孔,所述第二大径孔的上端与第二圆筒段的上端平齐,所述第二大径孔的直径与第一大径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小径螺孔的下端与锥形段的下端平齐,所述锥形段的下端面为与空心球外壁相匹配的内凹球面;所述碳纤维管整体为中空管状,所述碳纤维管的内径与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柱形接头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和第一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一空心球上,所述锥形接头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和第二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二空心球上,所述碳纤维管的两端分别套在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上以实现碳纤维管与柱形接头和锥形接头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球外壁、固定座下端面和锥形段下端面的球面半径均为29.5mm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安装孔均为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咬合齿为五个并围绕底座的中心轴呈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咬合齿为五个并绕顶盖的中心轴呈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筒段与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内倒角,所述第二圆筒段与锥形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内倒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的外壁中部均设有若干环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段外壁设有若干平行于锥形段中心轴的楔形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组装方便快捷、极大降低了成本;同时组装成的碳纤维检具支架重量轻,更便于运输;通过固定座下端面和锥形段下端面的内凹球面结构使得柱形接头和球关节与空心球的连接更加稳固;通过环形凹槽结构使得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的外壁具有防滑功能,通过锥形段外壁的楔形面结构也使得组装时更加方便;通过第一内倒角和第二内倒角的结构使得第一圆筒段与固定座的连接处、第二圆筒段与锥形段的连接处均具有一定径向形变的空间,增强了径向的抗弯折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柱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锥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空心球1、柱形接头2、锥形接头3和碳纤维管4,其中:所述空心球1分为第一空心球101和第二空心球102,所述空心球1包括底座11和顶盖12,所述底座11和顶盖12均为球冠状结构且其外壁的球面半径一样,所述底座11的开口处设有绕底座11中心轴呈均匀分布的五个第一咬合齿111,所述相邻两个第一咬合齿111之间设有第一咬合槽112,所述顶盖12的开口处设有绕顶盖12中心轴呈均匀分布的五个第二咬合齿121,所述相邻两个第二咬合齿121之间设有第二咬合槽122,所述第二咬合齿121的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槽112相匹配,所述第二咬合槽122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齿111相匹配;所述底座11上设有安装孔113和第一连接孔114,所述顶盖1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3,所述第二连接孔123的中心轴和第一连接孔114的中心轴相重合,所述顶盖12和底座11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114和第二连接孔123的螺栓5固定在一起;如图2所示,所述柱形接头2包括第一圆筒段21和与第一圆筒段21相连的固定座22,所述第一圆筒段21与固定座2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汽车检具支架的碳纤维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球、柱形接头、锥形接头和碳纤维管,其中:所述空心球分为第一空心球和第二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和顶盖均为球冠状结构且其外壁的球面半径一样,所述底座的开口处设有若干第一咬合齿,所述相邻两个第一咬合齿之间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顶盖的开口处设有若干第二咬合齿,所述相邻两个第二咬合齿之间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齿的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咬合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咬合齿相匹配;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和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轴相重合,所述顶盖和底座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柱形接头包括第一圆筒段和与第一圆筒段相连的固定座,所述第一圆筒段的内部设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括第一大径孔和设于第一大径孔下端的第一小径螺孔,所述第一大径孔的上端与第一圆筒段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小径螺孔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座的下端面;所述固定座整体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结构,所述固定座下端面的外径大于第一圆筒段的外径,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为与空心球外壁相匹配的内凹球面;所述锥形接头包括第二圆筒段和与第二圆筒段相连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结构,所述锥形接头内部还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包括第二大径孔和第二小径螺孔,所述第二大径孔的上端与第二圆筒段的上端平齐,所述第二大径孔的直径与第一大径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小径螺孔的下端与锥形段的下端平齐,所述锥形段的下端面为与空心球外壁相匹配的内凹球面;所述碳纤维管整体为中空管状,所述碳纤维管的内径与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柱形接头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和第一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一空心球上,所述锥形接头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和第二小径螺孔安装在第二空心球上,所述碳纤维管的两端分别套在第一圆筒段和第二圆筒段上以实现碳纤维管与柱形接头和锥形接头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惠德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赫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