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9637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22:57
一种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包括:液化器杯(4)、液化器盖(2)、搅拌棒(3)和搅拌棒手柄(1),所述搅拌棒(3)的搅拌棒上端(5)穿过液化器盖(2)中心的中间孔(8)与搅拌棒手柄(1)底面中心的多边形插孔(6)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因密闭容器造成的大气压差而阻碍液体流出和搅拌棒在高速搅拌时发生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样本处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领域每天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微生物样本。占临床20%?25%的血液微生物样本处理早已实现仪器自动化和标准化。然而,占临床70%以上的非血液微生物样本如尿液、粪便、痰液、体液、拭子(分泌物)、以及水质、食品、排泄物等处理,却仍然沿用百多年延续的传统手工作业。本技术申请人在2013年申请了题为“一种微生物样本处理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ZL201310080568.4),及在2014年申请了题为“一种微生物样本划线接种装置”的技术专利(专利号:ZL201420476186.3),解决传统的非血液微生物样本处理手工操作中耗时长、效率低、感染风险高的问题。但是,上述专利所描述的旋转搅拌式样本液化装置中也有不够完美之处,如由于搅拌棒的上端与搅拌棒手柄的圆形插孔结合后,在本仪器的机械手驱动搅拌棒手柄进行高速搅拌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搅拌棒从搅拌棒手柄的圆形插孔中脱落现象,会造成空搅拌。在液化器盖的中间孔道及边缘间隙的透气性不很足够时,因密闭容器造成的大气压差而阻碍液体流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包括:液化器杯、液化器盖、搅拌棒和搅拌棒手柄,所述搅拌棒的搅拌棒上端穿过液化器盖中心的中间孔与搅拌棒手柄底面中心的多边形插孔结合。优选地,所述液化器盖上开有多个透气孔。优选地,所述多个透气孔均匀围绕所述中间孔。优选地,所述液化器杯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液化器杯有样本量刻度标志。优选地,所述液化器盖两侧对称设有L型结合凹槽,所述液化器杯上端内两侧壁对称设有结合凸起,所述结合凸起能够卡合在所述L型结合凹槽中。优选地,所述L型结合凹槽具有开口,所述结合凸起通过所述开口滑入所述L型结合凹槽中并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紧密结合。优选地,所述搅拌棒为对称设计,搅拌棒下端设置有中心对称的搅拌叶。优选地,所述搅拌叶带有用于切割样本的搅拌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能防止搅拌棒在高速搅拌时发生松脱。2、本技术采用多气孔设计,可防止因密闭容器造成的大气压差而阻碍液体流出。3、本技术液化器杯设有样本量的刻度标志,可使样本量标准化。4、本技术液化器杯与液化器杯盖用卡扣锁紧,能防止样本溢出污染。5、本技术能够与微生物样本处理装置(专利号:ZL201310080568.4)配合使用,使全自动微生物样本处理中的预处理(采用旋转搅拌混匀液化)更加安全可靠。6、本技术能够与微生物样本划线接种装置(专利号:ZL201420476186.3)配合使用,使微生物样本预处理、划线接种、分离菌落全过程实现自动化一体化操作,快速高效,取代手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的搅拌棒手柄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的搅拌棒手柄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4位图1中的搅拌棒手柄的仰视图。图5为图1中的液化器盖的俯视图。图6为搅拌棒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7为图6中的搅拌棒的侧视图。图8为搅拌棒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9为图8中的搅拌棒的俯视图。图10为液化器杯的剖面图。图11为图10中的液化器杯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揽摔棒手柄2_液化器盖 3_揽摔棒4-液化器杯 5-搅拌棒上端6-多边形插孔7-透气孔8-中间孔 9-结合凹槽10-样本量刻度标志11-结合凸起12-搅拌叶13-搅拌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不ο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包括搅拌棒手柄1、液化器盖2、搅拌棒3和液化器杯4。搅拌棒3为旋转式的,搅拌棒3穿过液化器盖2与搅拌棒手柄1相结合,液化器盖2与液化器杯4固定结合,搅拌棒手柄1带动搅拌棒3在液化器杯4内旋转搅拌样本从而加速样本液化匀质。在使用时,打开液化器盖2,样本进入液化器杯4,将液化器盖2与液化器杯4结合密封后放入仪器中,由机械臂拨动搅拌棒手柄1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3旋转,以搅拌混匀液化器杯4中的样本。图2-4显示了搅拌棒手柄1的结构,如图可见,搅拌棒手柄1的底面中心有多边形插孔6,优选地,多边形插孔6位于搅拌棒手柄1的底面的中心处。多边形插孔6用于紧密嵌入搅拌棒3上端的搅拌棒上端5,使两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体,因此,搅拌棒3在机械手驱动搅拌棒手柄1进行高速搅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位移而脱落。图5显示了液化器盖2的俯视图,液化器盖2上具有中间孔8以供搅拌棒3的搅拌棒上端5穿过,并且搅拌棒3在中心孔8内可以顺畅地旋转。优选地,搅拌棒3为对称设计,以中心的中心柱为中心对称,搅拌棒3下端为中心对称的两片以上搅拌叶12,搅拌混匀不同的样本会用到不同的搅拌叶12,比如混匀尿,体液等液态样本时,使用单柱形的搅拌叶12,如图6-7所示,图6显示了单柱形搅拌叶12的正视图,图7显示了单柱形的搅拌叶12的侧视图。搅拌混匀痰液、粪便等半固态或胶体样本时,使用带切割分离的搅拌叶12,如图8-9所示。图8显示了带切割分离的搅拌叶12的正视图,图9显示了带切割分离的搅拌叶12的俯视图。与图6-7所示的单柱形的搅拌叶12不同的是,带切割分离的搅拌叶12的棒身上围绕设置有锥形搅拌齿13,搅拌齿13可在棒身上设置多层。优选地,液化器盖2还开有多个透气孔7,大大防止因密闭容器造成的大气压差而阻碍液体流出。透气孔7用来导通液化器杯4内与外部大气,使得液化器杯4的杯底被压破时,杯内液体可以顺畅地流出(一般流入加样装置的液槽中,以准备进行划线)。透气孔7可以均匀围绕所述中间孔8设置。优选地,液化器盖2侧边带有结合凹槽9,结合凹槽9主体部分为沿着液化器盖的圆周,且具有朝下的开口。对应地,在液化器杯4的上端两侧内壁设置有对称的结合凸起11,结合凸起11可以从结合凹槽9的朝下的开口处插入结合凹槽9中。再固定液化器杯4并顺时针旋转液化器盖2,使结合凸起11进入结合凹槽9的横向凹槽,藉由摩擦力的作用紧密结合。从而使得液化器盖2以卡扣的形式与液化器杯4结合成为一个可内部自由旋转搅拌的整体。优选地,液化器盖2两侧边对称设有两个结合凹槽9,相应地,液化器杯4的侧壁对应设有两个结合凸起11。图10显示了液化器杯的剖面图,图11显示了液化器杯的立体图,其中显示了结合凸起11的形状和位置。优选地,液化器杯4由透明材料制成,外部设有样本量刻度标志10,方便操作人员加样配液时能按比例标准化进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包括:液化器杯(4)、液化器盖(2)、搅拌棒(3)和搅拌棒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3)的搅拌棒上端(5)穿过液化器盖(2)中心的中间孔(8)与搅拌棒手柄(1)底面中心的多边形插孔(6)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器盖(2)上开有多个透气孔(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搅拌式微生物样本液化装置,包括:液化器杯(4)、液化器盖(2)、搅拌棒(3)和搅拌棒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3)的搅拌棒上端(5)穿过液化器盖(2)中心的中间孔(8)与搅拌棒手柄(1)底面中心的多边形插孔(6)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斌曾永晶李立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珊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