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7698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包括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转轴6、阳极板7、刮刀8,所述阴极导电柱1与阴极板2紧密贴合,所述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刮刀8、阳极板7分别有多组,依次串接在转轴6上,所述刮刀8与阳极板7之间设有中心限位扶正块3,所述阴极板2绕转轴6转动,在阴极导电柱1的侧部安装有顶丝4,所述阴极导电柱1将电流导入阴极板2,在阴极板2转动过程中,所述刮刀8贴合紧密划过阴极板2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没有电刷的情况下给转动的阴极板输入电流的问题,有利于最大限度缩小极间距,提高阴极板刮垢和除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水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
技术介绍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近期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水垢控制技术,并且已经开发出了越来越多样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但已经投入实际应用的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除垢效果不好,结在极板表面的垢不容易被刮干净,容易在结垢面上生成硬垢等问题,极板间距的设置也受到很大限制。在电化学水处理领域,电刷作为良好的导电部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然而,由于刮垢除垢装置中的阴极板处于不断地旋转状态,经常会出现电刷接触不良甚至断开的情况,如何在电刷出现异常或者没有电刷的情况下确保阴极板的正常工作,给转动的阴极板输入电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装置,以提高电化学除垢装置的刮垢和除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提高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刮垢和除垢效果: 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包括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转轴6、阳极板7、刮刀8,关键是,所述阴极导电柱1与阴极板2紧密贴合,所述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刮刀8、阳极板7分别有多组,依次串接在转轴6上,所述刮刀8与阳极板7之间设有中心限位扶正块3,所述阴极板2绕转轴6转动,在阴极导电柱1的侧部安装有顶丝4,所述阴极导电柱1将电流导入阴极板2,在阴极板2转动过程中,所述刮刀8贴合紧密划过阴极板2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 本专利技术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还包括轴承5、底部限位块9及限位螺杆10,所述轴承5与转轴6垂直设置,所述限位螺杆10固定安装在轴承5的一端,底部限位块9设于相邻的两块刮刀8之间,并串接在限位螺杆10上。所述中心限位扶正块3紧密贴合在阳极板7与刮刀8之间,中心扶正块3与刮刀8的厚度之和决定了阴极板与阳极板的间距。所述阴极导电柱1与阴极接线铜排13连接,所述阳极板7与阳极接线铜排14连接,并通过开关电源15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是:1)实现了在没有电刷情况下,将电流均匀地输送到每一块转动的阴极板。2)可以最大限度缩小极间距,达到降低电解能耗和提高除垢效率的目的。3)两端被扶正限位的刮刀能够更好的紧贴阴极板表面,实现了在阴极板低速旋转过程中提高刮垢效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阴极接线柱2、阴极板3、中心限位扶正块 4、顶丝5、轴承6、转轴 7、阳极板8、刮刀9、底部限位块 10、限位螺杆11、电化学反应室12、进水分配室 13、阴极接线铜排14、阳极接线铜排15、开关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包括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转轴6、阳极板7、刮刀8,其中阴极导电柱1与阴极板2紧密贴合,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刮刀8、阳极板7分别有多组,依次串接在转轴6上,刮刀8与阳极板7之间设有中心限位扶正块3,阴极板2绕转轴6转动,在阴极导电柱1的侧部安装有顶丝4,阴极导电柱1将电流导入阴极板2,在阴极板2转动过程中,刮刀8贴合紧密划过阴极板2的表面。在运行过程中,待处理的水通过进水分配室12均匀进入电化学反应室11的极板之间流过,并在反应室发生电化学反应,水垢、生物粘泥、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悬浮颗粒物在电化学反应及电场作用下附着在阴极板表面。在电化学反应室11内,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阳极板7、刮刀8有多组,按照附图有序排列,并串接在转轴6上。多组阴极导电柱1与阳极板7分别与相应的阴极板接线铜排13和阳极板接线铜排14连接。本专利技术中,阴极板2与阴极导电柱1紧密贴合,开关电源15通过铜排将电流输送给所有阴极接线柱和阳极板,阴极接线柱再将电流输送给所有阴极板,保证了电刷接触不良或者断开时阴极板2仍能够正常工作。刮刀8紧贴阴极板2表面,在转轴6带动阴极板2低速旋转过程中,将附着在阴极板8表面的水垢及其他附着物彻底刮干净。中心限位扶正块3套在转轴6上,且紧密卡在阳极板7与刮刀8之间,这样对阳极板7与刮刀8起着扶正与限位作用。中心限位扶正块3与刮刀8的厚度之和决定了阴极板与阳极板的间距。顶丝4将串在转轴6上的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中心限位扶正块3、阳极板7、刮刀8紧密贴合在一起,转轴6只带动阴极板2转动,其他阴极接线柱1、阳极板7、刮刀8、中心限位扶正块3都不动。本专利技术中,底部限位块9卡在相邻两块刮刀8之间,并用限位螺杆10串起来,底部限位块9的厚度由相邻两块阴极板的间距决定。本专利技术中,中心限位扶正块3、底部限位块9以及顶丝4的限位、紧固作用,使得本专利技术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最大限度缩小极间距,提高阴极板刮垢和除垢效果。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包括阴极导电柱(I)、阴极板(2)、转轴(6)、阳极板(7)、刮刀(8),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导电柱(I)与阴极板(2)紧密贴合,所述阴极导电柱(I)、阴极板(2)、刮刀(8)、阳极板(7)分别有多组,依次串接在转轴(6)上,所述刮刀(8)与阳极板(7)之间设有中心限位扶正块(3),所述阴极板(2)绕转轴(6)转动,在阴极导电柱(I)的侧部安装有顶丝(4),所述阴极导电柱(I)将电流导入阴极板(2),在阴极板(2)转动过程中,所述刮刀(8 )贴合紧密划过阴极板(2 )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5)、底部限位块(9)及限位螺杆(10),所述轴承(5)与转轴(6)垂直设置,所述限位螺杆(10)固定安装在轴承(5)的一端,底部限位块(9)设于相邻的两块刮刀(8)之间,并串接在限位螺杆(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限位扶正块(3)紧密贴合在阳极板(7)与刮刀(8)之间,中心扶正块(3)与刮刀(8)的厚度之和决定了阴极板与阳极板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导电柱(I)与阴极接线铜排(13)连接,所述阳极板(7)与阳极接线铜排(14)连接,并通过开关电源(15)供电。【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包括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转轴6、阳极板7、刮刀8,所述阴极导电柱1与阴极板2紧密贴合,所述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刮刀8、阳极板7分别有多组,依次串接在转轴6上,所述刮刀8与阳极板7之间设有中心限位扶正块3,所述阴极板2绕转轴6转动,在阴极导电柱1的侧部安装有顶丝4,所述阴极导电柱1将电流导入阴极板2,在阴极板2转动过程中,所述刮刀8贴合紧密划过阴极板2表面。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没有电刷的情况下给转动的阴极板输入电流的问题,有利于最大限度缩小极间距,提高阴极板刮垢和除垢效果。【IPC分类】C02F1/461, C02F1/46【公开号】CN105329985【申请号】CN201510876830【专利技术人】张旭辉, 诸建军 【申请人】卫士循环水处理(北京)有限公司【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阴极刮垢除垢装置,包括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转轴(6)、阳极板(7)、刮刀(8),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导电柱(1)与阴极板(2)紧密贴合,所述阴极导电柱(1)、阴极板(2)、刮刀(8)、阳极板(7)分别有多组,依次串接在转轴(6)上,所述刮刀(8)与阳极板(7)之间设有中心限位扶正块(3),所述阴极板(2)绕转轴(6)转动,在阴极导电柱(1)的侧部安装有顶丝(4),所述阴极导电柱(1)将电流导入阴极板(2),在阴极板(2)转动过程中,所述刮刀(8)贴合紧密划过阴极板(2)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辉诸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卫士循环水处理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