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嘉德专利>正文

**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29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皮带输送机的调偏装置,由下支架(6),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转动的上支架(5),固定在上支架(5)上直辊(3),在上支架(5)上的锥辊(1),在上支架(5)的下方托轮轴(8),托轮(10),滑板(9)组成,主要用于当输送带跑偏时对输送带自动纠偏,保证输送带平稳运行,保护机件及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纠偏效果明显可靠,为一种较实用的调偏托辊结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为皮带输送机构的调偏(纠偏)装置。皮带输送机一般输送距离较长,在运行中经常产生偏心或蛇形运行,严重时造成机械损坏,运送物料溢漏,胶带擦伤撕裂造成损失,传统的皮带输送机采用在可转动的上支架上的两侧安装有两个直辊对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进行纠偏,由于两侧直辊上各点的线速度与输送皮带的运行速度相同,当皮带发生偏心时,不能产生一个明显的推动皮带回位的纠偏力,在使用过程中,纠偏效果不明显,易损伤皮带或机件。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在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当皮带偏心时能产生一个明显纠偏力使皮带回复到正常位置的托辊结构。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这样的,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固定在上支架(5)上中部的直辊(3)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托辊,在上支架(5)上直辊(3)的两侧上支架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在上支架(5)的斜面下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上支架的托轮轴(8),在每一托轮轴的下方有可保证上支架(5)在调偏时可沿迥转机构(4)定轴迥转并保证托轮轴有效支撑上支架的托轮(10),在托轮(10)的下方为可对上支架迥转幅度进行限制的滑板(9)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下托辊,在上支架(5)两侧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所述的上支架(5)的斜度(11)与水面方向间的夹角为7---30°。所述的限制滑板(9)限制上支架的最大迥转角度OA’与OA之间的夹角为20°。每一个托轮轴(8)下安装有一个托轮(10)。所述的滑板(9)为两端弯形向上的滑板(9)。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效果是这样的,由于在上支架的两侧安装锥辊,锥辊表面沿轴线方向各点的线速度不相等,锥辊作为支撑胶带运行的被动件,在锥辊表面的某一点(或某一切面)线速度必与胶带运行速度相等,设此点在两个锥辊上的K1,K2点,则K1,K2点处的胶带与辊筒表面的相对滑动量等于零,沿两锥辊小端方向的相对滑动量逐渐增加,其摩擦力的分布如图5阴影所示,当胶带处于B点正常位置,两侧锥辊的摩擦力大小相等,F1=F2,此二力以迥转中心O所形成的转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两锥辊处于OA线上的动平衡状态,当胶带偏移至B’位置时,两侧锥辊摩擦力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如图6,此时右侧锥辊摩擦力大于左侧锥辊摩擦力,即合力F’2>F’1,二力差值所形成的迥转力矩促使上支架迥转一个相应的角度,使两侧锥辊处于OA’线上,与此同时两侧锥辊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发生改变,把F’2和F’1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则胶带在分力GN和EM的作用下返回到B点的正常位置。达到自动调心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托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托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平衡位置托辊力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皮带偏心位置的托辊力的分解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的,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固定在上支架(5)上中部的直辊(3)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托辊,在上支架(5)上直辊(3)的两侧上支架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在上支架(5)的斜面下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上支架的托轮轴(8),在每一托轮轴的下方有可保证上支架(5)在调偏时可沿迥转机构(4)定轴迥转并保证托轮轴有效支撑上支架的托轮(10),在托轮(10)的下方为可对上支架迥转幅度进行限制的滑板(9)。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下托辊,在上支架(5)两侧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所述的上支架(5)的斜度(11)与水面方向间的夹角为25°。所述的限制滑板(9)限制上支架的最大迥转角度OA’与OA之间的夹角为20°。每一个托轮轴(8)下安装有一个托轮(10)。所述的滑板(9)为两端弯形向上的滑板(9),锥辊锥度为1∶7,下托辊上支架(5)的斜度(11)为7°,下托辊上支架迥转角度为±20°,(2)为锥辊轴承座。权利要求1.一种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固定在上支架(5)上中部的直辊(3)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在上支架(5)上直辊(3)的两侧上支架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在上支架(5)的斜面下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上支架的托轮轴(8),在每一托轮轴的下方有可保证上支架(5)在调偏时可沿迥转机构(4)定轴迥转并保证托轮轴有效支撑上支架的托轮(10),在托轮(10)的下方为可对上支架迥转幅度进行限制的滑板(9),上支架(5)有一个向上的斜度(11)。2.一种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在上支架两侧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架(5)的斜度(11)与水面方向间的夹角为7---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制滑板(9)限制上支架的最大迥转角度OA’与OA之间的夹角为2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托轮轴(8)下安装有一个托轮(1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9)为两端弯形向上的滑板(9)。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皮带输送机的调偏装置,由下支架(6),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转动的上支架(5),固定在上支架(5)上直辊(3),在上支架(5)上的锥辊(1),在上支架(5)的下方托轮轴(8),托轮(10),滑板(9)组成,主要用于当输送带跑偏时对输送带自动纠偏,保证输送带平稳运行,保护机件及输送带。本技术结构合理,纠偏效果明显可靠,为一种较实用的调偏托辊结构。文档编号B65G39/10GK2249226SQ95218479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郭嘉德, 郭嘉喜 申请人:郭嘉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固定在上支架(5)上中部的直辊(3)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在上支架(5)上直辊(3)的两侧上支架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在上支架(5)的斜面下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上支架的托轮轴(8),在每一托轮轴的下方有可保证上支架(5)在调偏时可沿迥转机构(4)定轴迥转并保证托轮轴有效支撑上支架的托轮(10),在托轮(10)的下方为可对上支架迥转幅度进行限制的滑板(9),上支架(5)有一个向上的斜度(11)。2.一种由下支架(6),固定在下支架(6)上的迥转机构(4),可沿迥转机构定轴转动的上支架(5)组成的迥转式双向自动调心上(下)托辊,其特征在于在上支架两侧的斜面上方各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进行调偏的锥辊(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嘉德郭嘉喜
申请(专利权)人:郭嘉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