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880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包括实现第二道锁的锁勾,所述锁勾的一端具有弯钩,所述锁勾远离所述弯钩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锁勾靠近所述弯钩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弯钩弯向的反侧,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行程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手柄设置在锁勾且靠近弯钩的一端,并使得手柄在转动行程中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从而避免了手柄与发动机罩盖发生干涉的缺陷;同时,较现有技术中的弯钩与手柄单独设置相比,结构更加简单紧凑,空间占用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罩盖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罩盖通过锁紧机构锁止,锁紧机构通常包括两道锁,其中第二道锁作为第一道锁的保护机构,是为了避免第一道锁不小心被解锁后、发动机罩盖被风吹起,遮挡驾驶员视线,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发动机罩盖锁紧机构如图1所示,第一道锁在锁紧时,锁杆1’向靠近锁扣2’的一侧移动,并进入锁扣2’的条形锁孔21’中,锁扣2’在锁杆1’的作用力下逆时针转动,同时条形锁孔21’置于水平,即将锁杆1’锁止在条形锁孔21’内;第二道锁是通过旋转铰接于车体的锁勾3’与锁杆1’挂接,以降低第一道锁失效后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然而,上述的结构中,如图2所示,锁勾3’包括弯钩31’和手柄32’,弯钩和手柄分别设于铰接点0’的两侧,在旋转过程中,手柄32’靠近发动机罩盖一端容易与发动机罩盖的内壁发生干涉,导致发动机罩盖漆面损伤,从而发生锈蚀,降低汽车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可避免与发动机罩盖的摩擦,并简化了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包括实现第二道锁的锁勾,所述锁勾的一端具有弯钩,所述锁勾远离所述弯钩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锁勾靠近所述弯钩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弯钩弯向的反侧,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行程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优选地,所述锁勾开设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均翻边并形成安装平面,所述手柄焊接于两所述安装平面。优选地,所述手柄还包覆塑料包扣。优选地,所述锁勾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锁勾的周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锁勾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车体抵靠,以使所述锁勾向远离所述锁杆的一侧旋转时处于预设位置。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包括实现第二道锁的锁勾,所述锁勾的一端具有弯钩,所述锁勾远离所述弯钩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锁勾靠近所述弯钩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弯钩弯向的反侧,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行程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手柄设置在锁勾且靠近弯钩的一端,并使得手柄在转动行程中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从而避免了手柄与发动机罩盖发生干涉的缺陷;同时,较现有技术中的弯钩与手柄单独设置相比,结构更加简单紧凑,空间占用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盖锁紧机构的锁止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锁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锁勾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紧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1-2中:1’ -锁杆;2’ -锁扣;21’ -条形锁孔;3’ -锁勾;31’ -弯钩;32’ -手柄。图3-4中:10-锁勾;11_弯钩;12_缺口 ; 13-安装平面;14-加强筋;15_限位板;20-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结合固3-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包括实现第二道锁的锁勾1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做出了如下技术改进:锁勾10的一端具有弯钩11,锁勾10远离弯钩11的一端与车体铰接,锁勾10靠近弯钩11的一端设有手柄20,手柄20设于弯钩11弯向的反侧,且手柄20的转动行程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手柄设置在锁勾且靠近弯钩的一端,并使得手柄在转动行程中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从而避免了手柄与发动机罩盖发生干涉的缺陷;同时,较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的弯钩和手柄相比,结构更加简单紧凑,空间占用更小。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手柄20与锁勾10的连接结构为:锁勾10开设缺口 12,缺口12的两侧均翻边并形成安装平面13,手柄20分别焊接于两安装平面。此方案连接结构简单,同时,手柄设置为中空结构,由此可降低锁紧机构的重量,有利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且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在锁紧或解锁过程中、由于手柄上的毛刺造成划伤,优选在手柄上包覆塑料包扣,塑料包扣将毛刺遮盖,以减小伤害。由于锁勾为板状结构,为了增加其强度,优选在锁勾上设置加强筋14,加强筋优选条形筋,且加强筋沿锁勾的周向延伸,此方案使得锁勾的强度更加均匀。当锁勾脱出锁杆时,锁勾在重力作用下会下垂,以至于在锁紧时不方便拿取,考虑上述因素,优选在锁勾上设置限位板15,并将限位板15与车体抵靠,以使锁勾向远离锁杆的一侧旋转时处于预设位置,此方案可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锁勾锁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包括实现第二道锁的锁勾,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勾的一端具有弯钩,所述锁勾远离所述弯钩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锁勾靠近所述弯钩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弯钩弯向的反侧,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行程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至-^?JHL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勾开设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均翻边并形成安装平面,所述手柄焊接于两所述安装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覆塑料包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勾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锁勾的周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勾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车体抵靠,以使所述锁勾向远离锁杆的一侧旋转时处于预设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包括实现第二道锁的锁勾,所述锁勾的一端具有弯钩,所述锁勾远离所述弯钩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锁勾靠近所述弯钩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弯钩弯向的反侧,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行程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手柄设置在锁勾且靠近弯钩的一端,并使得手柄在转动行程中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从而避免了手柄与发动机罩盖发生干涉的缺陷;同时,较现有技术中的弯钩与手柄单独设置相比,结构更加简单紧凑,空间占用更小。【IPC分类】B62D25/12, E05C19/12【公开号】CN205025250【申请号】CN201520709904【专利技术人】冯怡晨, 俞燕, 史富强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罩盖的锁紧机构,包括实现第二道锁的锁勾,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勾的一端具有弯钩,所述锁勾远离所述弯钩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锁勾靠近所述弯钩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弯钩弯向的反侧,且所述手柄的转动行程的最高点低于发动机罩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怡晨俞燕史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