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玮专利>正文

智能鼓棒以及智能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5758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鼓棒,包括:运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鼓棒的运动数据;位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所述智能鼓棒相对于超始点的位置;敲击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检测所述智能鼓棒是否触发了敲击动作;鼓点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敲击检测模块检测到敲击动作后生成与所述智能鼓棒当前位置对应的鼓点信号;以及鼓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与所述智能鼓棒网络相连的电子设备以输出与所述鼓点信号对应的鼓声。上述的智能鼓棒可克服现有的架子鼓体积大移动不便,练习不便的问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智能鼓棒的智能鼓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鼓棒以及智能鼓系统
技术介绍
架子鼓是一种舞台现场演出常见的乐器,深受演唱者与听众喜爱。然而,现有的架子鼓体积较大,移动不变,一般只能专门放置在特定的场所。这给人们使用架子鼓演奏带来了不便。尤其是在进行练习时,练习者需要去专门的场所,相当不便。此外,在非演出场合,架子鼓的声音还会造成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鼓棒以及智能鼓系统,其可克服现有的架子鼓体积大移动不便,练习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鼓棒,包括:运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鼓棒的运动数据;位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所述智能鼓棒相对于超始点的位置;敲击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检测所述智能鼓棒是否触发了了敲击动作;鼓点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敲击检测模块检测到敲击动作后生成与所述智能鼓棒当前位置对应的鼓点信号;以及鼓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与所述智能鼓棒网络相连的电子设备以输出与所述鼓点信号对应的鼓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智能鼓棒还包括:校对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外部电子设备发送的校对信号后采集所述智能鼓棒的运动数据,判断智能鼓棒是否完成了所述校对信号指定的动作,若是,则将所述智能鼓棒完成所述指定动作后的终点作为所述起始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点发送模块用于采用蓝牙方式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与所述智能鼓棒配对的蓝牙耳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与所述智能鼓棒配对的移动电子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一个效果器,用于根据所述鼓点信号处理成具有特定音效的音频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一个与所述智能鼓棒配对的蓝牙转接器,所述蓝牙转接器包括标准耳机插线端子。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智能鼓系统还包括:振动反馈模块,用于在所述敲击检测模块检测到敲击动作后输出振动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鼓系统,包括:智能鼓棒、第一智能鼓点设备以及第二智能鼓点设备;所述智能鼓棒包括:运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鼓棒的运动数据;位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所述智能鼓棒相对于超始点的位置;敲击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检测所述智能鼓棒是否触发了了敲击动作; 鼓点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敲击检测模块检测到敲击动作后生成与所述智能鼓棒当前位置对应的鼓点信号;以及鼓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与所述智能鼓棒网络相连的电子设备以输出与所述鼓点信号对应的鼓声;所述第一智能鼓点设备用于在检测到预定的震动模式后生成第一鼓点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鼓点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智能鼓点设备用于在检测到预定的震动模块后生成第二鼓点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鼓点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鼓棒、第一智能鼓点设备、以及第二智能鼓点设备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智能鼓系统还包括:蓝牙转接器,所述蓝牙转接器包括标准耳机插线端子,所述蓝牙转接器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智能鼓棒组合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鼓棒还包括:校对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外部电子设备发送的校对信号后采集所述智能鼓棒的运动数据,判断智能鼓棒是否完成了所述校对信号指定的动作,若是,则将所述智能鼓棒完成所述指定动作后的终点作为所述起始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鼓棒、第一智能鼓点设备以及第二智能鼓点设备的配合,可以完整的生成架子鼓中各组件所对应的鼓点信号用于输出对应的架子鼓声效。相比于传统的实体架子鼓,上述的智能鼓系统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且无噪音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练习者用于练习架子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架子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鼓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鼓系统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鼓棒的模块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鼓棒计算当前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鼓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架子鼓的结构不意图。如图1所不,架子鼓100包括:立式通鼓11、节奏镲12、通鼓13、军鼓14、地鼓15、踩镲16、以及吊镲17。其中,地鼓15以及踩镲16是通过脚踩压踏板激活发声,其余的组件都是通过鼓棒敲击发声。参阅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鼓系统20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智能鼓系统200包括:智能鼓棒20、蓝牙转接器21、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2以及第二智能鼓点设备23。智能鼓棒20包括手柄201以及鼓锤202。鼓锤202形成在手柄201的第一端。手柄201的第二端内可以形成螺孔(图未示)。蓝牙转接器21大体上呈现圆柱形,其包括第一端211与第二端212。第一端211上设有音频插线端子(例如标准的3.5mm音频插线端子)213,而且在第一端211上还形成有与手柄201第二端的螺孔对应的外螺纹。也就是说,蓝牙转接器21可以通过螺纹孔的方式组合至智能鼓棒20上。此外,蓝牙转接器21的第二端212内也可形成有螺孔(图未示)Ο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在手柄201的第二端形成外螺纹,而在蓝牙转接器21的第一端211上形成螺纹,然后手柄201可以与蓝牙转接器21相互连接固定。进一步地,除了螺纹连接之外的其他固定方式,例如,磁铁吸附固定、卡扣机构等也可以应用于蓝牙转接器21与智能鼓棒20之间的连接。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2大体上呈现圆柱形,其包括第一端221与第二端222。第一端221上形成有与蓝牙转接器21第二端212内的螺孔匹配的外螺纹,从而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2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至蓝牙转接器21上。第二端222上也可以形成有螺孔(图未示)。第二智能鼓点设备23结构与第一智能鼓点设备相似,也包括第一端231与第二端232。第一端231上形成有与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2第二端222内的螺孔匹配的外螺纹,从而第二智能鼓点设备22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3上。当智能鼓棒20、蓝牙转接器21、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2以及第二智能鼓点设备23相互组合至一起时,即形成如图3所示的一体式结构。此外,可以理解,以上各部件上的螺纹以及螺纹孔的尺寸均可相同,如此,智能地鼓棒20、蓝牙转接器21、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2以及第二智能鼓点设备23的组合顺序就可以随意变换了,或者拿掉部分组件。例如,不同于图3所示的顺序,第一智能鼓点设备22可以直接与智能鼓棒20之间连接。或者,智能鼓系统200也可不包括蓝牙转接器21,或者只包括一个智能鼓点设备。参阅图4,智能鼓棒20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鼓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智能鼓棒的运动数据;位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所述智能鼓棒相对于超始点的位置;敲击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检测所述智能鼓棒是否触发了了敲击动作;以及鼓点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敲击检测模块检测到敲击动作后生成与所述智能鼓棒当前位置对应的鼓点信号;以及鼓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鼓点信号发送给与所述智能鼓棒网络相连的电子设备以输出与所述鼓点信号对应的鼓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玮
申请(专利权)人:林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