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勇专利>正文

一种皮肤听声装置及其听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5476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皮肤听声装置及其听声方法。该皮肤听声装置包括麦克风、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同频同振幅电脉冲信号的第一转换单元、脉冲输出端、电源、开关和用于驱动脉冲输出端的电极振动的振动摩擦单元,脉冲输出端包括正、负电极,脉冲输出端的至少一个电极与振动摩擦单元串接,电源为第一转换单元供电,麦克风、第一转换单元和脉冲输出端依次串接,电源、开关和振动摩擦单元依次串接,脉冲输出端的电极在使用时接触皮下有耳大神经的皮肤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利用皮肤导电作用将声波电脉冲信号转换为神经生物脉冲信号,利用摩擦作用将神经生物脉冲信号的振幅放大;听声方法明显区别于骨传导振动听声方法和其他皮肤传导方式听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听声装置和听声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医学领域中,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生于外耳道、中耳的传导声音部分的耳聋是传导性耳聋;发生于内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感音和神经部分的耳聋是感音性耳聋;在传导部分和感觉神经部分都有异常的耳聋是混合性聋。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的耳聋患者根据其病因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或者通过佩戴助听器,植入植入式听觉装置等都能够取得一定的康复效果,其中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一般只能采用植入植入式听觉装置的方法获得听力。植入式听觉装置包括振动声桥、骨锚式助听器、人工耳蜗和听觉脑干植入。振动声桥是把声音转化为机械振动,并传送到中耳结构(如听骨链)或直接传送到内耳,从而产生听觉。振动声桥包括体外部分和植入部分,体外部分叫做音频处理器,包括麦克风、电池和电子装置,植入部分包括内部线圈、磁体、导体连线和浮动式传感器(FMT)。电子装置把声音转换为信号,信号穿过皮肤传递至内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肤听声装置,包括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音频电信号的麦克风(1)、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同频同振幅电脉冲信号的第一转换单元(2)、用于输出电脉冲信号的脉冲输出端(3)和电源(4),所述脉冲输出端(3)包括正、负电极,所述麦克风(1)、第一转换单元(2)和脉冲输出端(3)依次串接,所述电源(4)为第一转换单元(2)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5)和用于驱动脉冲输出端(3)的电极振动的振动摩擦单元(6),所述电源(4)、开关(5)和振动摩擦单元(6)依次串接,所述脉冲输出端(3)的至少一个电极与振动摩擦单元(6)串接,所述脉冲输出端(3)的电极在使用时接触皮下有耳大神经的皮肤表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勇
申请(专利权)人:汪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