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OTO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暖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40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地对就座构件进行加热的暖便座。具体为,暖便座具备:就座构件,其具有就座部、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和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底壁构件,与该就座构件接合;便座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就座构件的就座部的背面侧;及支撑构件,位于形成在所述就座构件及所述底壁构件之间的中空空间内,介由所述便座加热单元来支撑所述就座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具有第一突出部,其从所述支撑构件的基体部突出且与所述便座加热单元相对,由该第一突出部、所述就座部、所述内周侧部和所述基体部所划分形成的空间的体积小于所述中空空间内的剩余空间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部具有支撑构件的暖便座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暖便座,其具有由形成便座表面的就座构件和形成便座底面的底壁构件这两个构件构成的便座,在就座构件的就座面的背面贴有作为热源的加热器。在这样的暖便座中存在如下便座结构,在就座构件与底壁构件之间具备载荷承受部,其具有与就座构件相离且相对的载荷支撑体,以便经得住使用者就座时产生的载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3-236653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便座结构虽然在就座构件与载荷支撑体之间具有发挥隔热层作用的空气层,抑制加热器发出的热传递到底壁构件侧,但是即便如此,来自加热器的热也会向空气层散发,因此无法高效地对就座构件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前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进行的,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地对就座构件进行加热的暖便座。本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暖便座,具备:就座构件,其具有就座部、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和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底壁构件,与该就座构件接合;便座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就座构件的就座部的背面侧;及支撑构件,位于形成在所述就座构件及所述底壁构件之间的中空空间内,介由所述便座加热单元来支撑所述就座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具有第一突出部,其从所述支撑构件的基体部突出且与所述便座加热单元相对,由该第一突出部、所述就座部、所述内周侧部、所述基体部所划分形成的空间的体积小于所述中空空间内的剩余空间的体积,由此解决了前述的课题。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暖便座具备支撑构件,其位于在就座构件及底壁构件之间形成的中空空间内,且介由便座加热单元来支撑就座构件,所以在就座时就座构件挠曲而与支撑构件抵接时,支撑构件对作用于就座部的载荷进行支撑,因此,与无支撑构件的场合相比,不仅能够增加对于就座的支撑强度,而且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特有的效果。S卩,根据本技术方案1所涉及专利技术的暖便座,由于由第一突出部、就座部、内周侧部和基体部所划分形成的空间的体积小于中空空间内的剩余空间的体积,所以在最容易与使用者接触的就座构件内周侧,便座加热单元发出的热向中空空间的散发变少,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就座构件进行加热。本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暖便座构成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构件还具有突出部,其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比的外周侧从所述支撑构件的基体部突出且与所述便座加热单元相对,由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就座部、所述内周侧部、所述基体部构成的空间的体积小于由多个所述突出部、所述就座部、所述基体部构成的空间的体积以及由所述外周侧部和多个所述突出部中的离所述外周侧部最近的第二突出部、所述就座部、所述基体部构成的空间的体积,由此解决了前述的课题。根据本技术方案2所涉及专利技术的暖便座,在可获得技术方案1所涉及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支撑构件还具有突出部,其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比的外周侧从支撑构件的基体部突出且与便座加热单元相对,所以多个突出部对就座构件进行支撑,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对于使用者就座的支撑强度。 此外,由于由第一突出部、就座部、内周侧部和基体部构成的空间的体积小于由多个突出部、就座部、基体部构成的空间的体积以及由外周侧部和多个突出部中的离外周侧部最近的第二突出部、就座部、基体部构成的空间的体积,所以在最容易与使用者接触的就座构件内周侧,便座加热单元发出的热向中空空间的散发变少,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就座构件进行加热。本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暖便座构成的基础上,所述内周侧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距离比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距离短,由此解决了前述的课题。根据本技术方案3所涉及专利技术的暖便座,在可获得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涉及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内周侧部与第一突出部的距离比外周侧部与第一突出部的距离短,所以第一突出部更加靠近最容易与使用者接触的就座构件内周侧,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对于使用者就座的支撑强度。本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暖便座构成的基础上,所述内周侧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距离、多个所述突出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周侧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距离随着朝向所述外周侧部侧而增大,由此解决了前述的课题。根据本技术方案4所涉及专利技术的暖便座,在可获得技术方案2所涉及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内周侧部与第一突出部的距离、多个突出部之间的距离、外周侧部与第二突出部的距离随着朝向外周侧部侧而增大,所以在最容易与使用者接触的就座构件内周侧,便座加热单元发出的热向中空空间的散发变少,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就座构件进行加热。根据本专利技术,与无支撑构件的场合相比,不仅能够增加对于就座的支撑强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对就座构件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暖便座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要部放大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中的A-A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200-暖便座;110、210-就座构件;111、211_就座部;112、212_内周侧部;112a、212a-内周侧接合面;112b、212b-内周侧内壁;113、213_外周侧部;113a、213a-外周侧接合面;113b、213b-外周侧内壁;120、220_底壁构件;121、221_底面部;122、222_内周凸部;123,223-外周凸部;130、230_便座加热单元;131_线状发热体;132_间隔件;133_热扩散片;134-固定片;140、240_支撑构件;141、241-水平基体部(基体部);142、242_垂下部;142a、242a-垂下部;142b、242b_垂下部;142c、242c_垂下部;242d_垂下部;143、243_突出部;143a、243a-第一突出部;243b_第二突出部;T_大便器;V-中空空间;dh-间隔件与线状发热体的距离;ds-间隔件与突出部上端的距离;Hh-线状发热体的厚度;Hs-间隔件的高度;Ws-间隔件的宽度;W-突出部的宽度;H1-突出部的高度;H2-垂下部的高度。【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暖便座100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暖便座100的外观立体图,温暖使用者臀部的暖便座100呈环状,放置在大便器T的前方。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暖便座100具备就座构件110和底壁构件120。就座构件110具有:就座部111,构成使用者就座的面;及侧部,构成从该就座部111平滑地连续的就座构件110的侧面(内周侧的内周侧部112及外周侧的外周侧部113),就座构件110具有可挠性。另外,底壁构件120具有:底面部121,与大便器T相对;内周凸部122,与设置在内周侧部112底面的大致水平的内周侧接合面112a相对;及外周凸部123,与设置在外周侧部113的大致水平的外周侧接合面113a相对。而且,内周侧接合面112a与内周凸部122、以及外周侧接合面113a与外周凸部123分别接合,从而就座构件110与底壁构件120接合。 由此,在就座构件110与底壁构件120之间形成有中空空间V。此外,在就座构件110的就座部111的背面贴有便座加热单元130,通过其自身加热从而介由就座部111对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暖便座,具备:就座构件,其具有就座部、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和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底壁构件,与该就座构件接合;便座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就座构件的就座部的背面侧;及支撑构件,位于形成在所述就座构件及所述底壁构件之间的中空空间内,介由所述便座加热单元来支撑所述就座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具有第一突出部,其从所述支撑构件的基体部突出且与所述便座加热单元相对,由该第一突出部、所述就座部、所述内周侧部、所述基体部所划分形成的空间的体积小于所述中空空间内的剩余空间的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田猛
申请(专利权)人:TOT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