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3364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方法,包括:当终端尝试进行多媒体通话时,通过转发服务器转发路径以默认码率转发视频,进行点对点穿越测试,根据穿越测试结果判定是否将服务器转发路径转换至点对点传输通道;在视频传输过程中,维持两个传输通道的开通,同一时刻只通过一个传输通道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维持对所使用的传输通道的带宽测量;当终端经过呼叫服务器发起会话结束命令时,清除为维持两个传输通道所需保持的状态信息,呼叫服务器通知转发服务器释放为该会话分配的资源。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方法,通过实时传输质量监控的反馈信息,自适应调整编码的速率或切换视频传输的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互联网多媒体
,特别涉及一种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点对点视频通信目前无论在有线环境还是无线环境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ETF的ICE方案提出了综合的NAT穿越机制,当两个端节点之间存在点对点传输通道时就采用点对点传输通道,否则,采用服务器转发的传输通道。参见文献“J.Rosenberg, "Interactive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ICE): A protocol f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traversal for offer/answer protocols”,RFC5245”。但该方法并不考虑视频传输中的质量问题,即便视频传输质量差,也将使用一种传输通道。一些研究提出利用多传输通道并行地传输多媒体数据,以提高传输率。例如,刘念林等人提出的中国申请号:201310608940.4的一种多链路的无线实时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田增山等人提出的中国申请号:200910104143.6的双模无线视频传输方法。但由于不同路径的传输质量差别大,可能会增加数据包乱序到达的可能性,增加了接收端的处理复杂度。另有一些研究提出依据网络状况自适应调整视频编码的速率,以适应网络状况。例如,徐蜀中等人提出的中国申请号:200810199034.2 (授权)的视频传输中带宽的控制方法、数据中转器及视频传输系统;陈锋等人提出的中国申请号:201210490952.7的一种支持Qos的网络视频传输方法;李良刚等人提出的中国申请号:201210227073.5的一种3G网络音视频传输方法;程渤等人提出的中国申请号:201010131630.4的一种视频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但这些方法均只在一条传输通道上对视频编码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并不能绕过传输中网络的拥塞部分。此外,李岩等人提出的中国申请号:201010252757.1的一种视频传输中WiFi与3G自动切换的方法,提出了基于WiFi信号强度探测在WiFi和3G传输信道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但并不是基于传输过程中的质量反馈。因此,针对传统的产品防伪方法,有必要提出如何用简单的方式提高实时视频传输的质量、保证视频通话过程的平滑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针对点对点通信中可能会由于网络拥塞而出现实时传输质量低下的情况,为保证端对端通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视频实时传输质量的方法,通过实时传输质量监控的反馈信息,自适应调整编码的速率或切换视频传输的通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方法,包括:当终端尝试进行多媒体通话时,通过转发服务器转发路径以默认码率转发视频,同时进行点对点传输通道穿越测试,以根据穿越测试结果判定是否将服务器转发路径转换至点对点传输通道;在视频传输过程中,维持两个传输通道的开通,但同一时刻只通过一个传输通道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并且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维持对所使用的传输通道的带宽测量;当终端经过呼叫服务器发起会话结束命令时,清除为维持两个传输通道所需保持的状态信息,呼叫服务器通知转发服务器释放为该会话分配的资源。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穿越测试结果判定是否将服务器转发路径转换至点对点传输通道包括:当点对点传输通道穿越测试失败时,则维持服务器转发路径;当点对点传输通道穿越测试成功时,则在点对点传输通道进行带宽测量。进一步地,所述在点对点传输通道进行带宽测量包括:当点对点传输通道带宽测量成功,且点对点转发带宽大于第一门限值T1时,则将视频传输切换到点对点传输通道,同时依据点对点传输通道所测量的可用带宽值设置点对点传输通道的编码速率;当点对传输通道带宽测量成功,且点对点传输通道带宽小于第一门限值T1时,则维持服务器转发路径。进一步地,如果当前采用的是点对点传输通道,包括:在时间窗口内监测网络传输质量和可用带宽,如果网络传输质量低于第二门限值T2,则按比例或绝对值降低编码速率,如果网络传输质量高于第三门限值T3,则按比例或绝对值增加编码速率;当设置的编码速率低于第一门限值T1时,切换到以默认码率转发视频的服务器转发模式。进一步地,如果当前采用的是服务器转发通道,包括:在时间窗口内监测网络传输质量和可用带宽,如果网络传输质量低于第二门限值T2,则按比例或绝对值降低编码速率,如果网络传输质量高于第三门限值T3,则按比例或绝对值增加编码速率;当设置的编码速率低于第四门限值T4时,终止视频数据的发送,仅保留语音数据传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装置,包括:通讯模块,用于连接转发服务器,当进行多媒体通话时通过转发服务器转发路径以默认码率转发视频;路径选择模块,用于进行点对点传输通道穿越测试,以根据穿越测试结果判定是否将服务器转发路径转换至点对点传输通道;信道调整模块,用于在视频传输过程中,维持两个传输通道的开通,但同一时刻只通过一个传输通道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并且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维持对所使用的传输通道的带宽测量;会话结束控制模块,用于连接呼叫服务器,当通过呼叫服务器发起会话结束命令时清除为维持两个传输通道所需保持的状态信息,使得呼叫服务器通知转发服务器释放为该会话分配的资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系统,包括:发送端,包括上文提到的路径选择模块和信道调整模块,并且运用上文提到的各个步骤之一;接收端,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视频数据;转发服务器,其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并且当进行多媒体通话时通过转发路径以默认码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转发视频;呼叫服务器,其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并且当收到发起会话结束命令时通知转发服务器释放为该会话分配的资源。本专利技术方案与以往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当点对点通信的视频传输质量低下时,将传输切换到服务器转发的传输通道。避免了始终绑定一个传输通道的弊端,也避免了并行传输的复杂度和可能出现的高抖动。例如,在有效利用多传输信道的前提下缩短呼叫建立时间。例如,实现编码速率和传输信道的自适应调整,优化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初始传输信道选择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端对端视频传输质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终端尝试进行多媒体通话时,通过转发服务器转发路径以默认码率转发视频,同时进行点对点穿越测试,以根据穿越测试结果判定是否将服务器转发路径转换至点对点转发传输通道;在视频传输过程中,维持两个传输通道的开通,但同一时刻只通过一个传输通道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并且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维持对所使用的传输通道的带宽测量;当终端经过呼叫服务器发起会话结束命令时,清除为维持两个传输通道所需保持的状态信息,呼叫服务器通知转发服务器释放为该会话分配的资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王磊朱华智
申请(专利权)人: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