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725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腹壁缝合器,包括针芯和针管,针管前端开刃,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和一个针杆,两个弹性开合臂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针杆穿过针管。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有利于缝线的快速拾取和固定,方便将缝线送入和拖出腹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腹壁缝合器
技术介绍
微创手术因创面小、术后恢复快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所接受。尤其以腹腔镜手术发展最为迅猛,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部分疾病更是将腹腔镜手术作为标准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操作必须通过穿刺锥(trocar)在腹壁上建立工作通道,目前穿刺锥规格为5mm-12mm,一般对大于5mm的腹壁戳孔,必须缝合腹膜及筋膜层以防止切口出血及减少切口疝的发生率。传统的弧形针缝合方法对于这种小切口尤其是肥胖患者无法完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制出各种腹腔镜戳孔的缝合器械。中国专利CN00213868.9 “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孔缝合针”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该专利方案包括一针体,针体的后端设有针柄,前端设有针钩。手术时,用针钩钩住缝线,用穿刺套管固定,将针体从戳孔一侧的腹壁扎入腹腔,将缝线一端送入腹腔,将缝线与缝合针分离,退出缝合针,从戳孔另一侧扎入腹腔,用针钩钩住缝线,用穿刺套管固定,然后退出针体将缝合线一头带出腹壁,最后将缝合线的两头结扎即可。中国专利201010532057.8 “腹腔镜穿刺切口肌肉缝合针”、中国专利201120480595.7 “腹腔镜腹壁切口深层缝合针”、中国专利201320633635.6 “腹腔镜腹壁切口缝合针”在中国专利CN00213868.9 “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孔缝合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或改进,都能够实现将缝合线的线头送入、带出腹壁的手术操作。但是,由于针钩的只能做得很小,手术中不易将缝线很好地固定,特别是做从腹腔内引出缝线的手术操作时,要准确、快速地将缝线钩住更为困难。上述专利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腹腔内缝线的快速、准确拾取和固定问题,并且使用起来依然较为麻烦,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定位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缝合效果。中国专利200980123504.X“用于腹腔镜孔口部位缝合的装置”,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术后腹壁缝合的解决方案,为缝合针刺入腹壁提供了引导,进一步简化了操作,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缝合效果。但是在针体扎入腹壁的过程中腹壁组织必然会出现退缩现象,依然操作不够方便,还会影响缝合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腹壁缝合器,使用方便,有利于缝线的快速拾取和固定,方便将缝线送入和拖出腹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的腹壁缝合器,包括针芯和针管,所述针管前端开刃,所述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所述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和一个针杆,所述两个弹性开合臂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所述针杆穿过针管。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导引器,所述导引器包括导引管和可折叠支撑平台,所述导引管管壁开设导引通道,所述导引通道的尺寸大于针管外径,所述可折叠支撑平台位于导引管的前端,可折叠支撑平台的顶面尺寸大于导引管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针管后端连接活塞腔,所述针杆后端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设有推柄A,所述活塞腔设有握柄。优选的,所述可折叠支撑平台包括顶杆、支撑板和斜支撑,所述顶杆穿过导引管,所述斜支撑的一端与顶杆前端铰链连接,斜支撑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铰链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导引管前端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斜支撑均有两个,相对于顶杆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顶杆后端设有推柄B,所述推柄B的横向尺寸大于导引管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针钩的前端为针尖状。优选的,所述针尖的斜边与针管前端开刃平行。另一种优选,所述针管前端刃口的倾角大于针尖斜边的倾角。优选的,所述导引通道相对于导引管轴线倾斜,导引通道的入口位置高于出口位置,导引通道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导引管的相对侧壁,两个导引通道等高布置,两个导引通道的倾斜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导引通道至少两对,每对导引通道相对于导引管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针芯前端设计成Y形,并带向后钩线的针钩,有利于在腹腔镜手术条件下缝线的快速拾取和固定,方便将缝线送入和拖出腹腔。2、针管前端和针芯前端设计成带斜面刃口,且套管刃口的倾斜方向与针芯刃口的倾斜方向一致,有利于减少穿刺阻力,减小对腹壁组织的损伤。3、可折叠支撑平台、导引通道的设计有利于缝合针轻松、快速、准确地刺穿腹壁组织,有利于通过狭小的腹腔镜戳卡进入腹腔,适用于腹腔镜手术。4、不同倾斜角度的导引通道,便于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穿刺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针芯伸出针管时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折叠支撑平台折叠状态下导引器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针管、2-活塞杆、3-弹性开合臂、4-针钩、5-活塞腔、6_推柄A、7_握柄、8-导引管、9-导引通道、10-顶杆、11-斜支撑、12-支撑板、13-推柄B。【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腹壁缝合器,包括针芯和针管1,针管1前端开刃,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3和一个针杆,两个弹性开合臂3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4,针杆穿过针管1 ;针管1后端连接活塞腔5,针杆后端连接活塞杆2,活塞杆2设有推柄A6,活塞腔5设有握柄7 ;针钩4的前端为针尖状,针尖的斜边与针管1前端开刃平行或者针管1前端刃口的倾角大于针尖斜边的倾角。使用方法如下:用针芯的两个弹性开合臂3夹住缝线,将针芯回缩到针管1内,用针钩4固定好缝线,将针管1刺入一侧腹壁,缝线一端同时被送入腹腔,将两个弹性开合臂3推出针管1,两个弹性开合臂3张开,释放缝线,闭合两个弹性开合臂3,退出针管1,将针管1从切口的另一侧刺入腹壁,张开两个弹性开合臂3,夹住缝线,将针管1连同缝线一并拖出体外,然后将缝合线的两头结扎即完成缝合。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导引器构成的,导引器包括导引管8和可折叠支撑平台,导引管8管壁开设导引通道9,导引通道9的尺寸略大于针管1外径,可折叠支撑平台位于导引管8的前端,可折叠支撑平台的顶面尺寸大于导引管8的外径;可折叠支撑平台包括顶杆10、支撑板12和斜支撑11,顶杆10穿过导引管8,斜支撑11的一端与顶杆10前端铰链连接,斜支撑1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12的一端铰链连接,支撑板12的另一端与导引管8前端铰链连接,支撑板12和斜支撑11均有两个,相对于顶杆10对称布置;顶杆10后端设有推柄B13,推柄B13的横向尺寸大于导引管8的外径;导引通道9相对于导引管8轴线倾斜,导引通道9的入口位置高于出口位置,导引通道9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导引管8的相对侧壁,两个导引通道9等高布置,两个导引通道9的倾斜方向相反。进一步的,导引通道9至少两对,每对导引通道9相对于导引管8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使用方法如下:沿腹腔镜戳卡将导引器送入腹腔,退出戳卡,打开可折叠支撑平台,对需要缝合的腹壁形成良好支撑,用针芯的两个弹性开合臂3夹住缝线,将针芯回缩到针管1内,用针钩4固定好缝线,沿导引通道9将针管1刺入一侧腹壁,缝线一端同时被送入腹腔,将两个弹性开合臂3推出针管1,两个弹性开合臂3张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和针管,所述针管前端开刃,所述针芯的前端为可开合的Y型结构,所述Y型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开合臂和一个针杆,所述两个弹性开合臂均与针杆前端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开合臂前端设有针钩,所述针杆穿过针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潇莹
申请(专利权)人:爱微捷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