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436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制剂的原料为:熟地、细辛、鹿角、三棱、羌活、白芥子、当归、肉桂、黄芪、赤芍、防风、鸡血藤、桑寄生、木香、党参、枳壳、甘草。该中药制剂对雷诺病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调理和治疗相结合、标本兼治、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等显著的技术优势;此外,其制剂的药效稳定、方便服用,制剂工艺先进而且简便、成本低,能够更好地转化成工业化生产,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雷诺病又称雷诺氏症,是指患者在冬季会发生手指或是脚趾的麻木刺痛,皮肤苍 白发紫。尤其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如冷水时,雷诺氏症的症状更加的明显。雷诺氏症症状严重 的患者会有肢端皮肤的萎缩或是手指头溃烂的现象。医学上称为雷诺氏症或是雷诺现象, 也叫做肢端动脉痉挛症。 本病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但多数学者认为与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和内 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在寒冷刺激或精神兴奋等因素作用下,末梢动脉痉挛缓解而细小静脉 仍处于痉挛时,血流缓慢,血液在乳头血管内淤滞,氧含量降低,皮肤呈发绀颜色,当寒冷等 因素消失时,手指血管呈反应性扩张而充血,皮肤呈潮红颜色,以后恢复正常肤色。 古人曰:"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阳虚寒盛为发病的主要因素,而情志刺激和寒邪乘袭为发病的重要条 件。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血行不畅而发生淤滞,正如清代王清任曰"元气既 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瘀血脉络则发本病;素体阳虚,寒自内生,寒 盛则血凝涩,血流不畅而发病;情志刺激导致人体肝气郁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 塞,脏腑功能紊乱,其中以郁怒为最,郁怒为阴邪,《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 而不行。"寒邪外淫经络,令血凝涩而不流,内外合邪,则脉络气血瘀阻而发病。本病为本虚 标实之证,气虚、阳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雷诺病的辨证论治: 1、脾肾阳虚:主证:肢端发凉,冰冷,呈苍白或淡红色,受寒冷或情绪刺激即发病,冬季 加重,夏季缓解,苔薄白,舌质淡,脉微细。 治法:益气温经,和营通络。 2、阳虚寒凝:主证:肢端厥冷,肤色苍白,发作频繁,以冬季为著,面色苍白,畏寒 喜暖,小便清利,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脉迟细或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3、气滞血瘀:主证:间歇性发作,手足指苍白发冷,渐转青紫,伴麻木,刺痛感,得 温缓解,苔白,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4、气虚血瘀:主证:发作呈持续状态,患肢皮肤干燥,脱肩,萎维或增厚,指甲吴纵 向弯曲,畸形,指垫消瘦,末节指骨脱钙,指尖溃疡,延及指甲下,指甲和甲床分离,疼痛剧 烈,甚则肢端坏疽,舌暗紫而淡,边有瘀斑,脉涩而沉。 治法:益气活血,温经通脉。 5、瘀热阻络:主证:血瘀日久化热,热聚生毒而至手指或足趾局部发生轻清溃疡, 甚或发生局部坏疽,指趾发热,发红,肿胀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对治疗雷诺病有较好效果的中药制剂,并开 发与之相配套的制备方法,使其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克服传统中药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从自创的经验组方出发,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的特点 和临床实践的效果,对组方进行反复试验、摸索和改造,最终获得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和一 套先进的制备方法,该组方不但可以利用现代制药工业技术进行临床制剂的批量生产,而 且对雷诺病疗效十分显著。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 熟地7-23份、细辛6-30份、鹿角4-12份、三棱7-33份、羌活6-22份、白芥子6-19份、 当归7-37份、肉桂7-24份、黄芪12-36份、赤芍6-21份、防风6-26份、鸡血藤11-32份、桑 寄生9-30份、木香5-17份、党参6-24份、枳壳7-19份、甘草6-13份。 进一步的,从组方范围内优选出来的具有优异表现的组方配比为(以重量份计): 熟地15份、细辛18份、鹿角7份、三棱19份、羌活14份、白芥子12份、当归22份、肉桂15 份、黄芪24份、赤芍14份、防风16份、鸡血藤21份、桑寄生20份、木香11份、党参16份、 枳壳13份、甘草9份。 进一步的,从组方范围内优选出来的具有优异表现的组方配比为(以重量份计): 熟地17份、细辛19份、鹿角7份、三棱17份、羌活15份、白芥子15份、当归24份、肉桂14 份、黄芪22份、赤芍14份、防风18份、鸡血藤20份、桑寄生22份、木香12份、党参13份、 枳壳12份、甘草11份。 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制备治疗雷诺病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分别称取熟地、细辛、鹿角、三棱、羌活、白芥子、当归、肉桂、黄 芪、赤苟、防风、鸡血藤、桑寄生、木香、党参、枳壳、甘草等各味中药材; (2) 将鹿角、甘草分别粉碎,炒制磨细,过70-120目筛,得细粉a,备用; (3) 将木香、熟地分别粉碎,研磨,过70-120目筛,得细粉b,备用; (4) 将细辛、三棱、羌活、当归、肉桂、防风、桑寄生、枳壳分别粉碎混合,加入初始药材 5-17倍重量的蒸馏水,浸泡5-24小时,回流煎煮1-6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4-13倍 重量的蒸馏水,回流煎煮1-5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0°C相对密度为 1. 20-1. 25的浓缩液备用; (5) 将白芥子、黄芪、赤芍、鸡血藤、党参,分别粉碎混合,加3-11倍重量的浓度55-75% 的乙醇,浸泡4-16小时,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 并浓缩至50°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浓缩液备用; (6) 将步骤(4)和(5)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0°C相对密度为1. 36-1. 40的中 药浸膏,真空干燥至干浸膏,粉碎磨细,过70-120目筛,获得细粉c,备用; (7) 将细粉a、b和细粉c混合均勾,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 制成临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制剂为丸剂(含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丹剂、酒剂、 酊剂、冲剂、片剂、胶囊剂(含软胶囊)、颗粒剂、散剂、糖浆剂、浸膏剂、锭剂、露剂、胶剂、茶剂 或汤剂。 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雷诺病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原料药材的性质和功效: 熟地: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细辛: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味辛,性温; 归心、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鹿角: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花鹿角)、"鹿角脱盘"。味咸,性温;归肝、肾经;温肾阳, 强筋骨,行血消肿。 三棱: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破血 行气,消积止痛。 羌活: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味辛、苦,性 温;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利气豁痰,温中散 寒,通络止痛。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 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肉桂: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 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 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赤芍:本品为毛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雷诺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以重量份表示为:熟地7‑23份、细辛6‑30份、鹿角4‑12份、三棱7‑33份、羌活6‑22份、白芥子6‑19份、当归7‑37份、肉桂7‑24份、黄芪12‑36份、赤芍6‑21份、防风6‑26份、鸡血藤11‑32份、桑寄生9‑30份、木香5‑17份、党参6‑24份、枳壳7‑19份、甘草6‑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辉庄肃敬董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