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雪峰专利>正文

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87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由若干个相邻的工位组成,每个工位主要由传动辊(2)和摆动轮(10)组成,其特征是:    (a)、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安装高度高于传动辊(2)的高度,传动辊(2)和摆动轮(10)通过传动带(11)相连;    (b)、在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下部均安装有由其压动的推杆(9),推杆(9)与长轴曲柄(8)相连,长轴曲柄(8)通过拉杆(6)与相邻的下一工位的曲柄(5)的一端相连,曲柄(5)的另一端安装有离合轮(3),离合轮(3)与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相接触,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通过传动带(11)与该工位的摆动轮(10)相连。(*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流设备,尤其是一种在生产流程中需要对所传送的箱体类输送盒根据需要使其停止前进(积)和前进(放)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积放输送机是由各种气阀和气缸配合,使动力加卸载机构有序动作,实现物料的合理积放。图1是一种典型的积放式输送机的原理图,图中动力皮带4′是一直向左运行的。工位B上存在箱子时,箱子压迫压块机构18′顺时钟旋转,压块机构底部金属板移离磁转换阀2′,磁转换阀2′打开,空压气从气管10′经磁转换阀2′连通到与门阀5′和与门阀8′。这时候,若有箱子到达工位A,则箱子压迫压块机构16′质时钟旋转,压块机构底部金属板移离磁转换阀17′,磁转换阀17′打开,空压气从气管10′经磁转换阀17′连通到与门阀8′,这时,与门阀8′的两个输入点都为正压,则与门阀8′打开,空压气通过与门阀8′使气动换向阀11′换向,空压气推动气缸9′活塞杆伸出,带动动力加卸载机构12′绕转轴13′顺时钟转动,加载辊15′下行卸载皮带4′的动力,同时,磨擦板14′上行,将工位A处的箱子输送辊制动,使工位A的箱子停滞在该工位,实现该工位箱子“积”的功能。当工位B箱子向右输送,松开压块18′时,磁转换阀2′关闭,与门阀8′关闭,气动换向阀11′换向,气缸9′活塞杆缩回,拉动动力加卸载机构12′绕转轴13′逆时钟转动,加载辊15′上行,将动力皮带4′压向工位A处的输送辊,同时,磨擦板14′下行,松开辊轮制动,则工位A处的输送辊在动力皮带4′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箱子向右输送,实现该工位箱子“放”的功能。这种结构的积放式输送机存在结构复杂,需要多个系统同时工作,对控制系统的要求高,容易造成误动作,制造和运行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积放式输送机存在的结构复杂、需多个控制系统协调工作的问题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一种控制简单易行的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由若干个相邻的工位组成,每个工位主要由传动辊2和摆动轮10组成,其特征是(1)、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安装高度高于传动辊2的高度,传动辊2和摆动轮10通过传动带11相连;(2)、在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下部均安装有由其压动的推杆9,推杆9与长轴曲柄8相连,长轴曲柄8通过拉杆6与相邻的下一工位的曲柄5的一端相连,曲柄5的另一端安装有离合轮3,离合轮3与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相接触,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通过传动带11与该工位的摆动轮10相连。所述曲柄5上安装有便其上的离合轮3与传动辊2保持接触的定位弹簧4。所述的传动带11为O型带。所述的离合轮3通过万向联轴器12与动力轮13相连,动力轮13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摆动轮10为包胶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用杠杆原理控制积放输送机的运行,在运行时不用位置检测元器件,不用气缸驱动,不会产生误动作,同时结构简单,节约能源,能够轻易实现物料的积停及放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的积放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传动辊与摆动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离合轮的驱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长轴曲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5所示。一种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由若干个相邻的工位组成,每个工位主要由传动辊2和摆动轮10(可采用包胶轮,以增加摩擦力)组成,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工位上的摆动轮10之间的距离为一个箱子长度,每个摆动轮10和传动辊2组成一个积放工位,其中第一个工位用A表示,第二个工位用B表示,以次类推。由图2中可看出,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安装高度高于传动辊2和随动辊7的高度,传动辊2和摆动轮10通过传动带11相连;在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下部均安装有由其压动的推杆9,推杆9与长轴曲柄8(如图5所示)相连,长轴曲柄8通过拉杆6与相邻的下一工位的曲柄5的一端相连,曲柄5的另一端安装有离合轮3(因为A工位是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所以除了A工位外,工位从B工位开始,所有工位均安装有离合轮3),离合轮3与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相接触,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通过O型传动带11与该工位的摆动轮10相连,如图3所示。在曲柄5上安装有便其上的离合轮3与传动辊2保持接触的定位弹簧4。离合轮3通过万向联轴器12与动力轮13相连,动力轮13由驱动装置驱动,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A工位有箱子1经过时,压下摆动轮10,经推杆9、长轴曲柄8、拉杆6的作用,克服拉簧4的拉力,使曲柄5顺时针转动,带动离合轮3下行与传动辊2分离,则B工位的传动辊2失去了输送动力。如图3所示,摆动轮10与传动辊2之间是用O型带进行连接,因此摆动轮10也失去了输送动力。这时,如果后续箱子1经C工位继续往前输送,因B工位的摆动轮10属正常状态,所以C工位的传动辊2是有输送力的。C工位将箱子1往前输送,当箱子1开始压下B工位的摆动轮10时,C工位对箱子1的输送力也逐步被卸除了,但箱子1因为惯性还会继续前行。待箱子1完全压下B工位的摆动轮10,C工位对箱子1的输送力被完全卸除了,箱子1滑行一段后(或碰触到A工位的箱子1)停止前行,实现自动积停。在积停状态,当A工位的箱子1前行后,A工位摆动轮10被放松了,此时,B工位的离合轮3在定位拉簧4作用下上行,离合轮3带动传动辊2转动,则B工位的箱子1得到了输送力,箱子1开始向前输送,实现自动放行。本技术的摆动轮10采用包胶轮,以增大摆动轮10与箱子1之间的摩擦系数。推杆9的安装位置在一组同轴的四个摆动轮10的中间(如图3),能够形成有效的下压力,通过如图5所示的长轴曲柄1将中部的下压力经轴向偏移后产生对拉杆6的拉力。另外,如图4所示,离合轮3的动力是由动力轮13传递过来的,离合轮3和动力轮13与联轴器12之间的连接均为大间隙配合,形成万向联轴器的工作原理,因此离合轮3的径向小位移不会影响扭转力的传递。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由若干个相邻的工位组成,每个工位主要由传动辊(2)和摆动轮(10)组成,其特征是(a)、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安装高度高于传动辊(2)的高度,传动辊(2)和摆动轮(10)通过传动带(11)相连;(b)、在所有工位的摆动轮(10)的下部均安装有由其压动的推杆(9),推杆(9)与长轴曲柄(8)相连,长轴曲柄(8)通过拉杆(6)与相邻的下一工位的曲柄(5)的一端相连,曲柄(5)的另一端安装有离合轮(3),离合轮(3)与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相接触,该工位上的传动辊(2)通过传动带(11)与该工位的摆动轮(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曲柄(5)上安装有便其上的离合轮(3)与传动辊(2)保持接触的定位弹簧(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带(11)为O型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杠杆原理控制的积放式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离合轮(3)通过万向联轴器(12)与动力轮(13)相连,动力轮(13)由驱动装置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胡雪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