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1708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方法,所述方法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激励-响应随机性,引入伪随机函数、异或运算和单向认证函数等轻量级算子实现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相互认证。在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交互过程中,可穿戴设备的伪身份标识符和预共享密值等敏感数据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传输,保证了交互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引入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了会话周期的新鲜性和随机性,避免恶意攻击者进行重放、假冒等攻击。本方法采用轻量级的密码学算子实现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相互认证,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可穿戴设备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
,具体的说,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能够对用户的信息数据进行感知、分 析、存储以及提供智能服务。因而,多数情况下,可穿戴设备会利用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 通信技术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持设备在WiFi环境下可 以实时获取个人的短信、行踪等信息。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并且可穿戴设备获取的信息中包括用户的 敏感信息,因此可穿戴设备和外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恶意攻击。现有技 术中,通过对可穿戴设备中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间设置安全模块,进而对可穿戴设备和外 部终端的信息交互进行安全操作。 但现有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对可穿戴设备设置安全模块会额外添加芯片 至可穿戴设备当中,进而增加设备集成化设计的难度,同时提高了芯片设计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解决了原有可穿戴设 备由于添加安全模块所造成的设备集成化困难,芯片设计成本增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产生第一伪随机数rp,并将所述第一伪随机数rp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伪随机数rp,生成第二伪随机数rD;计算第一变量S1=PUF(SD⊕PIDD)]]>和第二变量S2=PUF(S1⊕PIDD),]]>其中PUF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IDD为预存的伪身份标识符,SD为预存的第一预共享密值;计算第三变量S3=HkD(SD||rp)和第四变量其中HkD为单向认证函数,kD为预存的预共享密钥;计算得到第五变量S5=HkD(S4||PIDD)和第六变量并将所述第二伪随机数rD、第四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虹万月亮曹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