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滤芯、异味处理装置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0457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2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异味处理装置以及空气净化装置,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空气净化液体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空气净化滤芯包括喷液装置以及网状结构,所述喷液装置的喷液口朝向所述网状结构,且所述喷液装置的喷液口喷向所述网状结构的空气净化液体能在所述网状结构上形成至少一层空气净化液体膜层。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提高空气净化液体利用率以及空气净化的除臭效果,降低能耗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异味处理装置以及设置该异味处理装置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异味物质种类的多样性和宽广的嗅阈值使其难以通过统一的方法进行检测和去除,目前各类空气净化装置在异味去除方面均存在不足,采用活性炭等多孔材料进行吸附容易达到吸附饱和且其无选择吸附不能去除所有异味物质;具有特定除异味功能的净化剂只能针对特定的某一种或几种异味物质,不能达到不同环境下对除异味的要求;脱臭催化剂容易发生中毒,且该类网材的制备成本较高,购买使用和经常更换达不到降低成本的要求。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两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装置:第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装置为一种抽风式除臭装置,从下自上依次设有集水池、喷淋除尘、化学洗涤和除雾器。第二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装置为一种湿式除异味装置,采用多级喷淋吸附的形式,然后再附加过滤网吸附箱。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第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装置,一方面设备结构复杂,采用离心风机和水泵提供动力存在能耗大和噪声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该装置中利用植物喷淋液和化学洗涤剂进行除臭除尘,其对设备腐蚀大且产生的化学副产物无法处理,且该设备的集水池是多种液体的混合体,基本无循环利用的价值,空气净化液体利用率较低。第二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装置空气净化液体利用率较低,占用体积较大,用气泵抽气噪声大,只适用于作为独立净化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异味处理装置以及设置该异味处理装置的空气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空气净化液体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例如:能耗低、占用空间小、可以循环使用除臭液体,成本低)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滤芯,包括喷液装置以及网状结构,其中:所述喷液装置的喷液口朝向所述网状结构,且所述喷液装置的喷液口喷向所述网状结构的空气净化液体在所述网状结构上形成至少一层空气净化液体膜层。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喷液装置为至少一个雾化喷头。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多孔网。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所述多孔网,相邻的两个所述多孔网之间的间距相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味处理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空气净化滤芯。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异味处理装置还包括腔室、循环管道以及吸液装置,其中:所述腔室上设置有腔室进液口、腔室进气口以及腔室出气口;所述网状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所述网状结构介于所述腔室进气口、所述腔室出气口之间;所述循环管道的上端口与下端口分别与所述腔室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所述吸液装置通过其吸液口由所述下端口将所述腔室底部的液体吸入并由其喷液口经所述上端口输入至所述喷液装置的进液口;所述腔室进液口朝向所述喷液装置的进液口,所述循环管道的下端口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网状结构。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腔室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控制所述出液口是否导通的底部排液控制阀;所述上端口处设置有控制所述上端口是否导通的上端阀,所述腔室进液口设置有控制所述腔室进液口是否导通的顶部进液控制阀。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腔室进气口与所述循环管道的下端口之间的所述腔室内壁上还设置有液位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气流驱动装置以及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异味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气流驱动装置的出风口或吸风口朝向所述网状结构;所述气流驱动装置通过吸入或吹动待净化气体的方式驱动所述气体经过所述空气净化液体膜层后从所述网状结构排出。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驱动装置为抽风式风机、抽风式风扇、吸风式风机或吸风式风扇。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或静电除尘杀菌装置,其中: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或所述静电除尘杀菌装置设置在所述气流驱动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网状结构之间的气路上;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或所述静电除尘杀菌装置的进流口与所述气流驱动装置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或所述静电除尘杀菌装置的出流口朝向所述网状结构。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和/或静电除尘杀菌的出流口与所述网状结构之间气路上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上设置有除异味物质和/或有毒挥发气体吸收物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液装置的喷液口喷向网状结构的空气净化液体(例如:水)能在网状结构上形成至少一层空气净化液体膜层(例如:水膜),空气净化液体膜层可以与待净化气体充分接触,进而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空气净化液体以吸收待净化气体中产生臭味气体的物质。同时,由于更为充分的利用了空气净化液体,空气净化液体的使用量较少,由此还降低了空气净化液体耗费的成本,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空气净化液体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并且在相同空气净化能力要求下,空气净化液体的利用率较高的网状结构的体积可以设计的更小,由此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技术方案还至少可以产生如下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流驱动装置采用抽风式风机或风扇即能实现风力的传送,基本无噪声产生;2、在腔室的作用下,通过空气净化液体膜层的待净化气体(例如含臭气体)是完全与空气净化液体膜层接触,不会存在待净化气体漏出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中循环管道以及吸液装置的设置使水循环使用率高,使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风阻较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气净化滤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喷液装置;2、网状结构;21、多孔网;3、气流驱动装置;4、等离子体发生器;5、过滤层;6、腔室;61、腔室进液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液装置(1)以及网状结构(2),其中:所述喷液装置(1)的喷液口朝向所述网状结构(2),且所述喷液装置(1)的喷液口喷向所述网状结构(2)的空气净化液体在所述网状结构(2)上形成至少一层空气净化液体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液装置(1)以及网
状结构(2),其中:
所述喷液装置(1)的喷液口朝向所述网状结构(2),且所述喷
液装置(1)的喷液口喷向所述网状结构(2)的空气净化液体在所述
网状结构(2)上形成至少一层空气净化液体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喷
液装置(1)为至少一个雾化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
状结构(2)包括至少一层多孔网(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
状结构(2)包括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所述多孔网(21),相邻的两个
所述多孔网(21)之间的间距相同。
5.一种异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
述的空气净化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
味处理装置还包括腔室(6)、循环管道(7)以及吸液装置(8),其
中:
所述腔室(6)上设置有腔室进液口(61)、腔室进气口(62)
以及腔室出气口(63);
所述空气净化滤芯的所述网状结构(2)固定设置在所述腔室(6)
内,且所述网状结构(2)介于所述腔室进气口(62)、所述腔室出气
口(63)之间;
所述循环管道(7)的上端口(71)与下端口(72)分别与所述
腔室(6)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所述吸液装置(8)通过其吸液口(81)
由所述下端口(72)将所述腔室(6)底部的液体吸入并由其喷液口经
所述上端口(71)输入至所述喷液装置(1)的进液口;
所述腔室进液口(61)朝向所述喷液装置(1)的进液口,所述

\t循环管道(7)的下端口(72)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网状结构(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
室(6)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利容封宗瑜韦磊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