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支撑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263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1 00:21
跟骨支撑钉,一种专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支撑复位和螺纹锁定固定功能的钝尖自攻骨螺钉,由(1)自攻尖端、(2)前段螺杆、(3)中段圆杆、(4)后段螺杆、(5)尾段五部分组成。前、中段直径一致,后段有过渡性加粗;前后两段螺纹螺距相等;尾端有与扭入器械相衔接的棱柱体(6)或沉孔钉帽(7);自攻尖端(1)为带有铰刀口(8)的钝圆锥体。跟骨支撑钉和手术方法,是一种微创、生物学内固定新技术,通过跗骨窦小切口后关节骨块复位,经距骨穿钉,以其支撑复位功能,恢复跟骨体的长度、跟骨宽度、跟骨丘高度和跟腱及足底浅层结构的生理张力,以其螺纹锁定功能使复位成果不易丢失。克服了现有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的诸多缺点,疗效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跟骨支撑钉,属于内固定接骨螺钉。是一种专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支持复位和螺纹锁定固定双重功能的双螺纹钝尖自攻接骨螺钉。不属于加压螺钉范畴。
技术介绍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至今仍是创伤骨科中的一个难题。目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国内外仍然是主流,但该手术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造成的切口皮坏死、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是一个难以克服的严重问题。过去的撬拨复位克氏针、普通螺钉等内固定,尽管并发症少,但一般只适用于跟骨舌状骨折,且复位和固定效果有限(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年,第5期:318-319)。“迄今为止,在超过100年的时间里,虽然我们在竭尽全力地不断改进跟骨骨折的治疗,但跟骨骨折仍然是没能解决的骨折”(王学谦等译,【美】BruceD等著《创伤骨科学》第三版,天津技出版社,2007年,下卷,第2343页)。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一种符合生物学固定的理论和手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通过对跟骨的解剖学、生理学的观察研究,通过对过去跟骨生物力学文献的复习,通过尸体标本的实验和临床实践,提出了跟骨不只是足底压力拱梁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一个以跟骨体为立柱,以跟腱和起于跟骨结节的足底浅层结构为斜拉索的斜拉立柱力学体系。我们把跟骨体竖起来观察,跟骨体则是一个以距骨为基座的立柱,跟腱为后斜拉索,起于跟骨结节的足底浅层结构为前斜拉索的斜拉立柱。前斜拉索包括静力和动力结构两部分,静力部分包括足底外侧韧带和跖腱膜,动力部分包括晦展肌、小趾展肌、趾短屈肌。两条斜拉索的力学平衡,维持着跟骨的稳定。当踝关节背伸时伸踝肌群收缩,跟腱被被动拉紧,伸趾肌群总是与伸踝肌群相协同而伸趾,则足底浅层结构亦同时被被动拉紧;当踝关节跖屈时,腓肠肌收缩,跟腱主动拉紧,前斜拉索动力部分的三块肌肉总是同时协同收缩而屈趾,则前拉锁亦主动拉紧,从而使前、后斜拉索的拉力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保持着跟骨的稳定,此乃跟骨斜拉立柱力学机制。跟骨关节内骨折应当被看成是跟骨斜拉立柱体系的崩溃,跟骨支撑钉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目标是实现跟骨斜拉立柱体系的重建。专利技术人以此为理论根据设计了跟骨支撑钉。跟骨支撑钉(附图1),分为自攻尖端(1)、前段螺杆(2)、中段圆杆(3)、后段螺杆(4)、尾段(5)五个部分。其前、后两段螺纹的螺距相等,中段为无螺纹圆杆,后段有自前向后的过渡性加粗,尾段的尾端有与扭入器械相匹配的衔接棱柱体(6)或沉孔钉帽(7)。(8)为铰刀口。钉的自攻尖端(1)为钝的圆锥体,此钝尖设计乃本设计的核心,它自动控制着跟骨支撑钉的支撑力,决定着跟骨体长度、跟骨体宽度、跟骨丘部高度的复位和跟腱、足底浅层结构恢复生理张力的效果。前段螺杆(2),其螺纹外径与中段圆杆的直径相等。因钻孔直径与中断圆干(3)的直径相等,在跟骨体内,该钉的前段螺杆(2)和中段圆(3)通过钻孔通道时,与通道壁之间无阻力,不对跟骨支撑钉的支撑复位过程造成阻碍。中段圆杆(3)无螺纹,有利于支撑复位时跟骨结节向远侧移动。后段螺杆(4),从其与中段圆杆(3)交界处开始,向后过渡性加粗,至与尾段交界处停止,呈圆锥形。因此增加了其经过距下关节部位的抗剪能力。后段螺杆(4)的螺纹自前向后过渡性加深,但该段螺杆中轴直径均匀一致,且与中段圆杆(3)的直径相等,既避免了螺钉的结构性应力集中,又减轻了其对距下关节的损伤。同时,后段螺杆(4)的螺纹自前向后过渡性加深使其更容易进入跟骨后关节骨块,随螺钉的推进,该段螺纹的把持力不断增加,为钉尖自攻跟骨结节骨皮质时不断增加的阻力提供足够的反作用力。前、后两段螺杆的螺距相等,无协同加压作用,不直接参与改变骨折块之间的位置,二者的作用旨在前段螺杆的螺纹进入跟骨结节骨皮质后,共同锁定固定复位后跟骨的长度和其他复位成果。尾段(5)的尾端有与扭入器械相衔接的棱柱体(6)或沉孔螺帽(7)。【附图说明】:图1为跟骨支撑钉的结构示意图:1自攻尖端;2前段螺杆;3中段圆杆;4后段螺杆;5尾段;6尾端衔接棱柱;7尾端衔接沉孔螺帽;8铰刀口。【具体实施方式】:跟骨支撑钉对跟骨斜拉立柱体系的重建,是通过它的支撑复位和螺纹锁定固定的双重功能实现的。通过如下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1.在跗骨窦区沿局部皮纹方向做3cm左右的横切口,切除跗骨窦内的脂肪垫,SP显露跟骨后关节面的骨折块和距骨的前侧面;2.直视下用血管钳等器械将移位的跟骨后关节骨块挑起,推向后上方距骨下,使其尽可能解剖复位;3.在距骨前侧面选点,经距骨向已复位的主要跟骨后关节骨块穿入克氏针,直至跟骨结节,做临时固定;4.在距骨前侧面选择有利穿钉点,经距骨,通过已复位的主要跟骨后关节骨块、跟骨体钻孔,孔的直径与跟骨支撑钉中段圆杆(3)的直径相等,方向对准跟骨结节,且大致与足跟外侧面平行,钻头碰及跟骨结节骨皮质时立即停止,严防将其钻透;5.拔出钻头,拧入跟骨支撑钉。在跟骨支撑钉尖端碰及跟骨结节骨皮质时,将临时固定克氏针退至所固定的跟骨后关节骨块内,以防因其与跟骨支撑钉不平行而阻碍跟骨支撑钉对跟骨体缩短的支撑延长。继续拧入跟骨支撑钉,其自攻尖端(1)开始对跟骨结节自攻,由于自攻尖端(1)的钝设计,自攻阻力较大,在此过程中,跟骨结节被向远侧逐步支撑推开,跟骨体的长度慢慢恢复,跟骨丘部高度相对提高,跟腱和足底浅层结构的张力也被恢复。因跟骨体的延长,跟骨体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增加,该张力产生一种向心束缚力,使侧方移位的骨块向跟骨体中轴方向靠拢复位,减少了跟骨的增宽(所谓ligmintotaxis效应)。直至其前段螺纹进入跟骨结节骨皮质,这一支撑复位过程终止,复位任务也正好完成。此乃跟骨支撑钉的支撑复位功能。此时,跟骨后关节面与跟骨结节的距离(跟骨体长度)被前后两段螺杆的螺纹锁定,其他复位成果也必然被锁定,且复位成果不易丢失,此乃跟骨支撑钉的螺纹锁定作用。跟骨体长度和跟骨丘部高度、跟腱和足底浅层结构的生理张力的恢复,即完成了跟骨斜拉立柱体系的重建。【主权项】1.跟骨支撑钉,一种专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该跟骨支撑钉有支撑复位和螺纹锁定固定双重功能,是一种钝尖自攻接骨螺钉,分为自攻尖端(1)、前段螺杆(2)、中段圆杆(3)、后段螺杆(4)、尾段(5)五个部分,前段螺杆(2)的螺距和后段螺杆(4)的螺距相等,自攻尖端(1)为钝尖且带有铰刀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跟骨支撑钉,其特征在于:后段螺杆(4)从其与中段圆杆(3)交界处开始,向后过渡性加粗,呈圆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跟骨支撑钉,其特征在于:后段螺杆(4)的螺纹自前向后过渡性加深,而此段螺杆的中轴直径均匀一致,且与中段圆杆的直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跟骨支撑钉,其特征在于:前段螺杆(2)的外径与中段圆杆(3)的直径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跟骨支撑钉,其特征在于:尾段(5)的尾端为与扭入器械相衔接的棱柱体(6)或沉孔螺帽(7)。【专利摘要】跟骨支撑钉,一种专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支撑复位和螺纹锁定固定功能的钝尖自攻骨螺钉,由(1)自攻尖端、(2)前段螺杆、(3)中段圆杆、(4)后段螺杆、(5)尾段五部分组成。前、中段直径一致,后段有过渡性加粗;前后两段螺纹螺距相等;尾端有与扭入器械相衔接的棱柱体(6)或沉孔钉帽(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跟骨支撑钉,一种专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骨螺钉,其特征在于:该跟骨支撑钉有支撑复位和螺纹锁定固定双重功能,是一种钝尖自攻接骨螺钉,分为自攻尖端(1)、前段螺杆(2)、中段圆杆(3)、后段螺杆(4)、尾段(5)五个部分,前段螺杆(2)的螺距和后段螺杆(4)的螺距相等,自攻尖端(1)为钝尖且带有铰刀口(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曰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光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