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042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点是包括设置于整列机组上滚道表面的两水平拨杆及设置于滚道下方的可同步带动两水平拨杆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整列机组上滚道表面设置的可形成上宽下窄滚道面的两水平拨杆及可带动两水平拨杆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使由排队机输送组件多排槽道中送出的面块由多排逐渐变成单列队形进入包装机,使整个包装生产更为顺畅,而当在包装线暂停或异常情况时,带动两水平拨杆的双摆杆机构在装置于滚道上光电感应开关操控下可自动拨动两水平拨杆,形成另一分流滚道面,使面块可暂时存在的分流斗内,确保和整列排队机的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包装机械,特别是一种输送方便面块至包装机的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整列排队机大都由分排组件和输送组件整列组件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压制好的方便面块通过分排、输送整列包装机进行包装,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包装效率,在设计排队机时,其输送滚道工作面具有多排供面块通过的槽道,同时其输送速度也是较快的,而往往一台排队机的输出端只配制一到两台包装机,而包装机的入口只设有单例的通道,这样的配制必然会在排队机输出端和包装机入口处产生面块分流不畅而影响整个包装工序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既可将各排输送通道中的面块呈逐渐单列输至包装机,又可在包装线暂停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将面块迅速分流的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点是包括设置于整列机组上滚道表面的两水平拨杆及设置于滚道下方的可同步带动两水平拨杆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其中当两水平拨杆位于左边时,在滚道表面的两水平拨杆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包装滚道面,所述两水平拨杆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处的出口正对包装机的入口;当两水平拨杆位于右边时,在滚道表面的两水平拨杆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分流滚道面,所述两水平拨杆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段的出口正对一分流斗。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双摆杆机构包括左转轴、右转轴、左摆杆、右摆杆、连杆及气缸,其中上述左转轴和右转轴的上端分别与两水平拨杆相连接,下端通过一轴座可转动的连接在滚道两侧壁上;上述左摆杆和右摆杆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轴孔分别与左转轴和右转轴相固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左摆杆和右摆杆活动铰接;上述左摆杆与左转轴结合部附近设有与左摆杆一体成形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外端与气缸杆头相铰接;上述气缸通过设置于其尾部的缸座与滚道侧壁相固接,所述气缸的进气口与一受装置于滚道上光电感应开关自动控制的气泵相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整列机组上滚道表面设置的可形成上宽下窄滚道面的两水平拨杆及可带动两水平拨杆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使由排队机输送组件多排槽道中送出的面块由多排逐渐变成单列队形进入包装机,使整个包装生产更为顺畅,而当在包装线暂停或异常情况时,带动两水平拨杆的双摆杆机构在装置于滚道上光电感应开关操控下可自动拨动两水平拨杆,形成另一分流滚道面,使面块可暂时存在的分流斗内,确保和整列排队机的正常工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水平拨杆及双摆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两水平拨杆位于包装滚道面的平面布局图;图3为本技术两水平拨杆位于分流滚道面的平面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点是包括设置于整列机组上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1及设置于滚道3下方的可同步带动两水平拨杆1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2,其中当两水平拨杆1位于左边时,在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1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包装滚道面1a,所述两水平拨杆1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处的出口正对包装机的入口;当两水平拨杆1位于右边时,在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分流滚道面1b,所述两水平拨杆1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段的出口正对一分流斗。上述分别设置于两水平拨杆1之间的包装滚道面1a和分流滚道面1b呈直角三角形布局。上述双摆杆机构2包括左转轴21、右转轴22、左摆杆23、右摆杆24、连杆25及气缸26,其中上述左转轴21和右转轴22的上端分别与两水平拨杆1相连接,下端通过一轴座可转动的连接在滚道3两侧壁上;上述左摆杆23和右摆杆24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轴孔分别与左转轴21和右转轴22相固接,所述连杆25的两端分别与左摆杆23和右摆杆24活动铰接;上述左摆杆23与左转轴21结合部附近设有与左摆杆23一体成形的推杆23a,所述推杆23a的外端与气缸26杆头相铰接;上述气缸通过设置于其尾部的缸座与滚道3侧壁相固接,所述气缸26的进气口与一受装置于滚道3上光电感应开关自动控制的气泵相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整列机组上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1)及设置于滚道(3)下方的可同步带动两水平拨杆(1)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2),其中当两水平拨杆(1)位于左边时,在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1)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包装滚道面(1a),所述两水平拨杆(1)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处的出口正对包装机的入口;当两水平拨杆(1)位于右边时,在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分流滚道面(1b),所述两水平拨杆(1)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段的出口正对一分流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别设置于两水平拨杆(1)之间的包装滚道面(1a)和分流滚道面(1b)呈直角三角形布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双摆杆机构(2)包括左转轴(21)、右转轴(22)、左摆杆(23)、右摆杆(24)、连杆(25)及气缸(26),其中上述左转轴(21)和右转轴(22)的上端分别与两水平拨杆(1)相连接,下端通过一轴座可转动的连接在滚道(3)两侧壁上;上述左摆杆(23)和右摆杆(24)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轴孔分别与左转轴(21)和右转轴(22)相固接,所述连杆(25)的两端分别与左摆杆(23)和右摆杆(24)活动铰接;上述左摆杆(23)与左转轴(21)结合部附近设有与左摆杆(23)一体成形的推杆(23a),所述推杆(23a)的外端与气缸(26)杆头相铰接;上述气缸通过设置于其尾部的缸座与滚道(3)侧壁相固接,所述气缸(26)的进气口与一受装置于滚道(3)上光电感应开关自动控制的气泵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点是包括设置于整列机组上滚道表面的两水平拨杆及设置于滚道下方的可同步带动两水平拨杆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整列机组上滚道表面设置的可形成上宽下窄滚道面的两水平拨杆及可带动两水平拨杆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使由排队机输送组件多排槽道中送出的面块由多排逐渐变成单列队形进入包装机,使整个包装生产更为顺畅,而当在包装线暂停或异常情况时,带动两水平拨杆的双摆杆机构在装置于滚道上光电感应开关操控下可自动拨动两水平拨杆,形成另一分流滚道面,使面块可暂时存在的分流斗内,确保和整列排队机的正常工作。文档编号B65G47/26GK2784316SQ20052005348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建魁 申请人:广州市亚贝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列排队机的拨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整列机组上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1)及设置于滚道(3)下方的可同步带动两水平拨杆(1)左摆或右摆的双摆杆机构(2),其中:当两水平拨杆(1)位于左边时,在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 (1)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包装滚道面(1a),所述两水平拨杆(1)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处的出口正对包装机的入口;当两水平拨杆(1)位于右边时,在滚道(3)表面的两水平拨杆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分流滚道面(1b), 所述两水平拨杆(1)最窄处的宽度略大于单件面块的尺寸,所述最窄段的出口正对一分流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亚贝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