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勇兴专利>正文

风量、风压二元平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8928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量、风压二元平衡器,有一固定在机壳内的驱动器,机壳的进气端外表面装有进气消声器,锥形出气端经一气动阀后与连接风管联通,气动阀上有接受风力系统管内气流信号和压力信号的导线接口;驱动器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机壳的进气端,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一滑动杆,滑动杆上装有弹性螺旋片;该装置可有效减少输送过程中物料的造碎,物理组分差异等问题,使物耗降低,产品内在品质一致性提高。有效解决了同时控制设定替代负载风量、风压的疑难问题,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广泛用于各类多支管低真空吸送式物流系统。对均衡稳定生产、降低物耗、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显著成效,因而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价值。(*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同时控制和调节进入风力系统管内气流的风量Q和 风压P的风量、风压二元平衡器。 技术背景1、负压稀相气力输送是一类通过风机提供能量,将一定容重及粒度的散 状固体物用载体气流输送到设定位置的输送装置。这种装置常由多个支路构成。 按流体组成可将其内的流体运动分作两个部分①物料输送段;②回风段。在① 中是气固两相运动;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载体气流。在②中是含尘气体运动,因 正常情况下此含尘量不大,故可视为一般气体运动。由于负压稀相输送气流速度 必须满足被输送物悬浮流化速度,所以流速较高, 一般8 10m/s〈v〈50m/s使其 雷诺数Re〉2000,是为紊流。在生产中,被输送物的物理、化学指标是工艺规定 的,甚至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是被人工设定的;或者外部环境干扰因素如气 温变化等已被排除,输送管与外部无热交换,所以实际工况可视为等温、绝热运 动。工程应用中,影响和干扰系统内流体运动的因素还很多,但不论其运动状态 如何复杂,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定律即伯努利方程、 动量守恒定律即动量方程。均衡稳定是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负压稀相输送系统的特点及工 程应用情况,有充分理由证明,风量Q、风压P是两个最主要的参数。能有效 控制Q、 P、就能使系统均衡平稳运行。2、阀门是工程流体运动中最常见的装置,种类和形式不胜枚举。对液体, 其流量压力都可以得到较精确控制;但对气体,情况就复杂得多。由于气体具 有可压縮性,Q、 P两量关联紧密,但变数太多,当气流流至阀门区域时,流态 急变,呈十分复杂的紊流状态,以致迄今世界上仍无实用有效的数学模型和对 应函数关系。因此,阀门的开度与气体流量(流速)及压力之间缺乏可行的明 确的对应控制关系,只能随流体变化作近似模糊调节。对定常流情况好些,但 当系统内气流还在不断变化,并呈明显波动的紊流状态时,阀门开度与气体流 量、压力的关系更是难以确定,无法支持当风量Q、风压P都有明确受控数值 时的动态控制需求。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同时对气流的Q、 P进行动态定量控制的一体化阀门。3、对一个设计均衡平稳运行的多支路负压气力输送系统,在运行时若有任 意个支管突然截流,必使其余在运行的支管流量增加。且截流管的数量越多,影响越大,原因是因p,V!A产P2V2A3——连续性方程Q=|> (m3/h) Vi='='^^ (m/s)x 3600当风机选定且工况一定时,Q=C (常数),此时若有任意m个支路突然截流,设 各截流量为AQi贝U: AQ=£a^。剩余在工作各支管的流量将增大,设为Q/"一附 , n—m i=l m若系统中各支管'fe态相等T便有15严Q。(定数),Qi =Qq'(定数), AQ尸AQi'(定数),于是Q=|>=n'Q0Qo = (n-m) Qo 显然n〉(n-m),故V' 〉V。剩余工作风管风速大于原风速。 例:当风机流Q-15000mVh、 。=150mm支管共n=12根,令各支管截面相等,阻抗 相等,即风速相等.分别计算突然截流时,m产l、 m2=3、 m3=5、 m4=7时,剩余工作 支管的风速,当m取不同值时,计算结果如下表m13567*9*10*支管风速21.426.233.639.2347.178.46117.7由上表可见,截流数m对系统风速有重大影响,m越大,风速增量越大, 当m〉n/2时,系统已趋于不能正常运行。事实是,系统内任意m个支管的截流后,不仅引起风量的变化,还将引起 风压的变化,使系统管网特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风机工作特性的变化,情 况十分复杂。此种状态下,支管上的阀门调节能力将随m增大而趋于失效。由此便得一个推论既然存在随机的任意m个支管突然截流的工况,使得 系统气流剧急波动,而剩余工作支管阀门调节能力有限,甚至趋于失效,那么 维持系统不波动的最简洁有效的办法就是当截流量发生时,立即补入一个等 值替代量。4、针对截流引发的系统气流剧烈波动,现已有很多工程应用了在主管或各 回风支管进行对应补风的方法,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仍未尽如意。深入调査及分析,发现了问题所在现有的旁路补风,仅是在管路上加装了气阀,根据 截流信号作对应启闭。由于这个补风阀直接与大气相通,沿程阻损甚小,并且 理论和实验都证实。在保证允许通过确定流量Q得条件下,由阀门产生得局部 阻力是很有限的,明显小于在切换点输料管的综合阻力。由工程流体力学知Pl-t^ = P!—沿程综合阻力损失pi=I>/ + I>w Si—风管阻抗 有I Q-流量。由上说明,流量与风管阻抗的均方根成反比,在并联管网系统中流量将按 此规律分配,阻抗大的其支管流量小,阻抗小的其支管流量大。由于系统中的各输料支管由相当长度的直管,变径管、阀门等构成,且存在气固两相流,其综合阻抗S,量值不小;而仅由很短前后联管和一个阀门构成 的补风旁路阻抗量值将十分有限,故必然有S,〉S2,甚至S^〉S2的情况。当截流后,进行补风时,这时因补风旁路阻抗S2〈Sp并且小于任一工作支管的阻抗Si,则其从系统中分配到了的流量Q2必大于原工作流量Q1Q即Q2>Q1Q 显见,这个补入量对系统稳定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仅用简单配阀补风方式效果还不理想的原因。要进行有 效补风平衡,还必须解决补入旁路阻抗须与工作支路阻抗相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量、风压二元平衡器,适用于在多支管串联和并联 负压稀相气力输送系统中,对随机截流的任意n个支管作瞬间等值替代,以消 除因支管截流引起的系统气流及物流的剧烈波动,保持系统内流体始终平稳运 行。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 一种风量、风压二元平衡器,其特征 是有一固定在机壳内的驱动器,机壳的进气端外表面装有进气消声器,锥形 出气端经一气动阀后与连接风管联通,气动阀上有接受风力系统管内气流信号 和压力信号的导线接口;驱动器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机壳的进气端,驱动器的动 力输出端连接一滑动杆,滑动杆上装有弹性螺旋片。所述的气动阀位于机壳的锥形出气端的出口上。所述的驱动器外面有一个导流罩。本技术基本消除了多支管负压气力输送系统因任意m个支管随机截流 引发的系统气流剧烈波动情况,使被输送物料可以相对恒定速度、顺畅输送。 由此,可有效减少输送过程中物料的造碎,物理组分差异等问题,使物耗降低, 产品内在品质一致性提高。有效解决了同时控制设定替代负载风量、风压的疑 难问题,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广泛用于各类多支管低真空吸送式物流系统。对 均衡稳定生产、降低物耗、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显著成效,因而具有较大的技术 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可调阻力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有一固定在机壳1内的驱动器2,驱动器外面有一个 导流罩3。机壳的进气端外表面装有进气消声器4,锥形出气端8经一气动阀9 后与连接风管IO联通,气动阀通过电导线接口 11与风力系统管内的气流信号 和压力信号连接;驱动器在壳体内通过支撑架5安装在机壳的进气端,驱动器 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滑动杆6,滑动杆上装有弹性螺旋片7。沿气流方向,当环 境空气进入机壳时,导程为ti,对应有迎风角或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量、风压二元平衡器,其特征是:有一固定在机壳内的驱动器,机壳的进气端外表面装有进气消声器,锥形出气端经一气动阀后与连接风管联通,气动阀上有接受风力系统管内气流信号和压力信号的导线接口;驱动器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机壳的进气端,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一滑动杆,滑动杆上装有弹性螺旋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勇兴
申请(专利权)人:邝勇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