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建筑材料的
,尤其设及一种再生骨料植生型混凝±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骨料植生型混凝±是指可用于种植绿色植物的再生骨料混凝±,通常是用再 生粗骨料、胶凝材料、水和外加剂拌制而成,具有低碱、高孔隙率的特点。目前关于植生型混 凝±应用还较少,且现场拌制的制备工艺并没有统一的流程,多数还是采用普通混凝±的 揽拌方式,即骨料和胶凝材料先混合揽拌,然后加入水和外加剂再揽拌,但运种方式并不适 用于再生骨料配制的植生型混凝上,主要是对于无砂混凝上,由于没有细集料存在,混合料 的流动主要靠浆料,但浆料又不能太多,不然容易导致涧浆,堵塞孔隙,同时由于再生骨料 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如果骨料和胶凝材料先混合再加入,则骨料吸水不充分,容易在拌制中 和拌制完成后继续吸收浆料中的水份,导致流动性不足或者骨料粘结力下降。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及其制备方法",见公开号 为:102584127A,公开日为:2012-07-18的中国专利,该混凝±是由再生骨料1420-1580重 量份、再生细骨料80-100重量份、水泥300-35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骨料植生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组合而成:10mm~25mm单粒级再生粗骨料:80~90份;水:3.6~4份;硅酸盐水泥:9~12份;硅灰:1~1.25份;粉煤灰:2~2.5份;以及引气剂:0.0006~0.001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升,张蔚,周敏,林生凤,陈锋,陶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