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运输机转角换向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794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运输机转角换向滚筒。该滚筒包括一根主轴,在主轴上相间地固定有截盘,由芯轴和套装其上的套筒所组成的卫星辊轮固定支承在相邻截盘上,且卫星辊轮相对主轴轴线呈近似螺旋线分布,辊轮间的距离相等。主轴两端均沿径向对称设置有调整孔,螺钉通过主轴支座上的螺纹孔插入主轴的调整孔中,以使主轴相对支座固定。采用上述结构的换向滚筒,可在不影响运输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简单方便地检查或更换失效的辊轮,避免了因辊轮失效对输送带产生的摩擦,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散煤运输时的转角换向工作条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运输机转角换向滚筒,尤其涉及一种在煤矿井下巷道中使用的带式运输机转角换向时为皮带导向的换向滚筒。为了解决单台运输机在改变运送方向时的转角换向问题,美国专利US03095964中公开了一种带式运输机的转角装置。该装置通过固定在支承架上的两个导向滚筒和一个惰辊使输送带实现换向。其导向滚筒是由两个倾斜固定的端盘和沿端盘圆周枢轴铰接的平行辊子所构成。这种装置的缺点是,不宜运送散装物料且转角处随转角角度的增大而所需滚筒成对增加,结构复杂同时占地面积大,这对于煤矿井下巷道内的散煤输送,其使用场所和条件均受到制约。美国专利US4834839中和中国技术专利CN2058783U中公开了两个结构相近似的带式输送机转角装置。在这种装置中,用于引导皮带变换运动方向的上下导向件是由空心管状柱体构成,在上述管状柱体的半个圆柱表面上,沿相互平行的螺旋线开设有相间布置的矩形孔,将可自由转动的小滚轮安装于矩形孔中。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由于导向件固定在运输机支架上,因此导向件的管状柱体是不可转动的,而分布于管状柱体外壁上的小滚轮仅为半个圆柱表面,所以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滚轮在工作时的运动状态无法观察,更不便检查和更换,尤其在用于输送散装物料,或煤矿井下环境条件恶劣时,小滚轮的转动极易失效,若不及时更换,则造成输送带与小滚轮处于相对滑动摩擦状态,对于不间断工作的输送机来说,其结果只能是或严重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或停产维修。同时,由于结构复杂,给安装和维修工作都带来不便,而且小滚轮对输送带的接触压强大,当滚轮转动失效后,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更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运输机转角换向滚筒,该滚筒可在不影响带式运输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检修或更换已失效的辊轮。本专利技术的滚筒包括一根主轴,在主轴上相间地固定有直径相等的截盘;由芯轴和可相对芯轴转动的套筒所组成的卫星辊轮以其两端固定支承在截盘上,且各卫星辊轮芯轴轴线与主轴轴线之间的水平投影夹角的大小和夹角方向是相同的,各卫星辊轮在截盘圆周上分布的相互间距离是一致的。当滚筒实现换向转角为0~15°时,需在主轴上至少设置两块截盘;而当滚筒实现换向转角为16°~90°时,则需在主轴上设置4~9块截盘。主轴上设有沿径向方向由轴的外表面指向其轴线的2~6个调整孔,调整孔对称分布,在用于支承主轴的支座上设有一个螺纹孔,穿过上述螺纹孔的螺钉可插入主轴端部的调整孔中,使主轴相对支座固定。在截盘圆周边缘上设有径向向其中心方向延伸的矩形凹槽,卫星辊轮芯轴的端部亦呈与该槽相对应的榫状,在其与截盘上矩形凹槽配合后,使得卫星辊轮的芯轴相对截盘固定。在截盘外圆表面设有与截盘圆周边缘弧度相吻合的若干段弧形压板,可通过螺栓用所述弧形压板将卫星辊轮的芯轴固定在截盘上。当实现15°以下小转角换向时,在滚筒主轴上所设的两块截盘间,与其中一块截盘并列地设有一个可相对主轴转动的内截盘,卫星辊轮的一端支承于内截盘周边上,在此端的截盘与内截盘上分别设有用于将两者相对固定的螺钉和螺母。由上所述结构可以看出,首先本实用专利技术在主轴两端设置与支承座相配合的调整孔结构,就使得在带式运输机正常工作时,可以利用上述调整孔使滚筒相对其支座整体转动。也就是说,可以在工作状态下将已失效或需要检修的卫星辊轮转至非工作位置,并将完好的辊轮转至工作位置,尤其重要的是这种转动可以在运输机运转的工作状态下完成,由于所有的卫星辊轮都是单独地安装在截盘上的,因此可以简单方便地定期检查或更换损坏了的辊轮。由于能够及时地根据辊轮的工作情况予以维修和更换,既充分保证了运输机的正常运转,又有效地解决了因辊轮失效后对输送带产生摩擦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其次,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截盘间呈螺旋升角形式固定卫星辊轮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改向滚筒加工复杂、轴承用量大和维修困难等缺陷。对于小转角(15°以下)输送机的换向滚筒,采用了两块截盘和长卫星辊轮的设计结构,与小辊轮结构比较,长辊对输送带的接触应力小,因而有助于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其中一块截盘上还设置了辊轮角度微调装置,即可使滚筒整体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又能很好满足卫星辊轮螺旋角度的分布要求。第三,与美国专利US03095964所公开的转角装置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每根卫星辊轮呈一定螺旋升角的布置形式,因此在带式输送机转角处,只需采用一个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角换向滚筒即可实现皮带的换向。就此而言,US03095964中公开的滚筒结构是不可能以一个滚筒实现换向的。这也是本专利技术滚筒与上述已有技术的本质区别之一。而由此产生的优点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结构得以简化,占地面积减小;而且也正是由于以一个滚筒使皮带呈层叠状地换向,而使本专利技术滚筒不但可以使皮带换向,而且使采用此种换向结构的带式运输机可以输送呈颗粒或粉状的散物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换向滚筒,加工制造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寿命长,特别适用于煤矿巷道中狭窄环境和恶劣条件的散料运输。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对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方式来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滚筒的结构及特点,通过这种描述还将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式运输机转角换向滚筒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向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沿B-B线的局部剖视图,用以表示的是截盘和内截盘所构成的调整机构的结构原理;图4是卫星辊轮与截盘间相互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表示滚筒主轴与支座相配合的情况;图6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滚筒的另一个实施例。参见图1,序号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滚筒主轴,在靠近主轴1的两端处,在主轴1上固定有两块直径相同的截盘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的滚筒,适用于实现转角为0~15°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根卫星辊轮3的轴线均与主轴1的轴线在垂直于纸面的投射方向上成相同的夹角,且这种夹角的方向也是相同的。截盘2上所设置的卫星辊轮直径与滚筒直径之比。推荐采用至少为1∶4的比例来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滚筒的直径为300~800mm范围内。图1中还以局部剖视的形式表示了辊轮3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到,卫星辊轮3由一根芯轴8和套在芯轴8外面的套筒9构成。套筒9可以在芯轴8上转动,这样在工作中是由套筒9的转动来为皮带导向。所说套筒的材料可以是金属的,或橡胶和塑料的。在一块截盘2的内侧,还可装设另一块可相对主轴1转动的内截盘4。在这种结构中,卫星辊轮3的一端固定支承在一个截盘2上,而其另一端则支承于内截盘4的圆周边缘上。由于内截盘4是可绕主轴1转动的,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滚筒的安装过程中,即可通过转动内截盘4来对卫星辊轮与滚筒轴线所提供的夹角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允许的调整角度是±2°。通过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完成上述调整之后,便可通过调整螺栓7和螺母6使内截盘4与截盘2相对因定。当然调整螺栓7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布置,如在内截盘4的相应部位上设螺纹孔,则可以使调整螺栓7穿过截盘2上的弧形槽(图2所示),伸入内截盘4的螺纹孔中,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将内截盘4和截盘2相对固定。图2和图3所示结构仅用于说明上述调整的原理。通过这种调整,即可消除由于加工制造所带来的偏转角度的误差,因而也就降低了对上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因为可能产生的误差将会通过在安装过程中的调整而消除,由此而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运输机转角换向滚筒。该滚筒包括一根主轴,在主轴上相间地固定有截盘,由芯轴和套装其上的套筒所组成的卫星辊轮固定支承在相邻截盘上,且卫星辊轮相对主轴轴线呈近似螺旋线分布,辊轮间的距离相等。主轴两端均沿径向对称设置有调整孔,螺钉通过主轴支座上的螺纹孔插入主轴的调整孔中,以使主轴相对支座固定。采用上述结构的换向滚筒,可在不影响运输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简单方便地检查或更换失效的辊轮,避免了因辊轮失效对输送带产生的摩擦,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散煤运输时的转角换向工作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宝令周寄潼李扬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矿务局第一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