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22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3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防潮支架,引水槽,排水管,温湿度监控器,散热装置,所述的箱体设置在防潮支架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设置在引水槽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设置在排水管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箱体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的下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散热装置、温湿度监控器、引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室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
技术介绍
电力设施周围的空气湿度过大会降低空气绝缘,当湿度大到一定程度后会造成带电设备向邻近物体放电,造成电力事故。目前,许多高压用户的配电室位于地下,且配电室附近有锅炉等换热设备,这样会直接增大配电室附近的空气湿度,再加之季节变换,空气湿度会进一步增大,严重影响配电室的稳定运行。现有技术中,部分地下配电室采用除湿机降低空气湿度,但是需要值班人员加强周期性巡视,发现湿度过大人工开启除湿机。人工感觉湿度不准确,不能有效地调节配电室的湿度,并且现有的配电室缺少简单有效的散热防潮装置,无法阻止灰尘和飞虫等有害物质的进入,安全保护性较差。目前,现有的配电室存在缺少简单有效的散热防潮装置,无法对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安全保护性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以解决现有的配电室存在缺少简单有效的散热防潮装置,无法对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检测过程费时费力,安全保护性差的问题。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防潮支架,引水槽,排水管,温湿度监控器,散热装置,所述的箱体设置在防潮支架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设置在引水槽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设置在排水管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箱体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的下侧;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排风扇,隔离内网,散热窗,所述的排风扇设置在散热窗的下端;所述的隔离内网设置在排风扇和散热窗之间;所述的散热窗设置在隔离内网的外部。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包括温湿度检测器,远程遥控器,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设置在箱体的内部顶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设置在网络服务范围之内。所述的引水槽具体采用斜坡凹陷式引水沟槽,与排水管相连接,设置为两个。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具体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合,设置检测探头和数据发射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具体采用无线智能手机,设置报警提示短信。所述的排风扇具体采用对称式六片扇形旋转叶片,设置为两个。所述的隔离内网具体采用纵横交错编织网丝,与散热窗形成中空对流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广泛应用于配电室安装等领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设置,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2、本专利技术的温湿度监控器的设置,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3、本专利技术的引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温湿度监控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 1-箱体,2-防潮支架,3-引水槽,4-排水管,5-温湿度监控器,51-温湿度检测器,52-远程遥控器,6-散热装置,61-排风扇,62-隔离内网,63-散热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1,防潮支架2,引水槽3,排水管4,温湿度监控器5,散热装置6,所述的箱体1设置在防潮支架2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2设置在引水槽3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3设置在排水管4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4设置在箱体1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6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5的下侧;所述的散热装置6包括排风扇61,隔离内网62,散热窗63,所述的排风扇61设置在散热窗63的下端;所述的隔离内网62设置在排风扇61和散热窗63之间;所述的散热窗63设置在隔尚内网62的外部。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包括温湿度检测器51,远程遥控器52,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设置在网络服务范围之内。所述的引水槽3具体采用斜坡凹陷式引水沟槽,与排水管4相连接,设置为两个。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具体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合,设置检测探头和数据发射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具体采用无线智能手机,设置报警提示短信。所述的排风扇61具体采用对称式六片扇形旋转叶片,设置为两个。所述的隔离内网62具体采用纵横交错编织网丝,与散热窗63形成中空对流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广泛应用于配电室安装等领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设置,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2、本专利技术的温湿度监控器的设置,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3、本专利技术的引水槽和排水管的设置,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箱体1底端的防潮支架2进行防水,利用引水槽3将雨水引流至排水管4内排出,方便了排水过程,提高了防潮防湿的安全保护性,利用温湿度监控器5上端的温湿度检测器51进行实时检测,通过远程遥控器52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利用散热装置6的排风扇61和散热窗63进行散热,利用隔离内网62进行防尘防虫,具备了简单有效的散热温控装置,有利于正常温度的调控。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1),防潮支架(2),引水槽(3),排水管(4),温湿度监控器(5),散热装置(6),所述的箱体(1)设置在防潮支架(2)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2)设置在引水槽(3)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3)设置在排水管(4)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4)设置在箱体(1)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6)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5)的下侧;所述的散热装置(6)包括排风扇(61),隔离内网(62),散热窗(63),所述的排风扇(61)设置在散热窗(63)的下端;所述的隔离内网(62)设置在排风扇(61)和散热窗(63)之间;所述的散热窗(63)设置在隔尚内网(62)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包括温湿度检测器(51),远程遥控器(52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设置在网络服务范围之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槽(3)具体采用斜坡凹陷式引水沟槽,与排水管(4)相连接,设置为两个。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器(51)具体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合,设置检测探头和数据发射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程遥控器(52)具体采用无线智能手机,设置报警提示短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扇(61)具体采用对称式六片扇形旋转叶片,设置为两个。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结构的配电室包括箱体(1),防潮支架(2),引水槽(3),排水管(4),温湿度监控器(5),散热装置(6),所述的箱体(1)设置在防潮支架(2)的外部;所述的防潮支架(2)设置在引水槽(3)的下侧;所述的引水槽(3)设置在排水管(4)的上侧;所述的排水管(4)设置在箱体(1)的底端两侧;所述的温湿度监控器(5)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散热装置(6)设置在温湿度监控器(5)的下侧;所述的散热装置(6)包括排风扇(61),隔离内网(62),散热窗(63),所述的排风扇(61)设置在散热窗(63)的下端;所述的隔离内网(62)设置在排风扇(61)和散热窗(63)之间;所述的散热窗(63)设置在隔离内网(62)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王健刘玉杰王育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昌乐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