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搅拌澄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94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本体,该澄清池本体的下部呈锥形,在该澄清池本体的下部设有反应仓,该反应仓的下边缘与澄清池本体之间形成回流缝,在该澄清池本体的中部设有集泥斗,在所述澄清池本体上部设有配水冲洗管路,在该配水冲洗管路上设有布水孔,该布水孔朝向所述回流缝,在所述集泥斗内设有潜污泵,所述配水冲洗管路与该潜污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通过潜污泵和配水冲洗管路使池内水流内循环以提高除硬效率,一方面能避免集泥斗内污泥絮体大量沉积,另一方面能对澄清池本体内壁下表面的污泥絮体进行冲刷,减小附着、沉积,从而解决了污泥絮体黏附不下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澄清池,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
技术介绍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一种泥渣接触分离型澄清池,是火力发电厂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常用设备,通过混凝澄清除去水中的多种杂质,包括碳酸盐硬度、大分子有机物、悬浮物、胶体等。具有泥渣接触和泥渣分离两种功能,可以强制高倍率循环以加强反应和溶解,也可以形成动态泥渣或悬浮泥渣层,利用活性泥渣接触过程和巨大的接触表面积,去除较小分子量的有机物胶体物和无机胶体物(如胶体硅、铁、铝),而且无残留凝聚药剂及其产物。在工业企业中,为满足生产需要及循环利用的目的,需要对原水中的硬度进行去除,达到软化的目的。目前常规的软化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石灰软化法、“石灰一纯碱”软化法、“纯碱一液碱”软化法等几大类。其中石灰软化法只适用于处理暂时硬度高、永久硬度低的废水,而对于暂时硬度及永久硬度均较高的废水,则可采用“石灰一纯碱”软化法,或者“纯碱一液碱”软化法。然而不管是采用石灰软化法,或者是“石灰一纯碱”软化法,由于石灰的介入,均存在产生大量化学污泥的现状,导致每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排泥、压泥等工作项,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运行费用也大为提高,同时也不便于日常管理,因此这两种软化工艺也有逐步被取代的趋势。“纯碱一液碱”软化法由于在反应过程中不采用石灰,因此产生的化学污泥量大为降低,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日常管理效率,但是该软化法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反应生成的污泥絮体(如碳酸钙及氢氧化镁沉淀物),具有絮体细小、呈棉花状、比重轻、粘性大等特点,在沉淀过程中,由于缺少晶核,即使添加助凝剂PAM和絮凝剂PAC,生成的胶体颗粒仍然不能较快的沉淀至池底,而是沿着水流逐渐附着于机械搅拌澄清池的中下部池壁上,并逐步累积,即使泥面与水面呈90度夹角,也不能正常下滑至池底集泥斗内,从而对污泥的正常排放及澄清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纯碱一液碱”软化法去除原水中的硬度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技术方案如下:—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本体,该澄清池本体的下部呈锥形,在该澄清池本体的下部设有反应仓,该反应仓的下边缘与澄清池本体之间形成回流缝,在该澄清池本体的中部设有集泥斗,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澄清池本体上部设有配水冲洗管路,在该配水冲洗管路上设有布水孔,该布水孔朝向所述回流缝,在所述集泥斗内设有潜污栗,所述配水冲洗管路与该潜污栗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采用“纯碱一液碱”软化法产生的污泥絮体在澄清池本体下部聚集,沉积在澄清池本体内壁的下表面,部分污泥絮体进入集泥斗内,通过潜污栗和配水冲洗管路使池内水流内循环以提高除硬效率,一方面能避免集泥斗内污泥絮体大量沉积,另一方面能对澄清池本体内壁下表面的污泥絮体进行冲刷,减小附着、沉积,解决污泥絮体黏附不下滑的问题。上述配水冲洗管路包括环形配水管和位于该环形配水管正下方的环形冲洗管,所述环形配水管和环形冲洗管之间通过至少2个竖向送水管连通,在所述环形冲洗管上开设有所述布水孔,所述环形配水管通过管道和所述潜污栗连接,所述环形冲洗管位于所述澄清池本体和反应仓之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环形配水管起到配水作用,再通过竖向送水管向环形冲洗管送水,能保证环形冲洗管中水量分布均匀。在上述竖向送水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该控制阀为球阀或电磁阀。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控制阀控制竖向送水管接通或关闭,对环形冲洗管不同位置送水。在上述澄清池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泥斗,在该排泥斗内设有刮泥机,所述排泥斗的底部接排泥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排泥斗收集污泥絮体并将其排出,刮泥机能排除沉降在排泥斗内的污泥和撇除浮渣。上述反应仓连接有进水管,该进水管的进水段安装有电磁流量计,该进水管连接有药剂投放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电磁流量计测量进入反应仓的水量,药剂通过药剂投放管直接加入到进水管,使药剂与水在进水管内混合,并通过水流在反应仓内搅拌均匀。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机械搅拌澄清池,通过潜污栗和配水冲洗管路使池内水流内循环以提高除硬效率,一方面能避免集泥斗内污泥絮体大量沉积,另一方面能对澄清池本体内壁下表面的污泥絮体进行冲刷,减小附着、沉积,从而解决了污泥絮体黏附不下滑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位图1中配水冲洗管路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本体I,该澄清池本体I的下部呈锥形,在该澄清池本体I的下部设有反应仓2,该反应仓2的下边缘与澄清池本体I之间形成回流缝,在该澄清池本体I的中部设有集泥斗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澄清池本体I上部设有配水冲洗管路4,在该配水冲洗管路4上设有布水孔,该布水孔朝向所述回流缝,在所述集泥斗3内设有潜污栗5,所述配水冲洗管路4与该潜污栗5连接。所述配水冲洗管路4包括环形配水管41和位于该环形配水管41正下方的环形冲洗管42,所述环形配水管41和环形冲洗管42之间通过至少2个竖向送水管43连通,在所述环形冲洗管42上开设有所述布水孔,所述环形配水管41通过管道和所述潜污栗5连接,所述环形冲洗管42位于所述澄清池本体I和反应仓2之间,在所述竖向送水管43上分别设有控制阀7,该控制阀7为球阀或电磁阀。在所述澄清池本体I的底部设有排泥斗6,在该排泥斗6内设有刮泥机8,所述排泥斗6的底部接排泥管9,所述反应仓2连接有进水管10,该进水管10的进水段安装有电磁流量计11,该进水管10连接有药剂投放管12。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本体(I),该澄清池本体(I)的下部呈锥形,在该澄清池本体(I)的下部设有反应仓(2),该反应仓(2)的下边缘与澄清池本体(I)之间形成回流缝,在该澄清池本体(I)的中部设有集泥斗(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澄清池本体(I)上部设有配水冲洗管路(4),在该配水冲洗管路(4)上设有布水孔,该布水孔朝向所述回流缝,在所述集泥斗(3)内设有潜污栗(5),所述配水冲洗管路(4)与该潜污栗(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冲洗管路(4)包括环形配水管(41)和位于该环形配水管(41)正下方的环形冲洗管(42),所述环形配水管(41)和环形冲洗管(42)之间通过至少2个竖向送水管(43)连通,在所述环形冲洗管(42)上开设有所述布水孔,所述环形配水管(41)通过管道和所述潜污栗(5)连接,所述环形冲洗管(42)位于所述澄清池本体(I)和反应仓(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送水管(43)上分别设有控制阀(7),该控制阀(7)为球阀或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澄清池本体(I)的底部设有排泥斗出),在该排泥斗出)内设有刮泥机(8),所述排泥斗¢)的底部接排泥管(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搅拌澄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本体(1),该澄清池本体(1)的下部呈锥形,在该澄清池本体(1)的下部设有反应仓(2),该反应仓(2)的下边缘与澄清池本体(1)之间形成回流缝,在该澄清池本体(1)的中部设有集泥斗(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澄清池本体(1)上部设有配水冲洗管路(4),在该配水冲洗管路(4)上设有布水孔,该布水孔朝向所述回流缝,在所述集泥斗(3)内设有潜污泵(5),所述配水冲洗管路(4)与该潜污泵(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