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纸测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332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纸测试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连接台,连接台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包括测试座和测试台,测试座上设置测试槽,测试槽一侧设置试纸台,连接台与底座连接处设置测试转柄,测试转柄与底座活动连接,连接台上设置滴液口,测试转柄上设置集液槽,滴液口与集液槽相对应,测试台下表面设置测试口,测试口与测试槽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需要测试的液体通过连接台上的滴液口进入测试转柄上的集液槽,转动测试转柄,集液槽内的液体流入测试槽,试纸的洗液头在测试槽内吸取测试液体,然后通过试纸显示测试结果,这样就能方便快捷的对液体进行测试,并且由于集液槽的容积固定,只需要一次测量就能确定正确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测试领域,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试纸测试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或者医院在测试液体时,基本上直接拿试纸插入液体中进行检测,或者拿胶头滴管将测试液体滴在试纸上,由于人为的操作,试纸插入的深度不同,以及胶头滴管滴在试纸上的液体量不同,会造成测试结果有偏差甚至不准等现象,需要多次测试确定准确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试纸测试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试纸测试结构,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连接台,所述的连接台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测试座和测试台,所述的测试座上设置测试槽,所述的测试槽一侧设置试纸台,所述的连接台与底座连接处设置测试转柄,所述的测试转柄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台上设置滴液口,所述的测试转柄上设置集液槽,所述的滴液口与集液槽相对应,所述的测试台下表面设置测试口,所述的测试口与测试槽相对应。需要测试的液体通过连接台上的滴液口进入测试转柄上的集液槽,转动测试转柄,集液槽内的液体流入测试槽,试纸的洗液头在测试槽内吸取测试液体,然后通过试纸显示测试结果,这样就能方便快捷的对液体进行测试,并且由于集液槽的容积固定,只需要一次测量就能确定正确的结果。可选的,所述的测试转柄包括转动柱和测试柱,所述的转动柱与测试柱固定连接,所述的集液槽设置在测试柱上。转动柱转动,带动测试柱转动,将测试柱上集液槽内的液体滴在试纸上。可选的,所述的转动柱上设置单向钩和手柄,所述的单向钩和手柄均与转动柱固定连接。单向钩可以防止转动柱反向转动,使液体未完全滴在试纸上,手柄方便转动转向柱。可选的,所述的测试柱上设置密封条,所述的密封条与测试柱固定连接。测试柱上的密封条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液体进入其他零部件内部。可选的,所述的测试台的下表面设置压紧块和压紧条,所述的压紧块和压紧条均与测试台固定连接。压紧块和压紧条用于压紧试纸,防止试纸移动,液体无法滴在试纸上。可选的,所述的试纸台包括前试纸台和后试纸台,所述的前试纸台设置在测试槽一侧。前试纸台用于支撑试纸的前端,后试纸台用于支撑试纸的后端。可选的,所述的测试台上还设置显示窗。显示窗用于显示测试结果,能够直观的看到测试结果。可选的,所述的测试座上设置固定柱,所述的测试台上设置连接柱,所述的固定柱与连接柱相对应。固定柱和连接柱用于将测试座和测试台固定在一起。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需要测试的液体通过连接台上的滴液口进入测试转柄上的集液槽,转动测试转柄,集液槽内的液体流入测试槽,试纸的洗液头在测试槽内吸取测试液体,然后通过试纸显示测试结果,这样就能方便快捷的对液体进行测试,并且由于集液槽的容积固定,只需要一次测量就能确定正确的结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测试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测试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测试转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2、测试转柄,3、连接台,4、底座,5、手柄槽,6、压液杆,21、转动柱,22、测试柱,23、集液槽,24、单向钩,25、手柄,26、密封条,31、滴液口,32、透气孔,41、测试台,42、测试座,43、显示窗,61、连接杆,62、固定杆,63、压液块,411、连接柱,412、压紧块,413、压紧条,414、测试口,421、测试槽,422、前试纸台,423、后试纸台,424、支撑块,425、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试纸测试结构(见附图1-4),包括底座4,所述的底座4上设置连接台3,所述的连接台3与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4包括测试座42和测试台41,所述的测试座42上设置测试槽421,所述的测试槽421 —侧设置试纸台,所述的连接台3与底座4连接处设置测试转柄2,所述的测试转柄2与底座4活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台3上设置滴液口31,所述的测试转柄2上设置集液槽23,所述的滴液口 31与集液槽23相对应,所述的测试台41下表面设置测试口 414,所述的测试口 414与测试槽421相对应。所述的测试转柄2包括转动柱21和测试柱22,所述的转动柱21与测试柱22固定连接,所述的集液槽23设置在测试柱22上,所述的转动柱21上设置单向钩24和手柄25,所述的单向钩24和手柄25均与转动柱21固定连接,所述的测试柱22上设置密封条26,所述的密封条26与测试柱22固定连接。所述的测试台21的下表面设置压紧块412和压紧条413,所述的压紧块412和压紧条413均与测试台41固定连接。所述的试纸台包括前试纸台422和后试纸台423,所述的前试纸台422设置在测试槽421 —侧,所述的测试台41上还设置显示窗43,所述的测试座42上设置固定柱425,所述的测试台41上设置连接柱411,所述的固定柱425与连接柱411相对应。使用时,需要测试的液体通过连接台上的滴液口进入测试转柄上的集液槽,转动测试转柄,集液槽内的液体流入测试槽,试纸的洗液头在测试槽内吸取测试液体,然后通过试纸显示测试结果,这样就能方便快捷的对液体进行测试,并且由于集液槽的容积固定,只需要一次测量就能确定正确的结果。转动柱转动,带动测试柱转动,将测试柱上集液槽内的液体滴在试纸上,单向钩可以防止转动柱反向转动,使液体未完全滴在试纸上,手柄方便转动转向柱,测试柱上的密封条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液体进入其他零部件内部,压紧块和压紧条用于压紧试纸,防止试纸移动,液体无法滴在试纸上,前试纸台用于支撑试纸的前端,后试纸台用于支撑试纸的后端,显示窗用于显示测试结果,能够直观的看到测试结果,固定柱和连接柱用于将测试座和测试台固定在一起。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连接台,所述的连接台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测试座和测试台,所述的测试座上设置测试槽,所述的测试槽一侧设置试纸台,所述的连接台与底座连接处设置测试转柄,所述的测试转柄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台上设置滴液口,所述的测试转柄上设置集液槽,所述的滴液口与集液槽相对应,所述的测试台下表面设置测试口,所述的测试口与测试槽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测试转柄包括转动柱和测试柱,所述的转动柱与测试柱固定连接,所述的集液槽设置在测试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柱上设置单向钩和手柄,所述的单向钩和手柄均与转动柱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测试柱上设置密封条,所述的密封条与测试柱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测试台的下表面设置压紧块和压紧条,所述的压紧块和压紧条均与测试台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试纸台包括前试纸台和后试纸台,所述的前试纸台设置在测试槽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测试台上还设置显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纸测试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连接台,所述的连接台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测试座和测试台,所述的测试座上设置测试槽,所述的测试槽一侧设置试纸台,所述的连接台与底座连接处设置测试转柄,所述的测试转柄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台上设置滴液口,所述的测试转柄上设置集液槽,所述的滴液口与集液槽相对应,所述的测试台下表面设置测试口,所述的测试口与测试槽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徐琪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