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920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6:46
一种组合鞋,包含:一鞋体,具有一鞋头部及一鞋身部;以及至少一个系绳构件,系绳构件穿绕于鞋头部上的四个鞋头通孔的其中二个以上,或是穿绕于鞋头部上的二个以上的鞋头通孔并同时穿绕于鞋身部上的一个以上的鞋身通孔,以使至少一个系绳构件形成一脚部适配缠绕结构,而将鞋体缠绕固定于使用者的脚部。因此,系绳构件在四个鞋头通孔与鞋身通孔之间能形成多种穿绕适配组合,适配于使用者的脚部,避免不合脚而产生的疲劳与疼痛,从而具有健康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鞋
技术介绍
鞋子的主要功用在于保护脚部,使人们能轻易地行走长远的距离。人的一生中有极长的时间皆穿着鞋子,因此鞋子的合适与否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现有的鞋子于制作完成之后,鞋子的整体的大小、形状已为固定。使用者在选购时难以买到完全合脚的鞋子,往往会对于不合脚的鞋子妥协。而不合脚的鞋子会对使用者脚部施加不当的压力,在长时间行走之下,会导致脚部产生疲劳与疼痛,逐渐累积对于脚部的伤害,进而改变行走与站立的姿势而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鞋子,适配于使用者的脚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提供一种适配于使用者脚部的组合鞋。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组合鞋,包含:一鞋体,具有一鞋头部及自所述的鞋头部延伸的一鞋身部,所述的鞋头部形成有上下贯通所述的鞋头部的四个鞋头通孔,所述的四个鞋头通孔对应于一使用者的脚趾之间的四个间隙,所述的鞋身部形成有贯通所述的鞋身部的至少一个鞋身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系绳构件,所述的系绳构件穿绕于所述的鞋头部上的二个以上的所述的鞋头通孔,或是穿绕于所述的鞋头部上的二个以上的所述的鞋头通孔并同时穿绕于所述的鞋身部上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的鞋身通孔,以使所述的至少一个系绳构件在所述的鞋头通孔及所述的鞋身通孔之间的鞋体的上表面之上组合形成一脚部适配缠绕结构,而将缠绕固定于所述的使用者的脚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鞋,自所述的鞋体的底面边缘向前上方延伸有一鞋头斜面以及自所述的鞋体的底面边缘向后上方延伸有一鞋身斜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鞋,所述的鞋头斜面与所述的鞋体的底面的交界与所述的鞋身斜面与鞋体的底面的交界相互为实质平行,并且与所述的鞋体的长度轴线为实质垂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鞋,所述的鞋体的底面形成有连接两两相邻的所述的鞋头通孔的凹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鞋,还包括一鞋身系绳构件,穿绕于所述的鞋身部上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的鞋身通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鞋,所述的系绳构件具有一绳头部,所述的绳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的鞋头通孔及/或所述的鞋身通孔的宽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合鞋,所述的鞋身通孔为侧向贯通于所述的鞋身部。经由本技术的组合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系绳构件在四个鞋头通孔与鞋身通孔之间具有多种穿绕组合,而能在鞋体的上表面之上适配于脚部从而形成多种变化的脚部适配缠绕结构,避免因不合脚而产生的疲劳与疼痛,而具有健康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组合鞋的立体图;图2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鞋的侧视图;图3a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鞋头部的仰视图;图3b为显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鞋头部的仰视图;图4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鞋的俯视图;图5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鞋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00、100a、100b组合鞋1鞋体11鞋头部111a鞋头通孔111b鞋头通孔111c鞋头通孔11 Id鞋头通孔12鞋身部121a、121b鞋身通孔13上表面14底面15鞋头斜面16鞋身斜面17、18交界19凹槽2、2a、2b系绳构件21、21a、21b脚部适配缠绕结构22a、22b绳头部3a、3b鞋身系绳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至图5,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说明并非为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如图1至图2所示,依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鞋100,包含:一鞋体1,具有一鞋头部11及自鞋头部11延伸的一鞋身部12,鞋头部11形成有上下贯通鞋头部11的四个鞋头通孔llla、lllb、lllc、llld,四个鞋头通孔111a、111b、111c、llld对应于一使用者的脚趾之间的四个间隙,鞋身部12形成有贯通鞋身部12的至少一个鞋身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系绳构件2,系绳构件2穿绕于鞋头部11上的二个以上的鞋头通孔,或是穿绕于鞋头部11上的二个以上的鞋头通孔并同时穿绕于鞋身部12上的一个以上的鞋身通孔,以使至少一个系绳构件2在鞋头通孔111a、111b、111c、11 Id及鞋身通孔121a、121b之间的鞋体1的上表面13之上组合形成一脚部适配缠绕结构21,而缠绕固定于使用者的脚部。其中,鞋体1是由橡胶发泡材质或其他塑料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鞋身通孔121a、121b为二个。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鞋身通孔的数量可为一个或三个以上。系绳构件2穿绕于四个鞋头通孔llla、lllb、lllc、llld的中央两个鞋头通孔lllb、lllc,并同时穿绕于一个鞋身通孔121a,并在鞋体1的上表面13之上交叉缠绕从而形成脚部适配缠绕结构21。当然,系绳构件2也可以依据使用者的需求及偏好,穿绕四个鞋头通孔111a、111b、111c、llld中任意二个鞋头通孔的各种组合,而在鞋体1的上表面13的不同位置缠绕形成脚部适配缠绕结构21。脚部适配缠绕结构21是依据脚部的形状而缠绕形成,而能够配合各种的脚部外形、大小,系绳构件2皆能重新缠绕从而形成合脚的脚部适配缠绕结构21。在本实施例中,系绳构件2为一个,同时穿绕二个鞋头通孔lllb、lllc,如图3a所示。当然,系绳构件2a、2b也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鞋体,具有一鞋头部及自所述的鞋头部延伸的一鞋身部,所述的鞋头部形成有上下贯通所述的鞋头部的四个鞋头通孔,所述的四个鞋头通孔对应于使用者的脚趾之间的四个间隙,所述的鞋身部形成有贯通所述的鞋身部的至少一个鞋身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系绳构件,所述的系绳构件穿绕于所述的鞋头部上的二个以上的所述的鞋头通孔,或是穿绕于所述的鞋头部上的二个以上的所述的鞋头通孔并同时穿绕于所述的鞋身部上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的鞋身通孔,以使所述的至少一个系绳构件在所述的鞋头通孔及所述的鞋身通孔之间的鞋体的上表面之上组合形成一脚部适配缠绕结构,而缠绕固定于所述的使用者的脚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信禧
申请(专利权)人:地柄有限公司蓝信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