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艳玲专利>正文

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489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底座与支撑板通过两根支撑杆连接,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和形状为空心长方体的活动箱,活动板位于活动箱的上方,活动箱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活动板的下方并排连接有若干个弹力囊,活动箱上并排设有若干个贯穿活动箱的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的头部位于活动箱的上侧,其针尖位于活动箱的下侧,针尖离活动箱的距离为0.8~1.0mm,穿刺针头与弹力囊一一对应设置。采用支撑板遮挡患者视野,可以有效防止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对试验的恐惧;滴管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了对剩余点刺液可能产生的污染;通过下板精确控制点刺深度;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病原体的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进行哮喘病的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过敏原的确定,在进行确定时,需要进行点刺试验,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目前的皮肤点刺试验具有以下缺点:一是用记号笔在左臂中部标记所用点刺液名称及点刺部位,然后在各个部位上滴对应的点刺液,工作效率低,不易控制点刺深度;二是病人可以直接观察试验现象,容易造成病人尤其是儿童的恐惧,不利于试验的进行和疾病的治疗;三是用滴管进行滴液,容易出现滴液过多再吸回的情况,容易使滴管触碰到皮肤,造成剩余点刺液的污染,并且点刺液的的制造成本很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具有能够精确控制点滴量、精确控制点刺深度、检测效率高、不会对剩余点刺液造成污染、避免病人对试验恐惧和同时进行多种病原体试验的优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底座与支撑板通过两根支撑杆连接,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和形状为空心长方体的活动箱,活动板位于活动箱的上方,活动箱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活动板的下方并排连接有若干个弹力囊,活动箱上并排设有若干个贯穿活动箱的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的头部位于活动箱的上侧,其针尖位于活动箱的下侧,针尖离活动箱的距离为0.8?1.0mm,穿刺针头与弹力囊--对应设置。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沟槽,第一沟槽内分别连接有连接活动板的第一滚轮和连接活动箱的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内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第一控制杆穿过支撑板与活动板连接并控制活动板的运动,第二控制杆穿过支撑板与活动箱连接并控制活动箱的运动。所述底座的上方中心处设有凹槽。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支撑板遮挡患者视野,可以有效防止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对试验的恐惧;滴管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了对剩余点刺液可能产生的污染;通过穿刺针头针尖与活动箱之间的距离精确控制点刺深度;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病原体的试验。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凹槽,2-支撑板,21-第一沟槽,22-第二沟槽,23-支撑杆,3_活动板,31-第一滚轮,32-第一控制杆,4-活动箱,41-第二滚轮,42-第二控制杆,5-弹力囊,6-穿刺针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2,底座1与支撑板2通过两根支撑杆23连接,支撑板2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和空心长方体的活动箱4,活动板3位于活动箱4的上方,活动箱4位于底座1的上方;活动板3的下方并排连接有若干个弹力囊5,活动箱4上并排设有若干个贯穿活动箱4的穿刺针头6,穿刺针头6的头部位于活动箱4的上侧,其针尖位于活动箱4的下侧,针尖离活动箱4的距离为0.8?1.0mm,穿刺针头6与弹力囊5 —一对应设置。支撑板2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沟槽21,第一沟槽21内分别连接有连接活动板3的第一滚轮31和连接活动箱4的第二滚轮41。支撑板2上还设有第二沟槽22,第二沟槽22内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杆31和第二控制杆44,第一控制杆31穿过支撑板2与活动板3连接,并控制活动板3的运动,第二控制杆44穿过支撑板2与活动箱4连接并控制活动箱4的运动。底座1的上方中心处设有凹槽11。使用时,将病人手臂穿过两个支撑杆23中间并放到凹槽11中,控制第一控制杆32使活动板3向下运动,将弹力囊5中的药液滴入到病人手臂中,再控制第二控制杆42使活动箱4向下运动,将穿刺针头6向下刺破病人手臂,并且由于针尖与活动箱4距离的控制,从而精确控制穿刺针头6插入到皮肤中的距离。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2 ),底座(I)与支撑板(2 )通过两根支撑杆(23 )连接,支撑板(2 )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和形状为空心长方体的活动箱(4),活动板(3)位于活动箱(4)的上方,活动箱(4)位于底座(I)的上方; 所述活动板(3 )的下方并排连接有若干个弹力囊(5 ),活动箱(4 )上并排设有若干个贯穿活动箱(4)的穿刺针头(6),穿刺针头(6)的头部位于活动箱(4)的上侧,其针尖位于活动箱(4)的下侧,针尖离活动箱(4)的距离为0.8?1.0mm,穿刺针头(6)与弹力囊(5)—一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沟槽(21),第一沟槽(21)内分别连接有连接活动板(3)的第一滚轮(31)和连接活动箱(4)的第二滚轮(4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还设有第二沟槽(22 ),第二沟槽(22 )内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杆(31)和第二控制杆(44 ),第一控制杆(31)穿过支撑板(2)与活动板(3)连接并控制活动板(3)的运动,第二控制杆(44)穿过支撑板(2)与活动箱(4)连接并控制活动箱(4)的运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上方中心处设有凹槽(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底座与支撑板通过两根支撑杆连接,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和形状为空心长方体的活动箱,活动板位于活动箱的上方,活动箱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活动板的下方并排连接有若干个弹力囊,活动箱上并排设有若干个贯穿活动箱的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的头部位于活动箱的上侧,其针尖位于活动箱的下侧,针尖离活动箱的距离为0.8~1.0mm,穿刺针头与弹力囊一一对应设置。采用支撑板遮挡患者视野,可以有效防止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对试验的恐惧;滴管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了对剩余点刺液可能产生的污染;通过下板精确控制点刺深度;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病原体的试验。【IPC分类】A61B10/00【公开号】CN204971358【申请号】CN201520509638【专利技术人】孙艳玲 【申请人】孙艳玲【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哮喘病过敏原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2),底座(1)与支撑板(2)通过两根支撑杆(23)连接,支撑板(2)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和形状为空心长方体的活动箱(4),活动板(3)位于活动箱(4)的上方,活动箱(4)位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活动板(3)的下方并排连接有若干个弹力囊(5),活动箱(4)上并排设有若干个贯穿活动箱(4)的穿刺针头(6),穿刺针头(6)的头部位于活动箱(4)的上侧,其针尖位于活动箱(4)的下侧,针尖离活动箱(4)的距离为0.8~1.0mm,穿刺针头(6)与弹力囊(5)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孙艳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