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3881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终端间屏幕事件控制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采集用户对配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屏幕的触控事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生成所述触控事件的反控消息,并发送给第二终端,以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根据所述事件类型和第一触控位置确定的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反控事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采集用户操作的触控事件,并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执行反控事件对应的操作,有效减小了终端间反控的开发难度,使得终端间屏幕控制可以支持多事件并且对所处理的事件做到精准反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其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利用作用于一个终端的屏幕触控事件来控制另一个终端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该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例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十分不方便手持手机,对手机执行一系列操作,为此驾驶员可通过触摸车载终端屏幕,来反向操控其所持有的手机执行相应操作。目前,主要是通过数据流指令的方式,在不同终端的界面控制下绑定固定的事件,以此达到终端间近似的屏幕反控效果。也即,在进行两终端间的屏幕反控时,用户在一个终端界面上进行了某项操作后,该终端会首先识别该操作,并预先设定其响应方式;之后,该终端将此响应以数据流指令的方式发送到另一个终端,另一个终端仅需要执行该响应,以完成两终端间的信息交互。上述终端间屏幕反控技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需要在不同终端的界面控件下绑定固定的事件,增加了终端间屏幕反控的开发难度,且终端间可支持的屏幕事件较少。另夕卜,只能在绑定事件的基础上做到近似的逻辑反控,而无法实现精准反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和装置,以对现有的终端间屏幕反控技术进行优化,提高反控的精准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采集用户对配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屏幕的触控事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生成所述触控事件的反控消息,并发送给第二终端,以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根据所述事件类型和第一触控位置确定的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反控事件。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终端从第一终端接收反控消息,所述反控消息根据发生于所述第一终端配置的第一屏幕的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而生成;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反控消息获取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反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配置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第二触控位置;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反控事件执行对应的操作。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装置,该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一终端内,具体包括:触控事件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对配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屏幕的触控事件;反控消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生成所述触控事件的反控消息,并发送给第二终端以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根据所述事件类型和第一触控位置确定的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反控事件。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装置,该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二终端内,具体包括:反控消息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一终端接收反控消息,所述反控消息根据发生于所述第一终端配置的第一屏幕的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而生成;反控事件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控消息获取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反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配置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第二触控位置;操作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控事件执行对应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主控终端采集到触控事件后,直接将该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触控位置信息作为反控消息传递给被控终端,由被控终端基于该反控消息识别对应于被控终端屏幕的反控事件,之后根据该反控事件执行对应的操作。相较于传统的由主控终端根据触控事件识别响应操作,被控终端被动地接收该响应操作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触控事件本身透传给被控终端,由被控终端根据反控事件所执行的屏幕操作确定对应的响应操作,所以无需预先设定触控事件与响应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既能够减小终端间反控的开发难度,增加终端间可支持的屏幕事件,同时又实现了屏幕控制的精准反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终端间屏幕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应用于在由至少两个终端组成的网络架构中,实现任意两终端间屏幕控制信息交互传递的情况。示例性的,所述终端可以为具有触屏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车机。参见图1,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S101、第一终端采集用户对配置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屏幕的触控事件。在本实施例中,触控事件为作用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屏幕上任意位置处的触摸手势操作。采集到的触控事件通常包括事件类型和触控位置。其中,事件类型可以是单击、双击、长按或拖动等。第一终端可通过预先设定的私有特定算法来识别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触控位置可以对应于第一屏幕上的点、线或区域等的位置。第一触控位置可以由该位置在第一屏幕上的坐标来表示。为将该触控位置与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上的触控位置加以区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记为第一触控位置,将触控事件对应的反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记为第二触控位置。S102、所述第一终端根据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生成触控事件的反控消息,并发送给第二终端。为实现反控消息的传输,需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示例性的,可在采集触控事件之前,预先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长连接。其中,所述长连接可以为基于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方式或 WIFI (Wireless Fidelity)方式建立的长连接。当然,也可在得到反控消息之后,临时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短连接,基于该短连接将反控消息发送给第二终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直接将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第一触控位置添加到反控消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这样,第二终端在获取到该反控消息后,需根据反控消息中的第一触控位置以及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屏幕信息,计算出反控事件在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第二触控位置;进而,第二终端确定出与触控事件对应的反控事件,该反控事件的事件类型为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触控位置为第二触控位置。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得到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第一触控位置之后,可进一步将第一触控位置转换为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第二触控位置。具体的,S102包括:第一终端根据触控事件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以及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屏幕信息,计算触控事件对应的反控事件在第二屏幕的第二触控位置;第一终端将事件类型和第二触控位置添加到反控消息中,发送给第二终端。为实现第一触控位置与第二触控位置之间的转换,需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先得知彼此的屏幕信息。其中,屏幕信息包括屏幕分辨率、屏幕尺寸等。屏幕尺寸包含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示例性的,可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连接时,第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间屏幕事件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采集用户对配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屏幕的触控事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触控事件的事件类型和在第一屏幕的第一触控位置,生成所述触控事件的反控消息,并发送给第二终端,以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根据所述事件类型和第一触控位置确定的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屏幕的反控事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赵科
申请(专利权)人: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