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下水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145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下水裤,该下水裤在普通橡胶下水裤与内部附有的内衬之间有通风透气装置,通风透气装置由6个大小不一的气囊和通气管及单向阀组成,其中气囊内部设有弹簧。出气风口设置在人体易出汗的部位。通过人体自身重力及行走膝盖弯曲产生的压力迫使气囊收缩,压缩气囊内部弹簧,借弹簧的回复力使气囊恢复原状。通过气囊的收缩与膨胀来达到驱动空气按设计管线流通的目的,保持下水裤内部干爽,提高作业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气下水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气下水裤。
技术介绍
下水裤是养殖场作业或打捞时必须穿着的专业防护服装,在防水功能基础上,需保障作业人员生理环境的舒适稳定,支持各种捕捞作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前市场上的下水裤质量参差不齐,用于生产作业的涉水服装大多只能满足“防水”这一低级防护功能,其功能性和舒适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户外日晒和高强度作业下,现有下水裤采用单层不透气防水材料,人体产生的湿气和汗液无法排出,导致作业人员下肢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易患上关节炎、骨髓炎等职业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风的下水裤,提高作业舒适性,更有效的对涉水作业人员进行保护。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集成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气下水裤,包括下水裤本体和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还包括设置于下水裤本体和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中间的通风透气装置;所述通风透气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气囊、两个二气囊和两个第三气囊;所述两个第一气囊为竖长型,设置在胯部的两侧,且上端与下水裤上开口齐平,第一气囊内具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为人体的左右方向;所述两个第二气囊为圆形,设置在左右膝部前侧,第二气囊内具有水平放置的第二弹,且第二弹簧的方向为人体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三气囊为椭圆形,设置在左右脚底部,第三气囊内具有竖直方向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气囊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单向阀,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二气囊设置有第二进气单向阀和三个第二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三气囊设置有第三进气单向阀和三个第三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与第二进气单向阀通过通气管相连,三个第二出气单向阀中,一个通过通气管与第三进气单向阀相连,一个连接通气管至裆部形成出风口,另一个连接通气管至大腿前部形成出风口;三个第三出气单向阀中,其中一个第三出气单向阀连接通气管至小腿内侧形成出风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通风透气下水裤通过第一气囊利用人体活动作业产生的裤外波动水压导入空气,进一步通过膝盖部第二气囊和脚底第三气囊将空气导入裤底部,后排出形成气流循环,改善了原下水裤穿着不透气的状况,将穿着下水裤作业时产生生理代谢湿气和汗水湿气及时排出裤外,提高了涉水作业人员的穿着舒适性,保障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通风下水裤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通风下水裤内含弹簧的气囊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风下水裤脚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通风下水裤单向阀进气、出气原理示意图;其中,下水裤本体1、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出风口6、通气管8、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第三弹簧16、第一进气单向阀7、第一出气单向阀9、第二进气单向阀11、第二出气单向阀12、第三进气单向阀18、第三出气单向阀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通气下水裤,包括下水裤本体1,以及设置于下水裤本体1和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2中间的通风透气装置。所述下水裤本体1为普通的橡胶下水裤。通风透气装置包括6个大小不一内部含弹簧的气囊:身体两侧的第一气囊3、左右膝部前侧的第二气囊4、左右脚底的第三气囊5,连接各气囊的通气管8,及设置在通气管8与气囊之间的单向阀。身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气囊3为竖长型,左右膝部前侧的第二气囊4为圆型,左右脚底的第三气囊5为椭圆型。通风透气装置中气囊内部的弹簧朝向为:身体两侧的第一气囊3内第一弹簧14水平朝向,沿人体的左右方向放置,使得与水压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左右膝部前侧的第二气囊4内第二弹簧15水平朝向,为人体的前后方向,使之与膝盖弯曲产生的挤压力在同一直线上;左右脚底的第三气囊5内第三弹簧16为竖直朝向。通风透气装置中,通气管8与气囊都由相对应的单向阀连接。身体两侧的气囊3上部与下水裤上开口齐平,且装有第一进气单向阀7,下部装有第一出气单向阀9,通过通气管8与膝盖位置的第二气囊4的第二进气单向阀11相连;膝盖位置的第二气囊4具有三个第二出气单向阀12,一个连接通气管8至裆部形成出风口6,一个连接通气管8至大腿前侧形成出风口6,一个连接通气管8至脚底的第三气囊5的第三进气单向阀18;第三气囊5具有三个第三出气单向阀19,一般情况下,两侧的第三出气单向阀直接出气,靠近脚跟处的第三出气单向阀19连接通气管8至小腿内侧形成出风口6。下水裤浸入水中受到水压的作用,挤压身体两侧气囊3,空气通过气囊出气口单向阀9进入下水裤底部,同时弹簧14受到挤压变形,人体作业及活动时下水裤上下位移导致裤外水压值变化,当裤外水压变小时,气囊3借助弹簧14回复力恢复原状,此时新鲜空气通过气囊3进气口单向阀7进入,同时出气口单向阀9关闭,当裤外水压变大时,气囊3再次受挤压,内部空气通过单向阀9挤压进入下水裤底部,同时单向阀7关闭。左右膝盖前侧的气囊4通过运动过程中膝盖弯曲产生的压力,将气囊内部空气释放到下水裤内部和脚底部位的气囊5,同时内部气压减小,且弹簧15受到挤压变形,当膝盖直立弯曲压力消失时,左右膝部前侧气囊4借助弹簧15回复力恢复原状,通过进气单向阀9和通气管8,身体两侧的气囊3为左右膝部前侧气囊4送入新鲜空气。左右脚底气囊5通过作业人员抬脚落地利用自身重力进行挤压,向脚底两侧及小腿内侧释放空气,同时内部气压减小,且弹簧16受到挤压变形,当脚上抬时,左右脚底气囊5借助弹簧16回复力恢复原状,通过进气单向阀18和通气管8,左右膝部前侧的气囊4为左右脚底气囊5送入新鲜空气。由于气囊4处膝盖弯曲产生的压力大于气囊3处水压差产生的压力,气囊3的空气容易进入气囊4,由于气囊5处人体重力产生压力大于气囊4处膝盖弯曲产生的压力,气囊4的空气容易进入气囊5,通过以上方式,新鲜空气不断从外部进入下水裤内部,通过作业人员水下行走挤压,下水裤的湿气不断被循环空气排出裤外,从而达到通风、缓解闷热感的效果。如图4所示,通风透气装置中单向阀进气、出气的原理,当水挤压身体两侧气囊3时,进气单向阀7关闭,出气单向阀9打开,该气囊内部空气减小,同时弹簧14受到挤压变形,当挤压气囊3的外界压力变小时,气囊3借助弹簧14回复力恢复原状,此时出气单向阀9关闭,进气单向阀7打开,外部新鲜空气进入身体两侧气囊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气下水裤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气下水裤,包括下水裤本体(1)和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下水裤本体(1)和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2)中间的通风透气装置;所述通风透气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气囊(3)、两个二气囊(4)和两个第三气囊(5);所述两个第一气囊(3)为竖长型,设置在胯部的两侧,且上端与下水裤上开口齐平,第一气囊(3)内具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弹簧(14),且第一弹簧(14)为人体的左右方向;所述两个第二气囊(4)为圆形,设置在左右膝部前侧,第二气囊(4)内具有水平放置的第二弹(15),且第二弹簧(15)的方向为人体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三气囊(5)为椭圆形,设置在左右脚底部,第三气囊(5)内具有竖直方向的第三弹簧(16);所述第一气囊(3)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单向阀(7),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单向阀(9);所述第二气囊(4)设置有第二进气单向阀(11)和三个第二出气单向阀(12);所述第三气囊(5)设置有第三进气单向阀(18)和三个第三出气单向阀(19);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9)与第二进气单向阀(11)通过通气管(8)相连,三个第二出气单向阀(12)中,一个通过通气管(8)与第三进气单向阀(18)相连,一个连接通气管(8)至裆部形成出风口(6),另一个连接通气管(8)至大腿前部形成出风口(6);三个第三出气单向阀(19)中,其中一个第三出气单向阀(19)连接通气管(8)至小腿内侧形成出风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下水裤,包括下水裤本体(1)和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下水裤本体(1)和吸湿排汗型复合内衬(2)中间的通风透气装置;所述通风透气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气囊(3)、两个第二气囊(4)和两个第三气囊(5);所述两个第一气囊(3)为竖长型,设置在胯部的两侧,且上端与下水裤上开口齐平,第一气囊(3)内具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弹簧(14),且第一弹簧(14)为人体的左右方向;所述两个第二气囊(4)为圆形,设置在左右膝部前侧,第二气囊(4)内具有水平放置的第二弹(15),且第二弹簧(15)的方向为人体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三气囊(5)为椭圆形,设置在左右脚底部,第三气囊(5)内具有竖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詹青胡淑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